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聲詞不像其他詞類那樣具有詞根或詞綴,或者是按照一定的結構方式和語義關係組合,其在構造方麵的特殊之處在於造字之初追求一種聽覺上、語音上的相似性。莫言作品中的擬聲詞可謂五彩繽紛,不僅有單音節、雙音節的,還有三音節、四音節的。
一、單音節擬聲詞
單音節擬聲詞是由一個音節組成,這樣的形式比較簡單,多用來摹仿短促的聲音。如:
(1)那隻毛猴子,颼,躥上他的肩頭。
(《檀香刑》)
(2)右手快如閃電,嚓,一下子,就割了下來。
(《檀香刑》)
(3)我的腦袋嗡地一聲響,眼前冒出許多金星星。
(《師傅越來越幽默》)
“嗖”、“嚓”、“嗡”等幾個單音節擬聲詞用在這裏,十分貼切形象,突出了聲音的迅疾、快捷。
二、雙音節擬聲詞
雙音節擬聲詞是由兩個音節組成,在雙音節擬聲詞中,擬聲詞呈現了一定的複雜性。根據其呈現的特點可以把雙音節擬聲詞分為四小類:疊音式、雙聲式、疊韻式、組合式。
1、疊音式雙音節擬聲詞
疊音式雙音節擬聲詞是指由兩個相同的音節組成的擬聲詞,如:
(1)聽到這個消息後,哥哥姐姐像青蛙一樣哇哇叫,我在地上翻筋鬥。
(《蛙》)
(2)前頭把麥穗吞進去,後頭就把麥粒吐出來,嘩嘩地流麥粒,五分鍾一麻袋!
(《生死疲勞》)
(3)我感到有一股純藍火苗,在頭腦裏轟轟地燃燒起來,焦慮和憤怒,使我不斷彈打蹄子。
(《生死疲勞》)
上例中,“哇哇”將哥哥姐姐聽到送姑姑英納格手表的人,是一個空軍飛行員這個消息後興奮激動的表情活現出來。“嘩嘩” 是用來形容從蘇聯進口的康拜收割麥子的速度非常快,麥粒“嘩嘩”,如流水一般。“轟轟”的聲音形象具體,烘托了西門鬧對於楊七用腳踢白氏的憤怒。這幾個詞運用在此,自然確切,協調聲韻,加強語意,增強節奏,加深印象,使語言富有感染力。
2、雙聲式雙音節擬聲詞
雙聲式雙音節擬聲詞指的是擬聲詞兩個音節的聲母相同,如:
(1)臨近黎明時,雨勢減小,鐵皮屋頂上混亂的轟鳴被有空隙的劈啪聲代替,閃電少了些,顏色也由可怕的藍光和綠光變成了溫暖的黃光和白光。
(《豐乳肥臀》)
(2)石匠工場上錘聲叮當,鋼鑽子啃著石頭,不時迸出紅色的火星。
(《透明的紅蘿卜》)
(3)於是,他挺起胸,抬起頭,在街役們狐假虎威、持續不斷的嗚喂聲中,在神秘森嚴的氣氛裏。
(《檀香刑》)
上例中的“劈啪”、“叮當”、“嗚喂”等詞逼真可感、生動形象,也使得故事情節有聲有色,扣人心弦。
3、疊韻式雙音節擬聲詞指的是擬聲詞兩個音節的韻母相同,如:
(1)一個白色的大蘿卜放在車轅杆上,你拿過來咬一口,喀嚓,他奪過去啃一口,喀嚓,然後便咯咯吱吱地嚼,吃得十分生猛。
(《蛙》)
(2)然後他又舉起槍,擊發,啪嗒一聲細響後,一道火光躥出槍口,黯淡了霞光,照白了他的紅臉。
(《豐乳肥臀》)
(3)在遼闊原野的深處,馬的喘息聲和枯草摩擦衣服的嚓啦聲大得驚人,從遙遠的村莊那裏,間或傳來幾聲模糊的狗叫,更加深了夜的神秘和莫測。
(《檀香刑》)
在一連串聲音不同的音節中,雙聲或疊韻突顯了聲母或韻母相同的音節,它們的聲音以及由此聲音所表達的感情,勢必得到強化,從而使鏗鏘的越發鏗鏘,婉轉的愈見婉轉,蕩漾的更加蕩漾,促節的尤為促節。擬聲詞運用在此,使讀者也能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更快地融入到作者的描述中並跟隨其敘述產生相應的聯想。
三、組合式雙音節擬聲詞
組合式雙音節擬聲詞指的是兩個音節的聲母和韻母都不相同,純粹是組合而成的,即用兩個不同的單音,摹仿兩種聲音緊密相連。如:
(1)主人,千萬不要劁我啊,我想這樣吼叫,但話出喉嚨,就變成了一陣啊噢~~啊噢~~的長鳴。
(《生死疲勞》)
(2)我直奔杏樹而去,對那口釉彩缸尥起雙蹄,嘩啦一聲響,彩缸破碎,幾塊碎片飛得比樹梢還高,降落在房瓦上,發出清脆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