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育部回應“孟母堂”事件:全日製私塾違法(2 / 3)

回家後,父母問青青為何出走?受到刺激的青青沉默了一段時間後說出了緣由:3月下旬,她給在蘭州的朋友寫了一封信,由於學校沒設郵筒,就交給班主任代發。次日,青青問老師寄出了沒有?老師說寄出了。但多日後朋友告訴她信並未收到。和同學分析後,青青認為,信可能已被老師拆閱,後果不敢想象,心情變得沉重起來,覺得唯有出走才是出路。青青父母想到他們親眼所見老師拿來已拆開的信件為民警提供線索,遂認定是老師私拆青青信件,使青青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才出走。而且,學校竟然不作核實即輕信青青的話,不看一貫使用的“接送卡”就讓一陌生男子接走了青青,說明學校管理上存在著極大的漏洞!

對此,青青班主任在一份書麵說明裏稱:“為了確認青青到底是否有去蘭州的可能,我看了她曾托我發出的一封發往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的、但還沒來得及發出的一封信,是她在出走的前幾天交給我並讓我給代發的。我把它放在辦公室的抽屜裏,一直忘了發出……我打開看了,並且向領導進行了彙報。”校方認為,拆信是為了確認尋人線索,而且發生在出走之後,不是導致青青出走的原因;青青出校時,約了一個男青年來接她,有關老師在認可青青提供的請假理由後在出門條上簽了字,男青年也簽了字,這是符合學校管理製度的,再說再嚴格的製度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即使24小時不睡覺也不能保證不出事。幾位老師還說,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家長應該理解學校,給學校以安寧,支持和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4月24日,學校有關負責人首次來到青青家看望她,希望她返校上課,但校方準備處分青青的意見未被青青父母接受。青青父母說,事後他們出資為學校放映了電影《一個也不能少》,其中含意不言自明。他們說與校方進行了多次交涉,要求學校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學校要處分青青,卻無意處分違法拆閱學生信件和草率簽字、明顯負有責任的老師。

交涉未果,他們遂於近日以一紙訴狀將學校告至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要求學校賠償精神及經濟等損失86萬元,向原告賠禮道歉,並建議有關部門追究被告的行政責任。

母親私拆信件不聽勸阻被女兒拉進派出所

棗莊大眾網棗莊大眾網6月13日訊

最近,為了防止女兒沉迷於戀愛而影響學業,滕州一位法盲母親竟然私自拆開女兒的信件,先行檢查後再轉交給女兒,沒想到自己的好心卻辦了違法的事。

日前,一位學生模樣的女孩拉著自己的母親走進了柴胡店派出所。據這位學生講,她是滕州市一名高三學生,在高考前夕,自己與朋友書信往來比較頻繁,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她發現,自己的信件卻被母親拆開後才轉交給自己。雖然她多次告誡母親不要私拆她的信件,但性格倔強的母親卻置若罔聞,不得已自己才走進派出所請求民警對自己的母親進行說服教育。

看到女孩一臉的無奈,民警隻好向這位女孩的母親了解情況。這位母親對女兒訴說的事情並沒有否認,而且一再強調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女兒的將來著想,擔心女兒過多的信件會引起早戀,一旦學業受到影響,一家人的心血也就白費了。為了使這位母親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民警拿來法律條文向其講解,當看到《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規定,私拆他人信件將被處以5天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時,這位母親才恍然大悟,沒想到自己的做法將會引發這麼嚴重的後果,當場向女兒表示道歉,女兒也表示不再追究母親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