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清明難忘的那個人(2 / 2)

關於世勳,我聽過許多他的趣事,記得世勳是新疆某部隊司令員的兒子,高幹子弟,見多識廣通情達理,與各種脾性的大學男女同學都交的來,口碑較好。畢業後,世勳回到烏魯木齊,陸續有他創作的小說文稿寄來征求我們的意見。他酷愛文學,辛勤耕耘,創作豐厚。後來獲悉世勳創作編劇,中央電視三台播放過他創作的新疆某部隊收編改造民族軍的電視劇《蒼茫天山》及其他反映新疆改革開放後,維吾爾族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那類內容的電視劇。我們每次仔細觀看,及時向他傳遞觀後感和建議。

近十年來,他在創作和拍攝景地忙碌著,同為文學熱衷者,我非常敬重他,卻無緣相見。上海師大校慶紀念日那年,上海同學邀請外地同學參加。我跟著拉西見到了世勳及他的師職軍人妻子,真是郎才女貌,與想象的一樣,世勳風趣橫生,妙語連珠,忽而新疆話、忽而上海話,忽而普通話夾帶上海話,逗得現場幾十位同學前仰後合,氣氛熱烈活躍,他留給我太深刻的印象。

2005年的九月,我隨拉西去新疆出差,世勳正在北京拍他創作的另一部電視劇,僅見到了他的妻子和朋友。當我們去天山和吐魯番景點以及伊犁那拉提草原、納木錯湖,霍爾果斯口岸這些著名景點時,全部是我們在遊覽,世勳在北京電話遙控他的朋友安排行程,迎來送往,可見他重義氣重朋友的秉性。

他走的突然,不知道一個人的生命牽著太多人的心,生前,他在天津購置了兩套房子,準備兒子大學畢業後全家離開烏魯木齊搬到天津居住,那是他全家人的夢想,決心在兒子這輩從長城以外換到長城以內居住,即新疆人叫做口內的地方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世勳作為壯年男人,需要賺到百萬元才可實現他的夢想,過程過於艱難。他豁出去了,癡迷寫作,寫小說出書均不賺錢,改行做編劇出電視劇才能賺到錢,他還在某機關任著職務,業餘小說家變成編劇?由此想象,他是欠了太多的債務,耗盡了生命的所有精華啊。如果甘於現狀在機關當個穩妥的處長,月月領薪水,過著沒有變化的溫飽日子不是很舒服麼?他不甘心庸俗的活著,他的夢想催促著他。於是,他去打拚去奮鬥,還算順利,前幾部電視劇賺錢了,實現了在天津買房的夢,看見了勝利的曙光!生命對他再寬容點,他就可以大步往前走,做名編劇名導演了。

天堂不遠,也許隻是一個轉身的時間,但卻無法觸及指尖的溫暖。他走了,讓活著的親友痛苦的思念著。清明時分,潮濕的空氣彌漫著憂傷的味道,遠離塵世的人,還會看見世間一雙雙帶淚的眼睛麼?隔著陽光,看不見往事,唯有在夢中,才會盡擁盛開的思念,一點點,一段段,全是記憶中美麗而柔軟的懷戀。

再次清明節,遙遠的寄托哀思,不再追尋世勳離去的緣由,誰都有過不去的時候,在或不在,其實都是人生的一種狀態,不必探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