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籃小賣,這不會是一種讓人心動的生意方式。也不會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會去做的,甚至不應是體力健壯的男人,或貌相嬌好的女人應去做的事,一個人如果能夠找到其它的賺錢門路,他就絕不會去提籃小賣。因而,提籃小賣者,大多是些婦孺小孩。
提籃小賣,這大概是最簡單的一種小生意。首先,談不上本錢,十元、幾十元就夠了,甚至一文不名,也可先把貨賒出來。其次,也沒有太複雜的學問,提著貨籃勤叫喚多招呼就行。再次,無需擔心要交這稅那稅,誰也看不上那幾個小錢,甚至認為找這樣的小販收稅也是掉底子的。同時,不需租房,不必守在固定的地方,不必太擔心搶犯,這提籃小賣的生意簡直沒幾個人能看上眼。
沒有風險,也絕對賺不了大錢。可這在那些還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家,卻意義非常,至少可以貼補家用,提籃小賣表現了中國那些還未擺脫貧困的百姓的務實觀。
每次,乘坐長途客車,經過“318”或是“209”國道邊的鄉鎮時,隻要車一停,那眾多的提籃小賣者,便蜂擁而至,搶占有利位置,稍稍健壯者便狂弄而來,體衰力弱者也是亦步亦趨。搶在前麵的就上了車,逐個地兜售他們的瓜果、糕點之類,你不買這樣,他就向你兜售那樣,不買那樣,他又兜售這樣,過度的熱情讓你招架不住。那些沒有擠上車的,便挨著窗口一遍遍地喊個不停……
我佩服那些提籃小賣者兜售產品的精神,不厭其煩,見機會就上,不像菜市場那些販子常以短斤少兩來賺取不義錢財,他們總是把東西包裝好,多少錢一袋,分量實在,食用簡便。看著那些小販觀望和期待的眼神,我總在想,麵臨土地日益減少,發展的機會有限,甚至生存空間變得狹窄的情勢,芸芸眾生,他們大多在怎樣尋求著急功近利的生活方式?作為一個體力上的弱者,知識上的貧乏者,要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需要更大的勇氣和付出更多的艱辛,那些提籃小賣者,不因此而誤入岐途,在內心他們還保守著純淨,他們無意去踐踏良心和為人處世普遍的法則。比如,他們不去搶劫不去偷盜,盡管那也是不需要多少智力的行當,但他們不屑去為,搶劫或許需要更多邪惡的勇氣,但偷盜呢?他們寧願去受苦受累,省吃儉用,積少成多,以享受一種又實在又安全又可靠的生活。
市場僅僅是眾多的需求帶來的無盡機遇嗎?不,市場是機遇和秩序的相互協調。無庸置疑的是我們所付出的勞力和智慧的價值得由市場來估價,在非正當的和正當的行當中,人們都在尋求一種機遇,在機遇中得到發展。可悲的是,許多人都在藐視秩序,鑽天打洞地在捕捉獲取暴利的捷徑,可提籃小賣者隻是本能地適應市場,隻是把勤勉和誠實拿到市場上去交換,與其說他們是在做生意,還不如說他們在賺取勞務費。
在日益繁華的國道上,每天奔走著無數的小販,做著最小本錢的買賣,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國道兩旁數不勝數的旅館、酒樓、歌舞廳、發廊之類,每個處所門前都有一群招人眼目的妖冶媚人的小姐,個個濃妝豔抹,讓人一眼就明白她們特殊的身份,她們或明或暗地操持著另一種更簡單的生意——出賣色相和肉體。似乎無本萬利,事實上,卻在無限期地消耗著生命的資源,誰說她們找到了錢就找到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