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眼勿識泰山 灰堆扒出鴨蛋(1 / 1)

傳說木匠的開山始祖魯班收了好多徒弟,其中有個叫泰山的孩子特別笨,學了三年,一事無成,被逐出師門,不知去向。

數年後,魯班師傅來到浙東寧海。一天,他路遇大雨無處可避,奔走間忽見竹山嶴中有幾間屋子,於是急進內避雨。隻見數間屋子竟然無一根木料,無一塊磚瓦,全是用竹山上的毛竹建成:毛竹劈開直豎做了“牆”,毛竹劈開鋪頂,一正一反成了“瓦”,瓦上水珠滴下來落在屋簷擱橫的水溜上,水溜把屋頂積水全收起來流入一口大缸作為飲用水。推開竹門,竹桌、竹椅、竹凳,竹簾子隔開內房,房中竹床竹廚,房外竹籮竹匾,竹箱子竹籃子,整一個竹世界。因當時遍地木材,家裏全用木頭,誰也不懂竹工藝,想不到毛竹竟硬到能造屋,軟到能做竹衣,這究竟是哪個天才做出來的東西?

竹簾內出來一位後生,一見魯班磕頭就拜。魯班這才認出他就是棄徒泰山。原來泰山被逐後羞於回家見父老,不善言辭的他獨自來到此竹山隱居。他是大智若愚,大器晚成,把學來的木匠工藝全用到了竹子上,師傅教的加上自己創新,把竹器工藝發揮得淋漓盡致。

魯班師傅聽泰山講後很覺慚愧,後悔當初把他無情驅逐。見泰山入內取茶葉,魯班站在一隻灰缸邊環顧四周。這灰缸在古時家家必不可少,草木灰中有暗火,可以用來煨粥,煨各種食物和開水。忽聽“啪”的一聲,魯班吃了一驚,正巧泰山取來茶葉,又從煨在灰缸裏的一隻水罐中取開水為師傅沏茶。魯班告訴他灰中有聲響,泰山笑道:“哦,那是我煨的鴨蛋熟了。”說著就在灰中扒呀扒,果然扒出一個熟了的蛋!

泰山留師傅吃飯,魯班執意要走,泰山見外麵雨大,既留師不住,就送給師傅一樣東西,讓師傅可以避雨。魯班一見,這是什麼呀?竹柄骨子,油紙糊麵子,可收可撐。泰山說:“我把它取名叫傘,可以帶著避風雨。”

魯班師傅這一下更呆煞嘞:我造涼亭避雨是四隻腳,不能帶著走,他造傘是一隻腳,可以帶著走,我真是有眼勿識泰山,灰堆裏會扒出介大鴨蛋!

有誌者,事竟成。泰山自強不息,成了寧海一帶竹藝工匠的始祖。故有寧海多簟(竹)匠和“有眼不識泰山”的傳說。

(樂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