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誠信、尊嚴與乞討(2 / 3)

貧窮隻是素質低下的原因導致的嗎?一個不癡不呆,不瘋不癲,體格健全的人,活著甘願受窮,甘願自己的親人受苦受難,也不願去抗爭,根本從骨子裏就不想承擔那份做人的責任,這樣的人還能叫人嗎?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做人的基本尊嚴嗎?是貧窮讓人沒了尊嚴還是因為沒有了做人的尊嚴而導致了貧窮。在那裏,我甚至感到那些乞討著也要養活家人的乞丐,也是具備了做人的尊嚴的,也應該受到人們的敬重。

當我施舍同情的時候,並沒有感到我施與他人的是恩惠,而是感到是對他人做人尊嚴的基本認同和維護。其實,骨子裏是在維護我們自己做人的尊嚴。如果我們的尊嚴在施舍同情的時候,反而受到了傷害,我們會是什麼滋味?我們會再次通過這樣的施舍來表達自己做人的尊嚴和人格的高貴嗎?我想,這一家子為什麼不去乞討,也許乞討會對他們祖孫三代更好,至少可以讓爺爺不那樣辛苦,那樣生活在一種殘忍的現實之中。

記得小時候,那些乞丐主要是討飯而不討錢,拿著個破土碗,站在家戶人家的大門口,問有剩飯沒有?或是說給點糧食。那時,我的父母總要給上門的乞丐盛一些飯菜,有時給他幾兩米麵。不多,但也絕不讓他們空空伸出的手又空空地收回。

那時乞丐很少,也大多是近處的走投無路的人。施與同情,好像就是一種傳統的美德,不做是對不住菩薩的。現在處於開放的形勢了,人流物流便捷了,社會變得前所未有的複雜起來。乞丐也仿佛一夜間成倍地多了起來,成了城市的或明或暗的一道風景。乞討的花樣也不斷翻新,但都是要博取世人的同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人,感到乞討也帶有越來越多的欺騙性了。

乞丐開始有了組織化、職業化的傾向,成了某些人致富和撈取不義之財的門路。乞討更像是詐騙了。甚至還真有白天討、晚上偷的多棲乞丐了。乞討就這樣地成了一個行業,從業人員也越來越多,手段也不斷翻新,花樣疊出。可以想象,乞丐行業也是人才輩出呀。這樣的情況下,明白人誰還願付出他們高貴的同情心呢?無數人開始從上當受騙中擦亮了雙眼。

一天,有些落寞地徘徊在大街上。在擁擠的人流中,一位老者走到我麵前說:行行好,小夥子,我是鄉下來的,老婆病得躺在家裏多天了,我到醫院給她開藥,一副中藥要30元錢。你看,我隻25元,還差五塊錢,叫我怎麼辦?你積積德行行好吧!老人邊說邊把處方出示給我看,老人的語氣有些聲淚俱下。我不假思索就掏出10元錢給了他。我正在為又積了德而感到寬慰回頭去看的時候,我驚訝地發現了相同的一幕,就在眼前,就在不出五米遠的地方,這老人又在向一位婦人說著同樣的話。我陡然明白了,他是在乞討。但轉念一想,這是乞討嗎?更像是詐騙呀!我當時心中不知啥滋味。如果是一位年輕人,也許當時血氣方剛的我會上去摑他一耳光,或是踹他一腳。但我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