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京那天,剛好是冬至,老黃直接帶著我去吃了頓餃子。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是我第一次吃到餃子,按照老黃的話說,我的命,賣給了一包牛肉,一壺黃酒,還有一盤餃子。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但我知道,十五歲,冬至那天,我混進了江湖。
老黃說:“既然是冬至,黃曆上說君子要休息,萬事要歇一歇。那麼先帶你去換身行頭,然後再四處逛逛。”我跟著他,去了西門的玄兵坊。像我這個年齡,一直有一個大俠夢,所以一進到鋪子裏我就想去挑把趁手的劍,“百兵之君”聽起來就很威風。
老黃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直接從燒紅的匠爐取過一把刀,遞給我:“小子,江湖可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好混。有了劍就是大俠嗎?屁!咱們是幫人解決麻煩的,不是裝點門麵的。劍在好,卻也沒有刀用著實在。看看那些闖江湖的,拿劍的很多,但有幾個是俠?再看看那些拿劍的俠,有幾個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現在所謂的俠,大多都是闖出一番成就的江湖新貴,都是有家裏罩著。要是真正高手找上門來,連一招也對不上。所以啊,混江湖,第一條,保命要緊,這把刀你些用著吧,做咱們這行,拿刀的,哪個不是從死人堆裏滾出來的。”
雖然有些失落,但畢竟我有了屬於自己的刀。還沒來的及把刀捂熱,老黃就拉著我去做鞋子。因為行乞的原因,我一直很討厭穿鞋,一是買不起而且容易磨壞,二是光腳跑得特別快。可老黃說,做我們這行,穿鞋的和不穿鞋的刀客,價錢相差很遠。
老黃說“做我們這趟生意的也有不少人。那些沒穿鞋的,你給他幾兩銀子他們就已經很開心啦。但那些連鞋都沒有的刀客,雇主對他們有信心嗎?萬一他們失手了,讓麻煩知道原來是你指使的,你想這個麻煩會怎麼樣?我不敢說我們拿了錢就一定能解決麻煩。但至少在信用和安全這方麵,大多數人寧願選擇相信一個穿鞋的人吧。
那天,黃曆上寫到:日值歲破,大事不宜。我見到了江湖,明白了兵器的好壞關鍵在於保命和殺人,而穿鞋,竟然也成為了推銷自己的手段。十五年來的江湖夢在這一天變得分外現實。老黃說,人總是會變得,早點認清江湖,才能更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