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村莊
一縷炊煙陪伴一株樹苗成長
一條溪流貼近一片土地的滄桑
回眸生生息息的村莊
往事悄無聲響
藏在土坯牆的房屋裏
延續古老的愛情與悲歡
在都市的樓層眺望
窗外的鴿群在高聳的樓宇間飛翔
淳樸的村莊是永久的懷想
輕描淡寫雞鳴犬吠
村莊的景象浮現於輕薄的稿紙上
虛擬的田野生機盎然
關於家的念想(外四章)
開始的時候,我什麼都沒看清,或許是你牽著我的小手,叩開一扇門。
我不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是怎樣的顏色?在怎樣地運行?
後來我跟著你,撿一根木梗在沙地上描繪你的肖像。然後用積木堆砌門、窗、屋簷,還有一圈柵欄。
那年我遠足郊外,把你落在身後。我們在月亮爬上樹梢的光景,搭起帳篷擋風,並用來切割黑暗。篷內,我們點起火燭晃動溫馨的氛圍;我們的笑聲和著酒瓶的碰響,伴奏歡快的歌唱。
後來我一身困乏蜷縮在帳篷的角落,睡夢裏,你站在孤旅上,守候成一處堅定的風雨亭。
在青春的本命年,我走到生命的邊緣,靜臥陰冷的長廊,你推著我,叩開那扇或許是我初來世間時經過的門。
門裏,白色的潮水擁我而來,門外,有你守候的身影。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後來的我似乎停止了記憶。
興許那是一片漆黑的沼澤,沒有天空和伸展的樹枝。我吃力地舉著雙手,艱難地呼吸,朝你泣喚的方向,在夢和死寂的邊緣跋涉。直到那個瞬間,我看到你,頭上烘托著太陽,向我伸長臂膀。
醒來之後,我在結束和開始的鍾點上,看到你慈愛的笑容,你那倦乏的身影在風中搖晃。
穿透迷朦的淚眼,我又分明看見你,正以柔弱之軀,執著地支撐一種溫暖的念想。
離家
記不清何時出走?離家很遠,夢經常帶我抄近路回家。
離家的日子彙聚成歲月,時光是律動的江河。
遙遠的鄉愁是月夜的銀輝,灑落成河上惆悵的波光。
我是艱辛的船,鄉愁更是緊繃的纖索,故鄉是夢中的岸。
岸上,鄉土人情便是纖夫拉著的悠長吆喝的號子,在陽光風雨的更替裏,牽引遊子的航向。
山坳人家
從山坳幽處,小道羊腸伸展出來,跋涉山間。
那是坳裏人世代搓揉,維係山裏山外的,命運與希望的繩索。
山之高處,一股泉流穿梭山林,蜿蜒而下。淌流的姿態,像傳說中的白蛇,脫隱深居的洞穴,追尋念想的人煙。
山坳裏,綠蔭掩映幾處房舍,近旁的土坪,排列數道破殘的土坯牆,像幾本發黃的陳年典籍。陳列於風雨之中,斷斷續續地訴說興衰。
在每天固定的時辰,在蔓延的綠意烘托中,總有幾縷炊煙嫋嫋升空,那種悠然的形態,分明是幾支吟詠生命的旋律。
回家
踱步森林與海的邊緣,遙望高懸的冷月,她是否麵朝你,傾訴了綿綿的鄉愁?
母親的掛念牽引回家的想望。旋轉的日夜,淚珠滴落幾次?流淌淚痕,又風幹。
在看不見你的旅途中,跋涉於你顧盼的視線裏。
回家的夢境是黑夜的燈火,遊離風中,照明跋涉的歸途。
看你欣喜的眼神,品你的氣息。
短聚的時辰留存記憶的深處,醞釀了久遠的醇香。
漂泊四方,舉一杯鄉情的佳釀,在寂寞時分,品味無窮的回憶。
家鄉的菜地
暮秋的風卷走收割的噪響,家鄉的田野,在草木枯黃悄隱的背景裏呈現一大片沉寂。
寒風自遙遠的北方逼近。
田野當中,惟有那片在冬日裏生長的芥菜。在陽光下展開生機。
遠遠看著,我便奔去。
謹慎地踏著縫隙,踱步到菜地中央,蓬勃的濃綠簇擁足下。
挺拔的菜梗展開成片的菜葉,在風中輕輕晃動,像墨綠色的漣漪輕輕蕩漾。
深情如我,陶醉成一種吟詠的姿態。
鄉間
休閑的腳步從變幻的霓虹燈影中逃離,泥香草韻夾帶一串清脆的犬吠聲。
投在平靜湖麵上的石片,驚散幾圈羞澀的漣漪,鄉間別墅臨水而居。
這間別墅的主人裁剪一片鄉間風景:一段流淌的清溪、一片靜默的草灘、或是一支從深秋裏提煉出來的鋼琴曲,都被優美地剪輯成畫,而後掛上別墅的白牆。
流暢細膩的筆墨塗抹怡然自得的情景,鄉風野韻靜靜棲居於圖框內朦朧的美景裏。
豪華汽車經過一個曾經是知青點的村莊。經過那堵還遺留一段標語的土牆邊。車上一位中年人猛然回想起那個熱情洋溢的年代。
在那段用泥土和稻香培育青春的歲月裏,誰把激情狂熱地宣泄於廣闊的天地?
土牆上的豪言壯語被粗放地塗寫,雖說算不上什麼經典古跡,卻因經曆了那場紅色風雨,顯出一種格外的厚重與滄桑。
墨跡猶存的標語是衡量那段激情歲月是非和信仰的準則。崇高的光輝照耀年輕的心靈,喜怒哀樂整齊劃一,以規定的麵容出場,“忠”字舞步嚴格規範了那個時代行為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