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這個筆記本是我小時候以0.5美元買的,現在已成為我最珍貴的財富了。
2006年《福布斯》雜誌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沃倫·巴菲特個人資產420億美元,坐全球富人的第二把交椅,被人稱為華爾街股神。
最近,英國《泰晤士報》的一位記者采訪他:“在您至今所進行的投資中,哪一次的收益最高?”沃倫·巴菲特想了想,從辦公桌抽屜裏拿出一個發黃的筆記本,笑嗬嗬地說:“就是這個了。”記者不信,說:“您在開玩笑吧?”這時,他嚴肅起來:“不。先生,這是真的。這個筆記本是我小時候以0.5美元買的,現在已成為我最珍貴的財富了。”記者帶著疑問打開,看看裏麵到底有什麼寶貝,才發現上麵記錄了他的突然閃現的投資想法以及一些生活和投資經曆,後麵附有一些議論性的感受。其中幾段是這樣的:
7歲那年,我向父親要一點零花錢,買一本很好看的漫畫書,父親不給。讓我自己想辦法。於是,我隻好像別的孩子那樣去送報或做點別的短工。
(第一次拿到自己掙錢買的東西,有一種很高興和自豪的感覺。)
11歲時,當許多同齡孩子讀報上的體育新聞或玩球時,我以38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城市服務公司的股票,沒多久股票跌至27美元,我堅持不賣,最終以每股5美元的盈利脫手。
(要學會自己做決定,要有自信和耐心。)
12歲時,再次購買股票,價格一路暴跌,最後,很久在低價上徘徊,遭受挫折。
(不要輕易涉足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不然很容易因為光線昏暗而跌倒;明亮的道路也不需要去了,那裏太擠了。)
14歲時,我已經打了好幾份送報的零工,並把它當做一項業務來經營。當時,我每天送500份報紙,我把送報的路線安排得極為合理。
我還利用送報的機會向客戶推銷雜誌,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
(有時候,努力還不夠,還必須用點智慧,有一個積極的心態。)
15歲時,我與夥伴聯手在理發店安裝了一個彈球機,這項業務每月掙50美元。17歲時,我以1200美元賣了彈球機。隨後,我又和人合作買了一輛勞斯萊斯,並以每天35美元的價格出租。
(開始創業時,一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我們需要一個夥伴。)
從開始上學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放學後,我都要閱讀股票指數和圖表以及《華爾街日報》。讀大學後,我閱讀了能夠接觸到的各種投資和商業類書籍,總共讀了100多本。並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嚐試各種投資方法,力圖找到一套框架體係。犯了很多錯誤,也吸取了許多經驗。
(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須了解它,學習它,實踐它。雖然遭受了不少失敗,但是總算掌握了一些規律。)“這真是一筆無窮的財富啊!”記者由衷地讚歎道。
沃倫·巴菲特稍稍一頓,接著說:“這筆財富已經創造的物質財富以及它本身都在隨時間而不斷地增值。因此,可以說,它是我最成功最漂亮的一次投資了。”
作者簡介
張建偉,撰稿人,其《最好的投資》廣受好評,是勵誌教育的佳作。
【心香一瓣】
經驗是一筆無價財富,但很多人意識不到它的價值,將之塵封或儲蓄起來,永遠不激活它,所以一敗再敗。
股神巴菲特最好的投資就是小時候購買的一個筆記本,但他卻使之不斷增值,這種增值秘訣就是:從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並不斷改正和提升自己。
巴菲特堅持這樣做了,所以他獲得了常人難以取得的成功。聰明的頭腦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