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編 國外農村運動的介紹及國內典型案例(三)(2 / 3)

村莊環境得到改觀。先期啟動的白果村、昆山村、南新村3個示範點,經過整治建設,村莊麵貌煥然一新。白果村新鋪設柏油路麵,新建、整治排濕溝,新建了U型渠,新建了沼氣池,安裝了路燈;完成風貌改造、庭院綠化及"四改一建",拆除了土坯房;在規劃區內安裝了供水及汙水處理係統、數字電視、通訊網絡。昆山村已完成菜園大道,新建了U型渠;兩個農民小區的主體工程已具雛形。

產業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結合土地流轉和引進項目,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白果村以品質優良的紅提葡萄基地為依托,興建水果交易市場,發展第三產業。到目前為止,有16戶農戶計劃利用改造後的農莊發展農村休閑旅遊。

農民整體素質有所提高。白果村先後組織村民320人次到成都近郊休閑旅遊搞得較好的紅砂村、幸福梅林等地參觀學習,讓農民開闊眼界、轉變觀念,學習和了解發展農村休閑旅遊的運作模式和基本要求。同時,縣級有關部門還對農民進行烹調技術、社交禮儀、管理服務、法律法規、職業技能等方麵的培訓,讓他們普遍掌握一兩門專業技能。白果村、昆山村還分別建立了農業科技專家大院,聘請專家教授定期對農民進行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技術水平,進一步培育和發展特色農業。

如今,在雙流隨處可見先前雜亂的農房穿上了漂亮的"新裝",村民出入再也不用滿腳泥濘,農民告別了挑水燒柴的曆史,用上了清潔的自來水和沼氣(喬仲林《農民日報》1月26日第四版)

青山湖畔一明珠

--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湖坊村創建中國十佳小康村紀實

碧波蕩漾、風景秀麗的青山湖,像一塊晶瑩剔透的翡翠,鑲嵌在英雄城南昌的東郊。這裏入則寧靜致遠,出則繁華萬千。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在這裏留下了優美的吟唱。今天,在這美麗的地方,英雄的湖坊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續寫了輝煌的篇章,使湖坊村成為青山湖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湖坊村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魏牛庚的帶領下,艱苦奮鬥,銳意進取,堅定不移地發展村辦企業,村集體經濟取得長足發展,成為江西首批"億元村"、文明村、小康示範村。特別是新世紀以來,乘江西崛起大潮,湖坊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大氣魄實施"工業立村,招商興村,環境美村"戰略,使全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2005年,湖坊村實現總產值12億元,上繳國家稅金5200多萬元,村集體收入2500多萬元,村固定資產增至4.5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7500元。一時間,以"經濟發展大提速、人居環境大變樣、村民素質大提高、幹群關係大團結"為特征的湖坊全麵崛起現象,再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創業篇

創業艱難百戰多工業立村謀發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湖坊還是出了名的窮村,村民多靠破篾維持生計,村集體收入在湖坊鄉24個村中排名倒數第二,有民謠為證:"湖坊窮又窮,到處是茅棚"。1984年,全村固定資產僅1.3萬元,年總產值不上10萬元,上繳稅金不足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僅百元。

1984年,魏牛庚任村黨總支書記,他認識到沒有村辦企業,缺乏集體收入,是湖坊村的窮根所在,要斬斷窮根過上好日子,辦企業是必由之路。辦企業首先要統一思想,當時湖坊村的班子非常鬆散,村幹部們心思全在破篾賺幾個油鹽錢上,開會都難以召集齊。魏牛庚召集全村黨員幹部開座談會,要求他們今後不能再搞副業,要集中精力把村辦企業搞起來。

魏牛庚耐心地做村幹部們的思想工作,勉勵他們窮不是命,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湖坊的發展要靠我們黨總支一班人做表率,要麼當村幹部不幹私活了,要麼就辭職回去搞副業。座談會連續開了三天三夜,在魏牛庚的不斷鼓勵下,村幹部們總算勉強統一了思想。

思想統一了,但辦廠是畢竟是新生事物,村民和幹部們都缺乏經驗和信息,不知道上什麼項目好,還是精明的魏牛庚去谘詢了稅務部門,發現辦紙廠效益好。於是魏牛庚立下辦不好紙廠就辭職的軍令狀,拿出村裏僅有的一萬元錢開始辦紙廠。

創業艱難百戰多,當時辦紙廠缺乏資金,為節約運費,魏牛庚帶領黨員幹部冒著大雨連夜從梅嶺腳下運來幾百立方石料,石頭運來了,魏牛庚卻暈倒在建設工地上。為了賒購紙廠設備,魏牛庚8次去河南某廠家做工作,廠家被其為集體辦事業的執著精神所感動,同意賒賬80%讓他把設備先拉回去。

未辦過工業的泥腿子們對魏牛庚辦廠充滿了好奇,當造紙設備拉回村裏後,村民們圍著這堆不知做什麼用的鐵家夥看了半天,有的說"牛庚好大的打(南昌話稱有關係有本事為"有打"),拉了這麼多鐵來。"紙廠試機投產時,村民更是奔走相告"水裏麵撈出了紙喲!"但是好事多磨,試機當天,魏牛庚由於疲勞過度精神恍惚,右腿卷進了皮帶輪,造成粉碎性骨折,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這時對辦紙廠本就有疑慮的村幹部們,開始勸魏牛庚打退堂鼓,說叫你牛庚不要搞廠你硬要搞,該你腿都搞斷了一條,再也不要辦了。但魏牛庚是個堅強的人,腿傷尚未痊愈,就拄著拐棍到處爭取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為廠裏爭取到了一筆寶貴的資金,重新改造了紙廠的鍋爐,使紙廠終於正常運轉了起來。

曆盡艱辛創辦的江南造紙廠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生產的"白貓牌"高級衛生紙榮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全國博覽會銀獎,給村裏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此後,湖坊村以紙廠起家,在短短的幾年裏,先後創辦了贛江摩托車配件廠、時代印刷廠、味思飲料廠、華泰大酒店等10多家村辦企業。

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後,湖坊村進軍高科技產業,籌建了江西東方製藥廠,該廠1991年投產,年產值超億元,利稅達千萬元,其主導產品"東方牌"注射用氨苄青黴素納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名牌產品和江西省首批名牌產品。1992年,湖坊村又與港商合資創辦了年產值超億元的江西東方力可生製藥有限公司。這兩家現代製藥企業,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的高速發展。1993年,湖坊村列入江西省首批"億元村",村裏固定資產增至1.9億元,年產值3.2億元,上繳國家稅金600餘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3850元。

十載艱辛創業路,一路高歌奔小康,魏牛庚用他的膽識謀略和無私奉獻,率全體湖坊村民頑強拚搏,實現了湖坊的富民強村之夢。

創新篇

破釜沉舟勇改製招商興村譜新篇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完善,鄉鎮集體企業機製不活的現象逐漸顯現出來,村集體經濟一時陷入了困境。麵對嚴峻形勢,湖坊村痛下決心,開始進行產權製度改革,力圖通過資產重組再造新優勢,謀求新發展。

東方製藥廠是湖坊村的支柱企業,承載了魏牛庚及全體湖坊村人太多的光榮與夢想,企業曾經紅火了一個時期,但也逐步麵臨重大經營風險。魏牛庚向村民曉以利弊,做了三個月的思想工作,說服村民們支持藥廠改製。

與此同時,湖坊村根據村屬各企業的資產情況、經營情況、行業特點,采取"一廠一策"的辦法,以出售、租賃、兼並、破產等形式進行了改製,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經曆改製洗禮的湖坊村逐漸又恢複了生機。

新世紀以來,湖坊村作為江西省的經濟強村,全省鄉鎮企業的老典型,如何在新世紀與時俱進,進一步發展經濟再創輝煌,這使魏牛庚陷入了沉思當中。經過村黨委一班人的集思廣益,一個宏偉的藍圖被繪就:實施"工業立村,招商興村,環境美村"戰略,實現富民強村目標;創新發展模式,通過資本運營,建設湖坊工貿城,將湖坊村打造成江西現代製造業第一強村。

魏牛庚科學決策大膽創新,突破湖坊村過去單靠產品經營打天下的格局,以資本運營方式建設了湖坊工業基地,積極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搭建了湖坊村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平台。

湖坊工貿城占地麵積300餘畝,投資1.2億元,共建有標準廠房66幢,總建築麵積16萬多平方米。工貿城整體布局美觀新穎,水、電、氣、通訊等設施完善,集生產生活、休閑娛樂、會議接待、餐飲購物為一體,銀行、稅務等機構已入園服務企業。

目前,湖坊工貿城已形成了紡織服裝、印刷包裝、化工醫藥等主導產業,成為全省村級規模最大、環境最美、服務最優、效益最高的製造業基地,被列為全國十佳工業園---南昌民營科技園的園外園,其經濟運行可創產值20億元,利稅8000萬元,年增集體收入2500萬元。目前,湖坊工貿城已引進企業60多戶,安置就業1萬多人,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成為建設文明小康湖坊的強大助推器。

創美篇

創建花園小康村環境美村盡開顏

近年來,南昌市掀起創建衛生城的熱潮並取得顯著成就,把湖坊村建成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花園村莊想法,開始浮上魏牛庚的心頭。當時,湖坊村亂搭亂建的建築有不少,下雨天村裏道路泥濘,村民亂倒生活汙水,有的地方晴天走過還得穿套鞋。為給村民一個良好的人居環境,過上像城市人一樣的生活,湖坊村2004年開始大手筆打造現代花園名村。

不破不立,整治改造首先從拆除亂搭亂建開始,這可涉及了不少村民的既得利益,魏牛庚親自上門給各家各戶做工作,南昌打造花園城,而湖坊村路都走不通怎麼跟得上形勢?魏牛庚的弟弟就有一個路邊有門麵的房子,被列上了村裏的拆遷名單,弟弟找到魏牛庚,委屈地說:"哥啊,你當村書記我又沒得到啥好處,現在怎麼首先拿我開刀呢?"魏牛庚說沒有辦法,誰叫你是我弟弟呢,就從你的房子開始拆。

其身正,不令而行。加上改善人居環境畢竟是人心所向和大勢所趨,拆遷整治逐漸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全村共組織拆遷了280多處建築共4萬多平米。在大規模拆遷的同時,村裏又投資3000萬多元建設了8幢農民公寓樓,建築麵積23200平方米,共290套,村民們喜氣洋洋地遷入新居。

在拆舊建新的基礎上,湖坊村又投入1000多萬元實施美化亮化綠化工程。村裏新修了5條寬敞平坦的村級主幹水泥大道,將全村的小巷通道全部硬化,新裝了180多盞新穎豪華的路燈,修建了4個休閑草坪廣場,麵積1萬多平方米,遍栽各種名貴樹木和花卉,重新規劃鋪設了全村排水係統,嚴格控製村內噪音和汙染,為700餘戶村民安裝了閉路電視,新建了衝水式公廁及村民活動中心等。

改善硬件同時,加強秩序整治,全村廣泛開展"做文明湖坊人、創花園湖坊村"活動,重點解決亂停亂放、亂搭亂建、亂扔亂倒、亂貼亂畫等問題,重塑了湖坊村新形象。經過精心規劃,傾力打造,一個現代文明新村已展現在村民眼前:白天綠樹環繞,花團錦簇,晚上華燈齊放,流光溢彩。因人居生活環境的徹底改善,加上房屋租售價的直線上升,湖坊村民們由拆遷前的愁眉苦臉變為笑得合不攏嘴。

2005年12月14日,南昌市李豆羅市長親臨湖坊村視察整治改造情況,當看到村莊路麵幹淨整潔、綠化建設良好、牆麵粉刷一新時,李市長高興地說,湖坊村整治投入到位,改造品位高雅,衛生保潔見效,為全市其他城中村整治樹立了榜樣。隨後,李豆羅市長召集全市各城中村負責人在湖坊村開了現場會,推廣湖坊村整治美化村莊的先進經驗。

和諧篇

以人為本保先進和諧文明展新貌

湖坊村委一班人認為,隻要心裏有群眾,為群眾辦實事,群眾就會真心實意地跟黨走,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就是要使幹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基於上述認識,湖坊村推行"保老育小助困"的惠民政策。全村3500多村民沒有一分錢負擔,女55歲、男60歲以上發給一定基本生活費,村民人均年收入已達7500元,對困難戶等特殊群體還給予特別補助。村裏實行各級入學獎勵製度,考取大學的家境好的獎一萬元,家庭困難的則全包,從而調動了湖坊人好學上進的積極性,杜絕了輟學現象的發生。

湖坊村建立了醫療保障體係,村民所有醫藥費報銷80%,住院的老黨員、困難戶、獨生女戶全報,村裏每年為此開支百萬元。2004年3月,村民吳九龍肝病複發,親友都怕傳染不敢上前抬他去醫院,魏牛庚趕到後抱起病人上車送到醫院。醫院提出要救吳九龍的命,做肝髒移植手術需30萬元,病人家屬無力支付,打算抬回家去等死。魏牛庚果斷地說:"湖坊村民的命比金錢更重要,用最好的藥,費用由村裏出!"病人七十多歲的老父親聞言當即在魏牛庚麵前長跪不起感謝不止。魏牛庚忙攙扶起老人,說不要謝我,要謝就謝共產黨。

村裏投資建設村文化活動中心和圖書室,購置了電視機、音響設備、棋類、乒乓球台、書籍等,豐富了村民和村辦企業務工人員的文化生活。湖坊村還積極支持文化和各項公益事業,全村文藝活動、體育比賽長年不斷,與江西日報協辦"恒華杯"全民創業故事征文,投資20萬元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村級消防隊。

為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湖坊村在全村黨員幹部中大力開展以爭創"十麵紅旗"、爭當"十顆明星"為主要內容的"雙十"創建活動,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湖坊村製定和完善了各項管理規章製度,加強黨組織的建設和村幹部素質培養,組織村幹部進行愛國愛黨教育,製定了村幹部考核製度,增強了他們為民辦實事的積極性。

湖坊村建立了寶塔式管理服務體係,對村組幹部明確責任、任務、獎懲,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幹部群眾關係網,從而強化了幹部的責任意識,夯實了工作基礎。村兩委幹部實行包片管理,村民小組長負責聯係10-30戶村民。村組幹部負責宣傳政策,掌握村民在信訪、計生、拆遷安置等方麵的動向,讓群眾每件煩心事都有幹部關心。

湖坊盛開文明花,杜絕了"黃賭毒"、超計劃生育等違法違規現象,被評為全國、省、市普法先進單位,省、市的"文明村"和"衛生村",村黨組織榮獲了全省和全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先進單位稱號。

風範篇

俯首甘為孺子牛造福村民獻真情

說到湖坊村,必談及湖坊村的靈魂人物魏牛庚,他13歲開始打工,16歲種田,其後挖過煤,修過鐵路和水庫,艱苦窮困磨煉了魏牛庚,他總是說受黨的教育比受父母的教育更多更深,在那個城鄉差別巨大的年代,他有很多機會進城當工人,但為了改變湖坊的落後麵貌,他毅然選擇了留在湖坊。

讓父老鄉親都過上好日子,是魏牛庚從未動搖過的追求。20多年前,當他接過村支書的接力棒時,曾向村民們許下過一個莊嚴承諾:艱苦奮鬥20年,讓湖坊人奔小康!既然選擇了這個目標,便隻顧風雨兼程,魏牛庚肩負湖坊鄉親的重托,率領湖坊村人艱苦奮鬥、與時俱進,積極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大力發展村辦企業,使湖坊村從一個到處是茅棚的貧困落後村,發展成為年上繳稅金5000萬元的全省知名小康花園村,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諾言。

魏牛庚是個鐵打的硬漢,身上有一股子百折不撓的倔強"牛勁",理想目標一經確定便全力以赴,不達目的不罷休。他傳奇般的人生軌跡中,總是體現著堅忍不拔頑強拚搏的精神:1972年在柘林水庫修水庫時,他便是突擊班班長,始終衝在最前麵,獲得了省裏的表彰;當年為村裏辦紙廠,腿卷進機器設備內粉碎性骨折,為不留後遺症能繼續辦廠致富鄉親,他忍著劇痛不打麻藥做完手術;村集體企業一度陷入困境,他壯士斷腕及時改製,通過資本運營建設湖坊工貿城,使湖坊村柳暗花明。

魏牛庚又是一頭無私奉獻為民謀利的孺子牛,為村民和集體造福是他最大的心願。村民總是動情地說,牛庚書記為了我們是吃了苦中苦的:他任村書記後,全身心撲在集體事業上,連續幾年沒領工資,家裏僅靠養了幾條豬維持生活;當年籌建紙廠資金不足,他帶領村民自己搬運磚石,頂著烈日到國有大廠的廢鐵堆裏揀可用的零配件,親自焊接鋼梁構件,以至於暈倒在工地上;如今湖坊富裕了,但他仍然保持共產黨員的樸素情懷,講勤儉不講排場,講奉獻不講索取。魏牛庚以其先進表率在湖坊村民心中豎立起了一座共產黨人的豐碑。

魏牛庚領導湖坊村20多年來,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帶領湖坊人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從而贏得了廣大村民的由衷尊敬,促進了湖坊村幹部群眾之間的血肉聯係。村中上了年紀的老人見了牛庚都親熱地叫"崽呀,崽呀";牛庚住院期間村民們自發排隊來看望他,有位80多歲的老太太還燉了一碗雞湯顫巍巍地端給牛庚喝,說"崽呀你要快些好。"這些讓牛庚無比感動,同時更加感受到肩上的重擔,因為他認為村民們所表達的是對黨的信任和感激。

因對湖坊村改革與發展的突出貢獻,魏牛庚被評為全國、省、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省農村基層黨支部優秀書記,中國鄉鎮企業十大經濟人物,獲得了全國、省"五一"勞動獎章,光榮當選為中國鄉鎮企業協會副會長、江西省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省第九屆人大代表、南昌市第九、十、十一屆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