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評價目標應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目標保持一致,評價項目不宜過多;
第二,評價項目的敘述方式不宜用標題形式,而應該完全寫出陳述句,使學生容易明白易懂。比如應該寫成“實踐活動中是否產生與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如何處理?有什麼體會?”而不宜寫成“與其他同學不同意見的處理和體會”。前者較自然、明確,容易為學生所接受。
第三,評價項目敘述應有啟發性,不僅要讓學生回想自己是怎樣做的以及做得對不對,而且應引導學生總結自己的體會,深入探討該怎樣做。比如在一次市場調查研究的主題活動中,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在社會活動中的溝通能力,為此而設計的問題是“你在調查中遇到拒絕時怎樣做的?成功了嗎?為什麼?你總結出什麼經驗或教訓?”
2.設計評價工具
量表、反思單和綜合評定表等都可以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重要工具,但不管是何種評價工具,在編製過程中都要處理好以下三大關係:
第一,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關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關注過程,量表如何將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予以科學、有效的評價非常重要。因此,不能僅僅重視學生實踐活動結果,諸如成果展示、研究報告等終結性評價,而且要關注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
第二,小組評價與個體評價的關係。學生的實踐活動大量地通過小組或集體展開的,個人的獨立活動相對較少。即使是以課題為單位進行的實踐活動,也常常以小組為多,畢竟,學生的課題與專家的課題研究有著實質性的區別。因此,量表編製要以小組為基礎,考查學生個體的成績。
第三,發展與評價的關係。評價不是為了評價,而是為了管理和督導,最終為了活動參與者的發展。因此,量表的編製要有利於診斷、考核、激勵、導向功能的發揮,與管理、督導學生實踐活動結合起來。
(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方案
1.收集評價資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是貫穿於整個實踐活動全過程的,有計劃、針對性、全麵地收集評價資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科學、準確得出評價結論的基礎。比如學生評價方麵的評價資料包括: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前後各種基本素質情況;學生集體或個體在實踐活動中表現的描述性材料、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主觀感受;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各種中間及最終成果,家長和社會的反應也是收集的資料。收集評價資料的方法可以是本文所介紹的幾種評價方法,也可以是其他可以用來收集評價資料的方法,評價方法要靈活,要根據評價對象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
2.整理和分析評價資料
第一,所獲得的評價資料,在開始時還比較分散和淩亂,讓人難以把握頭緒,就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整理,使其條理化。由於會受各種因素的幹擾,所收集的評價資料中會夾雜一些虛假資料(即信度不高的資料),對這資料應該剔除出去或僅作參考之用;接著對資料進行歸類,把同一類型的資料彙總到一起,可以轉化數據資料。
第二,對評價對象做出個性化的分析和判斷,深入探討和說明評價對象的狀況和發展規律。如對學生發展個性化的分析和判斷就是以“自我參照標準”描述學生個體發展的軌跡,展望其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提示發展的途徑和方法。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中,分析評價資料的方法有以下的幾種:①特征分析,即對評價對象所應具備的各種屬性和特征逐一進行剖析。特征分析較為具體、全麵、針對性強,使人們對評價對象的狀況一目了然,它對於改進工作和改善個人素質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一般說來對評價對象那些較穩定的優勢特征在評價時可少做些工作,而對於那些有較大改進的特征及那些尚存不足的有重要意義的方麵,則應分析得更深入、細微一些;②比較分析,即以評價對象與其自身以往某一時刻的狀況進行比較的評價活動,其目的是判斷評價對象自身的發展趨勢。比較分析可以幫助評價對象進一步發現不足,具有激勵作用;③原因分析,在判定評價對象所取得的成績和問題後,為了進一步鞏固正確的認識、態度和行為,改正不足之處,就需要對各種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並針對原因製定相應措施。分析原因時應做到客觀、全麵,既要分析外部原因,更要注重內部因素,尤其是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時,應提醒其多從主觀方麵查找產生問題的原因。
3.反饋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的反饋應做到客觀、公正、全麵、富有啟發性和教育性,反饋的形式與實踐活動的開展相適應,也應多樣化。還要注意反饋的藝術性,因為評價結果的反饋關係到評價對象能否順利地接受評價結果從而產生教育效果。在給評價對象反饋評價結果時應注意:第一,評價結果的表述,要實事求是,無論優劣都不能誇大其詞。第二,描述的語言要通俗易懂,可接受性強。第三,盡量從學生和教師個體曆史發展角度,肯定成績,查找原因。第四,與學生或教師群體比較,需要依據評價對象的心理特點,謹慎表達。第五,評價結果最好征求學生或教師個體的意見,決定是否公開。第六,自始至終,將激勵教師或學生主動參與和活動作為評價的理想追求。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總結與反思
在這一階段就是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進行全程的係統回顧。全麵考察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方案的製定到評價方案的實施中所遇到的問題,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值得肯定的成績:一方麵檢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方案是否可行性、科學性;另一方麵,還要檢查評價目標是否符合我國的教育目標,評價內容是否全麵,評價實施過程中所收集的資料是否有效,分析整理資料時評價主體是否帶有偏見,評價結果是否準確可信、是否為被評價者所接受。
閱讀材料5-2:
海口市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
建構式評價方案(試行)“綜合實踐活動建構式評價方案”是以《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海南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構式評價課題研究方案》為依據製定的,它是對全市普通高中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跟蹤評價的依據。
一、建構式評價方法
實行網上專家組評價與實地考查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具體做法是:
1.網上建構式評價:全市普通高中學校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材料以電子文本的形式上傳到海南省綜合實踐網(網址http://blog.cersp.com),由市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與實施項目組組織有關人員,根據《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網上評價標準》進行評價,並及時公布評價結果和反饋評價意見。
2.實地考查評價:不定期組織項目組成員深入各所學校進行實地考查,考查評價結果作為網上專家組評價的參考依據。
二、網上評價內容
三、網上評價標準
四、評價結果的運用
評價結果作為學生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電子檔案的主要依據,作為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單項評比的重要依據,同時也作為評價各普通高中學校課改實驗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