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內容(1 / 3)

綜合實際活動課程評價什麼的問題也就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範圍的問題,實際上,從不同角度都可以發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範圍的廣泛性。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過程而言,可以分為課程目標評價、課程內容評價、課程實施過程評價和課程實施結果評價;從實踐活動的展開而言,有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評價和教師的指導情況評價;從方法論意義上而言,有評價者素質、評價手段和工具的評價。本章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內容界定為:(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自身的評價,包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組織過程的評價;(二)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評價和教師指導情況的評價,包括活動準備階段、活動實施階段和活動總結及交流階段的學生表現和教師指導評價;(三)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評價,即元評價,包括評價計劃、評價方案、評價手段和工具評價以及評價者素質的評價。需要說明的是,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包含了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評價、教師指導情況的評價和活動組織過程評價,因考慮到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評價和教師的指導情況評價在本章中的重要性,所以單列為獨立的部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注重的是過程取向的評價,故在本章中淡化了對課程實施結果的評價。

一、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自身的評價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的評價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與教育宗旨、培養目標等的一致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督導和學校開發的課程,但學校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的主體。各個學校要根據自己的特定情況開發其課程、研製其具體的課程目標,這就很大程度上需要處理好學校製定的具體課程目標與國家、地方所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之間的關係,使他們協調一致。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否與教育宗旨、《綱要》目標相一致。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否與培養目標相一致。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否與其他學科目標的相容性和互補性。

(4)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分目標是否與總目標的一致性、是否互相支持。

(5)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目標是否與分目標的一致性、是否互相支持。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的全麵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與學科課程目標相比,兩者的總目標是一致的,但具體落實到具體的培養目標時,側重點就有所不同了。學科課程目標側重於科學文化知識的掌握和基本的認識能力的培養,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側重於能力目標與情意目標,注重學生創新潛能的挖掘和情意素質的發展,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更全麵。

(1)能力維度的全麵性,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是否包括了獨立思考、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

(2)情意維度的全麵性,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是否包括了求知欲、責任感和合作意識。

(3)知識維度的全麵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不排斥知識目標,但注重的是經驗性知識、綜合性知識和方法性知識,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是否包括了以上的知識。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的可行性

一個目標的建立,還必須考慮它的可行性,所謂可行性就是說它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是現實可行的。現實可行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指標來進行評價。

(1)是否符合學校的客觀基礎,具有客觀條件保證。

(2)是否能為教師理解、接受,並有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得到落實。

(3)是否考慮到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領域發展的實際水平和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4)是否被家長及社區人員認同。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評價

學校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和實施的主體,學校可依據國家和地方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綱要,並針對各校的具體情況和需要製定適應本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包或指導計劃。這種資源包反映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和評價。

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在這裏借用了語言學家喬姆斯基的關於語言的“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的概念來分析。資源包的深層結構指內容所選的人類知識技能要素和道德情感要素構成的體係,具體包含了各種課程要素的選擇與組織;資源包的表層結構指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有效地內化深層結構而賦予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具體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精心設計的指導計劃或資源包的功能模塊及其相應的文字、圖表表現形式。

1.深層結構要素的選擇與評價

(1)內容是否與課程目標相一致,是否與教育宗旨相一致。

(2)內容是否具有科學性。

(3)內容是否具有教育性。

(4)內容是否反映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新理念。

(5)內容是否具有廣泛的遷移價值。

(6)內容是否聯係學生的生活世界。

(7)內容是否具有適切性,即對學習與發展是否具有適切性,對社區是否具有適切性。

(8)課程內容要素是否全麵。

(9)內容要素側重點搭配是否合理。

2.深層結構的組織及評價

(1)縱向體係是否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心理規律,便於學生學習。

(2)縱向體係是否具有層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