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語概括名著
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
國別:美國
入選理由
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一部感人的家庭劇.
背景搜索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1832-1888)是一位美國女作家。她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日耳曼敦,但她的一生卻是在靠近馬薩諸塞州的康科特城度過的。她自小受當作家和教師的父親的影響。在父親的熏陶下,她很早就對寫作產生了興趣。為了幫助維持貧窮的家庭,路易莎在成為專業作家之前不得不靠做女傭、家庭老師和裁縫掙錢。
1860年,路易莎的小說和詩歌首次發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美國內站時,路易莎成了一名護士,她寫信給家裏講述自己在醫院的經曆。這些信件經過修訂後於1863年作為《醫院見聞錄》發表,從而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在她做一家少年雜誌社的編輯時,她寫了自傳體書《小婦人》上、下冊,分別於1868年和1869年公開出版發行。這部書迅速獲得了成功,成了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一部少年讀物。這樣路易莎有了足夠的錢繼續從事寫作。除了《小婦人》外,她的其它著作包括《小男人》也很受歡迎,它們給奧爾特一家帶來了穩定的收入。
作品快讀
這是一部小說化的家庭日記,一本道德家世小說。以家庭生活為描寫對象,以家庭成員的感情糾葛為線索,描寫了馬奇一家的天倫之愛。馬奇家的四姐妹中,無論是為了愛情甘於貧困的海格,還是通過自己奮鬥成為作家的喬,以及坦然麵對死亡的貝思和以扶弱為己任的艾米,雖然她們的理想和命運都不盡相同,但是她們都具有自強自立的共同特點。描寫了她們對家庭的眷戀;對愛的忠誠以及對親情的渴望。
馬奇一家有四個姐妹,生活清貧、簡單而又溫馨。四姐妹性格迥異;老大梅格漂亮端莊,有些愛慕虛榮;老二貝絲善良羞澀,熱愛音樂,老三喬自由獨立,渴望成為作家,老四埃米聰慧活潑,愛好藝術,希望成為一名上流社會的“淑女”。
所有時代的所有少女成長過程中所要麵對的經曆的,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初戀的甜密和煩惱,感情與理智的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貧窮與富有的矛盾。
《小婦人》故事情節簡單真實,卻感人至深,問世一百多年以來,多次被般上銀幕,並被譯成各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經典名作。書中描寫的種種情感體驗和生活經曆,都曾經、正在並將要發生在每一個少女走向成熟的過程之中;書中提倡善良、忠誠、無私、慷概、尊嚴、寬容、堅韌、勇敢、亦是人類永遠尊崇和追求的美德和信低仰。所有這些,賦予這本書超越時代和國度的生命力,這也正是她成為不朽的典的魅力和原因所在。
片段精讀
喬和梅格坐在一起做針線時,發現姐姐有了很大的進步。
她能得體地談話,知道許多有關良家婦女的衝動、想法以及感情。她從丈夫和孩子們身上得到了很大的幸福,他們都為對方盡著力。
“婚姻畢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要是我試試,不知結局會不會有你一半好?”喬說。她在弄得亂七八糟的育兒室裏為德米製作一個風箏。
“你所需要的正是露出你性格中女子溫柔的那一半,喬。
你就像一個帶殼的栗子,外麵多刺,內裏卻光滑柔軟。要是有人能接近,還有個甜果仁。將來有一天,愛情會使你表露心跡的,那時你的殼便脫落了。”“夫人,嚴霜會凍開栗殼,使勁搖會搖下栗子。男孩子們好采栗子。可是,我不喜歡讓他們用口袋裝著,”喬答道。她在繼續粘著風箏。這個風箏無論刮什麼風都上不了天,因為黛西把自己當作風箏尾巴係在了上麵。
梅格笑了。她高興地看到了一點喬的老脾氣。但是她覺得,用她所能想到的全部論據來堅持她的觀點,這是她的責任。姐妹倆的談話沒有白費,特別是因為梅格兩個最有說服力的論據是孩子們,喬溫柔地愛著他們。喬幾乎做好準備被裝進口袋了:還需要照些陽光,使栗子成熟。然後,不是被男孩焦躁地搖落,而是一個男人的手伸上去,輕輕地剝開殼,就會發現果仁成熟甜美。假使她曾懷疑到這一點,她會緊緊封閉起來的,會比以前更刺人,所幸的是她沒有想到自己。所以時間一到,她這個栗子便掉落下來了。
要說喬是道德故事書中的女主人公的話,那麼,在她生活的這一時起,她應該變得十分聖潔,應該退隱,應該口袋裏裝著宗教傳單,戴著清心寡欲的帽子,四處去做善事。可是,要知道,喬不是一個女主人公。像成百上千的其他姑娘一樣她隻是個掙紮著的凡人。所以,她依著性子行事。她悲哀、焦躁、不安,或者精神飽滿,隨心境而定。我們要做好人,這樣說非常有道德,可是我們不可能立馬就做得到。需要有人長期的引導、有力的引導,還要大家同心協力去幫助,我們中有些人甚至才能正確起步。到目前為止,喬起步不錯。
她學著盡自己的責任,盡不到責便會感到不快樂。可是心甘情願地去做。哦,這是另一碼事了!她常說要做些出色的事,不管那有多難。現在她實現了願望。因為,一生奉獻給爸爸媽媽,努力使他們感到家庭幸福,就像他們讓她感到的那樣,有什麼比這件事更美好的呢?這樣一個焦躁不安、雄心勃勃的姑娘,放棄了自己的希望、計劃和意願,無怨無悔地為別人活著。假如需要用困難來增加努力的美妙之處的話,還有什麼比這更難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