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書店紀事(2 / 2)

晚午的靜寂是做生意人最無奈的時刻,整理好店裏的內務,我會從架子上找一本久違的書,再到對麵的芳鄰泡一杯香濃的咖啡,慢慢地啜著,讓自己的心情墜入清寂縹緲的空穀。忽然抬頭,就看見開動著輪椅車的那位年輕人的麵孔,想起來了,他幾乎隔些日子就會在這個時刻幽靈般地飄進來。他在架子上仔細地搜索著,這次是一口氣把龍應台寫的大大小小的書全部買下。送他的影子出門,我忽然想,這年頭,好像健壯的人喜歡看書的已非常少,隻剩下這輪椅上的殘疾人讀書若渴。驀然,就想起那部前年獲奧斯卡大獎的電影《美國佳麗》,裏麵的男男女女竟沒有一個是過得好的,而唯獨幸福的人卻是那對同性戀者。

晚飯的前後,租看錄影帶的人便多起來。世界雖大,但相對到每一個人還是井蛙般的狹小,所以人們想要看自己身外的故事,也真多虧有那麼多的編劇導演一代一代地前仆後繼。從前的我是個“影癡”,少時最羨慕影劇院的老板,可如今自己真的陷進了影劇的海洋,感覺裏卻如同是終日麵對著魚龍混雜的自助餐店,職業性地撐得難過。我的客人中老人多喜歡曆史劇,男人則愛武俠片,姑娘們迷戀韓國的俊男美女,正當壯年的最愛看警匪破案。而我竟搖身變成了一個老到的侍應生,學會了看人下“菜”。客人們的笑容很燦爛,但這個時候,我已經全無了欣賞“佳肴”的胃口。

麵對人的世界,我時時有深深的喜悅。那些生動的或不生動的臉上,都抒寫著人性斑駁的故事。有些風塵裏的女客,眼眶上還殘留著夜生活的迷暈,白日的消磨就隻靠連續劇的漫長。人要謀生,你用知識,她用身體,世上的人各自選擇著生存的路。書店裏也有不少的男客,隻愛看那些“兒童不宜”的成人片,喜歡留戀在女人身體的雜誌架前。他們或許活得很累,但生命尚未委頓,我在想,多一點兒“性”趣,對於人類並非壞事。我的真正尷尬是常常會弄錯客人的身份,以為是姐弟,原來卻是夫妻,以為是嬌妻相隨,卻原來是妻子之外的“女朋友”。一位剛剛從上海回來的台商抑揚頓挫地對我說:“當年不知道國內有這麼多漂亮姑娘,否則早就去反攻大陸了!”笑語過後,我環顧書架上層層疊疊的書,觸摸那一卷卷風雨滄桑的錄影帶,心裏麵想:這些編纂的故事哪裏有眼前的風月來得更真切呢?

在書店裏,讓我最憂心的時刻,是多年的老大姐滿麵悲愴地進來,她終日以淚洗麵的臉上寫著亙古以來最永恒的哀傷。躊躇安逸的男人不甘在數十年褪色的婚姻裏終老其生,天命之年卻在情海中最後一搏。而女人最致命的弱點就是把自己塑造成藤,纏繞在男人的樹上,樹倒則藤死。我隻能告訴她:站起來吧,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夕陽下,又是滾滾的鋼鐵洪流,回家的感覺真好,還有那校園裏玻璃窗內翹首盼望媽媽的兒子。紅燈閃亮,我停下車子,打電話給公司裏還在上班的先生:“給你聽一首歌!”音樂響起,那動情的歌詞是“快樂的時候看天天更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