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鄉下少年(3 / 3)

“瞧!這家夥差點讓我給忘了!”他拍拍它的屁股,微笑的臉上有些驚恐,“要是連你也丟了,我們家這輩子隻好一直還債算了!”

劉明亮他們看到水牛立刻來了精神,爭著朝牛背上爬,可誰也沒有本事在上麵呆上一分鍾,那牛一直斜眼瞪著他們,好像在它眼裏除了陳玉其餘的家夥都是敵人。

八月的晚風輕拂我們臉龐也隨之帶來鄉間陣陣炊煙的味兒,夏蟲在路邊低吟,星空斑斕異常。

銀色月光已經傾瀉在不太平整的田埂上,走了大約半小時,我們才隱約看見蜷臥於山腳下蒼茫暮色中的幾間土牆瓦房。

屋裏有一位瘦削的三十多歲的女人正坐在一張沒有上漆的舊木桌前剝青豆,我知道這是尚未熟透的黃豆,夏天的時候外婆經常從市場買回家做菜,我們這一帶城郊的農戶都種這個,青色的豆子像一顆顆淺綠色的翡翠,用它來燒肉很好吃,也可以不用剝開,把洗淨的豆角放在加鹽的水裏煮熟,再剝開來吃,醇香誘人。到了秋天,成熟的豆和殼都變成了黃色,不易煮爛,但可以用它做豆腐。

昏暗的煤油燈光照在女人廋削的臉上,看得出她對我們的造訪感到意外,尚未進屋時我們事先商量的結果是由我和陳玉的父母交流,於是我很禮貌地開口了:“阿姨,你好!”

“好!”她取下鼻梁上的眼鏡,從衣袋裏摸出一張小手巾擦拭著鏡片,顫抖著盡量克製她不自然的神情,“你們是?”

“我們是陳玉剛剛認識的朋友,”我回答,“我們幾個都是城裏一條街上的夥伴,出來遊玩走到山邊迷了路,幸好遇上你的兒子。”

我知道自己在撒謊,不過也是事出有因,是少不更事的我們不得已而為之。如同人們常說的那樣,人在某個年齡段總是喜歡撒謊的。

“哦,是這樣啊!”她說,臉上逐漸變得溫和,“我還以為小玉又犯了事兒。”

“完全不是,阿姨。”我說,“他還放牛掙工分,說實話陳玉比我們幾個更乖,不可能讓你擔心。”

“嗬嗬!”她笑了,“也的確是這樣,平時他隻是沉默少言,但品性極為善良。”

我第一次看見一位母親稱讚兒子時的動人表情,當時她摸著陳玉的頭,用隻有母親才有的溫柔眼光目不轉睛地看著兒子,整個人簡直不打算動了!

陳玉的父母熱情地邀我們共進晚餐,雖然飯桌上隻有稀飯、鹹菜、豆子和辣椒醬,但我肯定我一生中那樣的聚餐並不太多,我隻感覺自己融入一個有五個兒子的家庭之中,整晚我們的“父母”都是那樣地慈祥、那樣地迷人!

“父母”很喜歡我們,不過,晚餐之後那位“父親”決定送我們幾個回家,“母親”說天色已晚,雖然很舍不得我們,但她認為這個時候我們城裏的家人一定在派出所報案,希望公安人員協助尋找深夜未歸的幾個孩子。她告訴我們,以後任何時候有空我們都可以去陳玉家,不過前提是一定要讓家人得知。

剛剛跨出陳玉的家門,沒走幾步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於是一個人返回,走到那位母親麵前,短暫端詳一陣說:“阿姨,其實今天我來你們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來看你。”

她有些迷惑不解,盯著我溫和地說:“嗬嗬,那我真是十分榮幸呀!”

“你兒子說你曾經是一名教師。”我說。

“沒錯,隻是一些難以訴說的原因我暫時離開所喜歡的崗位,”

“阿姨,我的母親也是教師,所以我對你有種親切感!”

“哦,原來如此呀?”她說。

“是的阿姨,不過在我兩歲那年她就因病去世了,我一直都想念她!”

她像是驚呆了,走過來,輕輕撫摸我的頭,無限溫柔又十分感傷地說:“啊!可憐的孩子,不知道今後要吃多少苦呢,要是你還看得慣我們這裏,空了就來玩吧,阿姨一家保證會非常歡迎!”

我不住地點頭,然後從她緊握著的溫暖的手裏取出我的手來。

看來大人的經驗要豐富許多,回家比我們去時的路短了不少,父子倆一直將我們送到街口又才提著馬燈返回。

初次相識陳玉的那個晚上,多年後,在他家的那次聚餐總是在我腦海裏不斷出現,圍坐在舊木桌前大家發出的毫無掩飾的歡聲笑語早已似水遠去,那場景再也無法複製。

不久,陳玉也加入我們的陣營,和我們一同製造那種令人激動的小玩意兒,通過老頭所謂的秘密渠道賣給需要的人。我很高興陳玉能分到一些錢,改變一下他們那個無限困苦的家。同時擔心他的家人會有所懷疑,因為那些錢在當時來說是十分可觀的,那時一位工人的月工資不到三十元,而我們有時候一分就是每人一百元,陳玉叫我不必擔心,他完全能夠將事情搪塞過去。

然而,我們還是太幼稚,可以說幼稚到愚蠢的地步。全然不知我們從事著一種什麼樣的行當,以致最終帶來災難,而不是我們所憧憬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