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立誌報國(1 / 2)

入政法專門學校,決定走依法治國的路線,救民於水火,掃除一切不平等。

冷少農高小畢業後,即回家務農,開始了他的耕讀生活。這期間,他的知識得到了全麵提高,對社會、對國家更具責任心,特別是當他目睹貧苦農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無地耕種,政府官員腐敗欺壓百姓,無惡不作,便時時思考怎樣才能為國家出力,掃除一切不平等之事,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民。

這一時期,由於商桶階校長對冷少農頗有好感,很想把自己寵愛有加的女兒嫻貞許配給他。於是便請冷少農的私塾老師(也是自己的老同學)戎先生幫忙促成了此事。

冷少農與商嫻貞訂下婚約後,因住房太過於簡陋,急壞了冷少農的母親宋德患。便請冷少農的袓母盧氏出麵幫忙,山繼袓父劉氏在高莊買地,新建了正房一幢(五間)、廂房二幢(現為紀念館),並添置了部分家產。從此,一家人在髙莊居住下來。

銀漢雙星藍田合璧,人間巧節天上佳期。

1916年7月7日這天,新郎新娘天成佳偶,結締良緣。

冷少農逢此喜事,既興奮又激動,自己欣然提筆撰寫婚聯,其中一副日:“女愛郎才郎愛女,花添錦上錦添花。”

婚後,少農和嫻貞相敬如賓,過著和和美美的日子。

1917年8月,冷少農離開妻子,懷著對軍閥殘暴統治和貪婪的不滿,尋求保護勞苦大眾,振興國家的途徑,到達省城貴陽,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決定走依法治闊的道路,以法律知識救生民於水火,振興國家,便選擇了貴州省立法政專門學校。不久以優異成績考入這所學校,就讀第三期法律本科。

在就讀法律本科期間,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在學業進步的同時,思想進步更加明顯,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反對軍閥獨裁統治、擁護新思想新文化的運動;並結識了不少仁人誌士,對其後來參加革命工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畢生精力奠定了基礎。

在學校裏,冷少農閱讀了很多憂憂民的進步書刊。他還為此專門準備了一個題名為“可則錄”的筆記本,用來抄錄報章雜誌上的重要文章,並加以分析研究。每逢節假日,他還要到農村進行實地調查采訪,了解、關心農民疾苦。他在日記,中大膽地寫道:“見民間普通勞動者或受軍閥蹂躪之,即欲力求改善。”詛咒那黑暗的舊社會,用熱烈的感情期盼如火如荼的奮鬥人生。

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借口對德同宣戰,於1914年進占我國東北、山東濟南及島,冷少農對此帟無比憤慨。他在苦苦思索:中國的強國之路究竟在何方?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來,冷少農從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1919年1月,在法國巴黎召開了“巴黎和會”,會議無視中人民的意願和要求,竟悍然決定將德同在山東的權益交給日本繼承,而北洋軍閥政府參加“巴黎和會”的代表、竟屈從於帝國主義的壓力準備在這個條約上簽字。消息傳出,全國為之震驚,各族各界人民反帝怒火界也壓抑不住,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群眾運動,迅速在全國各地開展起來。

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舉行的反帝愛國示威遊行,受到北洋軍閩政府的鎮壓。全國紛紛掀起了抗議活動,“五四”運動的洪流洶湧澎湃,迅速遍及全同。雖然當時的貴州省政府嚴密封鎖這一消息,使貴州支持這次運動的行動推遲了十多天,但消息很快傳到貴陽,貴陽全體學生無比憤慨,很快組織成立了“全國學生聯合會貴州支會”(以下簡稱“學聯貴州支會”)、“少年貴州會”等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