第24章 忍辱負重(2 / 3)

錢有財在張衛民麵前說:“張書記,你是個好人,又勤奮又肯鑽,這個村還得要你領頭呀。”就連一向對張衛民抱有成見的李月英也說:“張書記,你走後,馬書記來了,群眾一比較就分辨出來了,誰才是真心搞工作的。”這是不是他們的真心話?張衛民無從判斷,但他們擔憂的是村裏的工作,擔心搞不到錢年底的日子和工資能不能兌現。這是人之常情,在他們看來,馬書記搞錢靠不住,頂多當個維持會長,不出亂子就算對得住了。

雷鳴也夠陰的,雖然他也表達了與他們一樣的看法,但張衛民對他還是很有意見,不說這一個月他電話沒打一個,再說當初鄉裏下自己職務的時候怎麼不吱聲,高玉虎能把大家都下了?你硬不起來就別裝蒜,還充什麼大英雄,現在好了被人家操控在手中裝孫子了。

張衛民有些不客氣地說:“你雷主任本事大呀,馬書記不行,你是村裏本土幹部,你帶著幹不就行了!”

“這些單位都是你麵子搞熟悉的,我怎麼好去,如果他們看你不在問起,我也不好回答呀。”雷鳴有些不自信。

張衛民說:“你就說他搞的錢不想帶鄉裏花,被鄉裏下了,這又不是什麼醜事,我這也是工作,又不是嫖娼被處理的。”

雷鳴說:“這樣說就更不可以了,他們再也不會給村裏錢了,一給錢就被鄉裏克扣了,誰願意給呀?”

張衛民故意揶揄他:“這一個月與馬書記配合得還可以嘛,聽說比跟我好多了,我不會搞小恩小惠。現在食堂也停了,聽說把你家當作村部了,你也可以像高德標一樣多動點腦子,來的都是客,搞點錢吃掉喝掉。”

雷鳴馬上解釋說:“你可別笑話我,馬書記要求在我這管飯招待,他的意思是讓我得點小好處,好使我對他死心塌地給他賣命幹,但我能力也就這個樣子。最近我身體不好,胃病老犯,也做了胃鏡,說是重度胃潰瘍。大家遷就我讓我少跑點路,所以在我這辦公多一點。我沒打電話是我不好,我不知高書記和你是怎麼約定的,但高書記對我說這一個月別讓你插手村裏事務。”

聽說他胃病犯得很厲害,經常嘔吐,張衛民勸他要注意休息。雷鳴接著說:“張書記,我也有壓力呀。高玉虎那個人說翻臉就翻臉,我算是認識他了。你這一個月沒來,一些群眾問到我,我照直說張書記是為村裏錢被鄉裏克扣的事與鄉裏吵了,被下了職務。我讓其他兩委幹部也這樣回答群眾,你為高嶺村受的委屈,不能不讓群眾知道呀。”

雷鳴越說越動情:“是我們不爭氣,帶你受累了。許多群眾要為你出頭,要到鄉裏討個說法,我怕發生上次那種事情,勸說他們等你來了再說。不知我這樣處理可妥當?”

張衛民拍拍他的肩膀,說:“妥當,你知道我不是那種上托下壓、貪財圖利的人,隻想為群眾做點實實在在的事,群眾的口碑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這些工作我來做。”

雷鳴說的果然不假,就在張衛民到村不久,一些村民組組長及黨員群眾代表三三兩兩地跑來問候他,那種場麵令他很感動,當時差點掉下眼淚來。

一個老黨員說:“張書記,你受苦了,你為咱老百姓受的苦我們永遠都記得。”村民組長胡青說:“張書記,我們準備到鄉裏縣裏為你伸冤,雷鳴主任說等你來再定奪,現在你說怎麼辦?”其他的代表呼應起來,“我們要為張書記討說法,張書記是為高嶺村受的累。”

張衛民連忙阻止他們:“鄉親們,有你們這句話我這一輩子沒白活了,我做人做得值,至少我對得起這方水土和百姓。你們的心意我領了,再說鄉裏又沒免我的第一書記,他們玩了個策略,你們搞不贏的。隻要你們支持我就行了,有你們這份心意,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爭取為高嶺村多做一點事。”群眾用他們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他的敬意。

張衛民到組織部去報賬,張副部長關心地對他說:“聽說你受委屈了,這個高大膽簡直是胡來,我已經代表部長與他談過了,你是省委組織部下派的幹部,就是免你職務還要經過省委組織部同意,他一個小小的鄉黨委就擅自發文,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不過我看了鄉黨委的文件,隻是派了一個黨支部書記,這是他的職權範圍,文件上沒有說他主持全盤工作,我們也不好追究,現在你要繼續做好一把手的工作,在最後一年中繼續做出成績。”

張衛民很感動,這說明組織上還是關心他的。本來這件事他不想讓部裏知道,不知是誰說出去的,會不會是汪磊?他的村是組織部聯係的點,現在大家都在拚三年回來獲提拔,自己這個硬傷不會沒人說的,汪磊和陳昊已經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二人連續獲得兩年優,現在隻要他出局他們就穩操勝券了。

張衛民提議召開村兩委會,研究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在會上,他提出下半年工作的思路和安排,主要是茶園發展和爭取資金。

馬批評在發言中安排張衛民抓黨建工作和爭取資金,雷鳴負責茶園發展。

大家都看著張衛民,希望他站出來擔當一把手的角色。張衛民讓唐鬆把鄉政府發的文件拿來,義正辭嚴地說:“根據省委組織部的文件,下派幹部擔任所在村的一把手,主持全村的工作,在下派期間即便提拔也不得離開原任職村。並且我的名單已經登在省報上,現在我沒有提出辭職,組織上也沒有發文件把我調回或免職,我仍然是第一書記。高山鄉黨委安排馬批評同誌到高嶺村任黨支部書記,就像高德標一樣,仍然是協助我工作。”

張衛民並且把組織部和李部長談話的內容也在會上說了一遍,接著他說道:“如果馬書記有異議,可以到組織部去問清楚,也可以到鄉黨委去反映,雖說我們下派幹部日常工作管理歸鄉黨委管,但鄉黨委無權免我們的職務。現在鄉黨委文件上沒有寫明馬書記主持全盤工作,所以這個權力我要收回來。”

雷鳴和錢有財他們都表態支持張衛民,馬批評啞口無言,夾起包提前走了。一個多月來張衛民終於揚眉吐氣了,他原想和馬批評的爭論會很複雜,沒料想第一回合就贏了,贏得痛快。於是他又想到《雍正王朝》中那首歌《得民心者得天下》,看來這個小村官也不是好當的。

好幾天沒看到馬批評,後來他又來上班了,高玉虎肯定給他打了氣。漸漸張衛民發覺鄉裏讓村裏彙報工作時,都通知馬批評和雷鳴去彙報,這讓雷鳴感覺很為難。張衛民決定挫一挫馬批評的銳氣。那是一項計劃生育工作,村裏有個小夥子在外打工與河南一個女孩子結婚生孩子了,並且在女方家生活,戶口沒有遷走。通知他回來辦手續他不願意辦,鄉計生辦怕這個影響計生考核,所以催促村裏派人去。

馬批評拍板他帶隊去,安排鄉裏分管計生的女副鄉長和計生辦一位同誌及李月英一道去,李月英把情況告訴了張衛民,張衛民說:“安排許多人去幹什麼?”她說:“聽馬書記講,鄉長是去玩的。”

張衛民說:“村裏現在是赤字高懸,拿什麼錢玩?”

張衛民決定召開村兩委會,之前他與雷鳴取得了一致,雷鳴提議張衛民去,說他是個節約的人,不會亂花錢的。於是在會上大家紛紛支持張衛民去,馬批評沒辦法也隻好同意。張衛民找了計生辦一個能吃苦的人一道,買了硬座,一路上吃麵條,臨走帶了一千元錢還沒有花完硬是把問題解決了,這讓村鄉幹部對他更加刮目相看,因為他們知道馬批評當初決定帶五千元出去花的。

在那次回來的列車上,張衛民還有一個不小的收獲,在車上一個老總與他坐在一起,他一上車不久就脫下衣服在過道上睡著了,醒來時幾個下屬過來彙報事情,張衛民才知道他是一個中型企業的老總,就問他為什麼不坐臥鋪。他笑笑說:“我們不是坐不起臥鋪,隻是費那個錢幹什麼?我這樣睡幾個小時不也行嗎,當老板的就不能睡地板嗎?”

他是到省城參加訂貨會的,一點派頭都沒有。由此張衛民想到江浙一帶的民營企業家,他們都是草根經濟,但他們是中國經濟的助推劑,人不吃苦不能成大事業,這些草根經濟家,成了中國經濟最耀眼的明星。

有人把權力比喻傍晚晾在院中的衣服,如果你自己不收,就會有別人收走的。張衛民想:既然組織上賦予他權力,群眾依賴他使用權力,他當然要據理力爭了,因為他行使的是正當的權力,不是靠哪個人的憐憫,也不是搞歪門邪道,所以他要維護自己的權力,隻有這樣也才能用好權力,也才能為高嶺人民做點事!

往年這個時候,正是啟動跑資金的時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必須提前打探消息,將報告遞交上去,如有“風吹草動”,立馬打點“行裝”,有的放矢,定能有所斬獲。

在村兩委會上,張衛民指出下半年的工作重點難點是兩件事,第一難是爭取資金,第二是發展集體茶園。集體茶園這一塊雷鳴已做了前期工作,大多數群眾同意將山林流轉給村集體經營,經營權使用期為三十五年,每畝每年五十元,並且每畝如若享受退耕還林的政策補貼,則國家撥給的政策補貼村集體全部發給這些同意流轉的農戶。

張衛民根據群眾的意見,整理了幾條,擬定了《山林流轉承包協議書》,涉及的三十一戶中已經有二十七戶簽了字,還有幾戶在外麵打工,已經電話聯係過了,他們也表示支持村裏發展集體經濟,有的表示在年底回來簽字,有的則委托弟兄代簽。

這兩件事工作起來難度都很大,張衛民讓馬批評領頭挑一件,他“謙虛”地說:“要說這兩件事,哪一件都很棘手,爭取資金要靠關係和技巧,這方麵我不行。至於集體茶園這一塊,我負責具體事務還可以,但發展茶園關鍵要錢,估計要投入五六萬元,沒有錢是沒辦法做事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看這兩件事都由張書記親自抓,張書記是第一書記,你要擔起重任,我們隻能是協助你。”

這個馬批評,一下子學乖了,最近他還就以前的態度向張衛民表示道歉,張衛民說:“那有什麼,各為其主嘛。”他的意思是馬批評是為高玉虎幹事的,聽命於他,而自己既為組織上分憂,更為百姓謀利,所以他們在工作的出發點的態度上有偏差。人是不能強求的,各人都有自己的思路和工作生活方式,但張衛民始終認為:私不害公,我們做幹部的做任何事情都要從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深懷愛民之心,恪盡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

按照鄉裏培養本地幹部、鍛煉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的要求,張衛民決定帶雷鳴出去“跑資金”,安排馬批評在村裏負責集體茶園的開墾及深溝吊槽工作,錢有財過來協助馬批評工作,李海接替錢有財負責修築團結灣道路工作,李月英的計劃生育工作任務也很重,由唐鬆協助她工作,每年年底都要迎接省、市、縣三級檢查,檢查之前高山鄉要抽檢一次,村裏要自檢一次,就像農村篩麥子一樣一遍一遍地篩,小土粒及麥芒最終被篩掉了,當然這樣的“精耕細作”是費不少錢的,高嶺村前兩年連續兩年都在全鄉墊底子,第一年是高德標遺留的問題,也是鄉裏沒預料到的,村鄉對政策把握不準導致在振風市抽檢中失了分,挨了批評。第二年是因為婦檢室沒達標,宣傳欄及台賬不規範,又墊底了。

張衛民問李月英為什麼不好好搞,不能每年都這樣的,你要錢我給錢,要人給人,就是不能老墊底多丟臉呀。李月英說:“這不是錢的問題,去年村裏花了八千多元,對婦檢室進行了改造,台賬都換成新的,宣傳欄搞成玻璃防水的,這已經是再好不過了,今年我到幾個全縣計劃生育示範村去,他們還遠不如我們硬件設施呢。張書記,老墊底我也急呀,你這麼勤奮地為村裏工作,我也不能老是拉你後腿,我分析這裏的原因是鄉裏的‘小鬼’在作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去年茶季的時候我無意中到鄉裏去,發現鄰村的婦聯主任送茶葉給鄉計生辦兩位主任及分管副鄉長,這可能就是鄰村為什麼年年第一的原因。東嶺村去年計劃生育工作出了問題,在縣裏抽檢時一個抱養的孩子沒有手續,這是一個很大的硬傷,隻要其他村沒問題它就要墊底了,哪知他們的婦聯主任去年送了一些土雞蛋給分管的副鄉長,最後他們排名第二,如果按這樣的評判標準,我們是沒有辦法搞好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