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裏有一個年輕的男人喝多了,衝著一個女服務員大聲嚷嚷著:“你告訴我,為什麼女人都那麼絕情啊?為什麼?”說著還一把抓住了這個女服務員的手腕,無論她怎麼掙紮都不肯放手。
在場的服務員和客人們都嚇壞了,保安見醉鬼客人抓著女服務員也不敢輕易上手抓他,就趕快把經理請出來對付這位醉鬼客人。
經理趕來的時候,醉鬼還在發瘋。他一邊大喊著“為什麼”,一邊拉著女服務員的手猛捶著櫃台。女服務員又怕又疼,一邊哆嗦一邊哭。
這位經理從事服務業多年,和各色人等都打過交道,一看他的樣子就知道這個年輕人應該是因為感情受挫而痛苦,所以借酒澆愁、借酒撒瘋。
於是經理走過去,坐到醉鬼身邊,問他:“兄弟,你這是怎麼了?”
醉鬼喊道:“我能怎麼了?老子喝酒高興,要你管?”
經理繼續問:“兄弟,我知道有人給你氣受了,不過咱是男子漢大丈夫,該有點涵養,在公共場所這樣大喊大叫的不好,你說對吧?”
說到這,那醉鬼似乎聽進去了一些,經理就順勢拍拍他肩膀,醉鬼並沒有反抗。
經理示意服務員端過來一杯解酒茶,遞給醉鬼,說:“兄弟,你說說你要是氣壞了身體,隻能是自己難受,爹媽心疼,對不對?”
“對,那死女人不會心疼我!”醉鬼瞪著一雙紅眼睛,幾乎要哭出來,捏著女服務員的手卻攥得更緊。
“兄弟,大哥知道有人坑了你。可是,別人坑了你,你就能隨便拿個不相幹的人撒氣麼?”經理繼續說著,“你看看我們這個服務員小姑娘,她才20歲,對客人特別熱情,她像壞人麼?”
那醉鬼看了一眼他的“人質”,搖搖頭,說:“不像。”
“你到這兒來喝酒,她對你微笑沒有?給你熱情服務沒有?”經理邊問邊慢慢靠近他。
醉鬼若有所思地回答:“她對我很熱情。”
這句話說完,醉鬼的手下意識地有些放鬆了,女服務員趕快趁機跑了,經理則一把抓住醉鬼的手,扶著他的肩膀把他引出了酒吧大堂,帶到了經理辦公室。等到醉鬼酒醒了,經理把他大鬧酒吧、劫持女服務員的事情講給了他聽。他聽後立即向經理和服務員道了歉。
麵對一個神誌不清的醉鬼,經理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讓他馬上接受了意見?是用提問題的方式。事實上,提問題是最有效的心理操縱術。經理是這樣運用提問題這一秘訣的。
經理所說的一個個問題都是先把道理講出來,並用詢問的方式征求對方的同意,讓對方自己說出肯定的答案,從而達到了勸說的目的。
提問題是最有效的心理操縱術。好的問題可以讓溝通過程進入你的掌控之中。學會提問題,是把握溝通主導方向的關鍵因素。提問題時能做到收放自如,方是最高境界。
第1節 想得到答案,先學會提問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一天?
一大清早,鬧鍾響了沒聽到,太太掀起你的被子說:“還上不上班啊?怎麼天天就是知道睡覺啊?”;
胡亂扒一口早飯趕快出門,跑到車站時一不小心撞到了旁邊的人,被人家指著鼻子問:“你沒長眼睛啊?”;
上了公交車,售票員扯著嗓子喊:“哪位還沒買票啊?”;
上班稍微遲到了一會兒,前台小姐突然冒出一句:“你跑哪兒去了?”;
開會時拿出辛苦完成的ppt,剛一放就發現出了個小錯誤,老板示意沒關係,同事卻拿白眼翻著你小聲問:“怎麼就你那麼特殊啊?”;
下了班逛個商場,想買件東西送給太太,卻找不到合適的,剛剛開始摸摸衣服,售貨員就冷冷地站在後麵問你:“您到底買不買啊?”;
回到家裏,太太一副責備的表情問:“你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又幹什麼去了?”;
坐下來吃晚飯,兒子看見你隻吃肉不吃青菜,又發話了:“媽媽,怎麼爸爸不吃青菜就不會被罵啊?”
好不容易可以睡覺了,太太卻還在問你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你到底愛不愛我啊?”
這可真是令人鬱悶的一天!
當然,把所有的場景集中在一起時有點兒誇張了,但生活中總有這樣一些刺耳的問句,能把你一下子“噎得說不出話”。
你有沒有被類似的問題惹毛過?你有沒有在不知不覺中也說出過這樣不得體的問題?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也許還有另外一種表達方式?你有沒有想過如何去解決這些不好的問題,把問題用更好的方式提出來?
錘煉你的提問,先把你的問題變得得體,才能使你得到想要的答案。
好問題首先是得體的
如果一個問題從提出來的那一刻就是不得體的,那麼永遠不可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在問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問題的時候,在對任何事情有質疑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永遠不要拿出“審賊”的態度進行“盤問”,而要努力在提問時帶著問候般的溫暖。
要提出得體的好問題,你可以學學以下的“三要三不要”方法:
1. 要在問題中增加正麵因素,不要在問題中帶出負麵因素
與朋友攀談,你可以這樣問:“最近發生什麼好事兒了啊?”不要問:“你小子是不是幹了什麼不可告人的事兒?”
和自己剛工作的孩子談論經濟狀況,你可以這樣問:“應該能做到收支平衡了吧?”不要問:“你那點工資夠花麼?”
問候老人的健康狀況,你可以這樣問:“您最近身體挺好的吧?”不要問:“您最近沒什麼病吧?”
2. 要在問題中體現關懷,不要在問題中表現出質問
丈夫晚歸,你可以這樣問:“加班這麼晚一定累了吧?”不要問:“怎麼又加班加到這麼晚啊?”
看見孩子哭喪著臉回家,你可以這樣問:“為什麼看起來有點不高興呢?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麼?”不要問:“一天到晚哭喪著臉是幹什麼啊?是不是在學校又被別人欺負了?”
向顧客推薦一件產品,但顧客始終猶豫不定時,你可以這樣問:“您是不是還有其他方麵的需要?”不要問:“難道您還覺得我們這個產品功能不夠全啊?”
3. 要把私人問題問得委婉些,不要把私人問題問得太具體
想知道一個女孩子有沒有男朋友,你可以問:“下班男朋友會來接你嗎?”不要問:“那個天天來接你的男的,是不是你男朋友啊?”
和老同學談起現在的生活,你可以問:“看你春風得意的樣子,現在事業一定得很不錯吧?”不要問:“聽說你自己創業了?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你的朋友即將結婚,你可以問:“你們一定都感覺非常幸福吧?會舉辦一個浪漫的婚禮吧?”不要問:“你們打算結婚了吧?婚禮要辦吧?婚禮的錢誰家出?房子裝修的錢誰家出?”
選好切入點
問題提得好,切入點很重要,切入點選準了,那想要得到答案就像是“一把鑰匙能開一把鎖”一樣簡單。問題提出來的時候,就要想到對方可能給出什麼樣的答案,選好提問題的切入點,從答案出發來設計問題,那麼提出的問題和得到的答案必然是能令你滿意的。
如果你想要知道的主題隻有一個,對方卻一直顧左右而言他,你就要想想是否把問題問的太寬泛了,這個時候應該重新選定一個切入點,以便讓下麵的溝通暢行無阻。切入點要巧不要直,要引起對方的溝通欲望,同時讓你能夠順利地將話題展開。
在選擇提問切入點的時候,要符合兩個條件:
1. 要與主要問題相關聯:
在詢問工作情況時,可以先從上下班時間、是否經常加班、家與公司遠不遠等內容開始問,再進行深度的專業性問題的討論。示例:
“你現在工作的地方需要經常加班麼?”
“還好,前一陣忙AA項目時候常加班,最近都是正常上下班了。”
“哦,AA項目是個大工程吧?你們的專業人員一定都得投入其中吧?”
“是啊,我、徐工、楊工,還有新來的張工,我們幾個人都是主力。”
2. 最好選擇溝通雙方的相似點:
在交流各自經曆的時候,可以找一些比較容易有相似點的內容做切入點,比如上學時是不是都要穿校服、小時候喜歡哪個歌星,再展開對性格、愛好、各自背景的交流。示例:
“你也是80年出生的啊?咱們80年代人的中學時代都是追星度過的啊。你中學時候喜歡哪個明星?”
“嗯,是啊,那時候港台明星特別流行,我當時很迷林誌穎呢!”
“哈哈,我也挺喜歡林誌穎的。看你的品味,你生活中也是喜歡比較清秀單純的男孩子吧?”
“嗯,還真的是這樣的,可能因為我自己也比較單純。”
敏感問題換個問法
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壓力,每個人都有一些不希望被別人知道的小秘密,每個人都有不願被碰觸的小傷疤。如果你提出的問句總是咄咄逼人、步步緊逼,還時不時“哪壺不開提哪壺”,那就成了貨真價實的“逼”問,誰遇到這種問題都會不舒服。而如果一旦對方被你的問題問得“感覺不舒服”或者“啞口無言”的時候,深層的溝通便結束了。
罵人不要揭短,提問題更不要揭短。容易硌人的硬板床一定要鋪上舒服的床墊,容易傷人的敏感問題一定要換個舒服的問法。把敏感的詞彙屏蔽在你的問題之外,換個相對正麵的角度來提問,能讓你達到更好的提問效果。越是敏感的問題,就越是需要你用柔和的、美好的方式去提問。
比如當你想問一個有絕症的人病情如何,千萬不要說:“您的癌細胞擴散了嗎?”你應該問:“你最近覺得身體和精神都好些了嗎?”
比如你想詢問一個寡婦生活得如何,絕不可以說:“你還想不想你丈夫?比你丈夫在的時候困難多了吧?”你應該問:“最近還好吧?需要什麼幫助嗎?”
總之,在問別人敏感問題時,一定要三思而後問,得體地問,考慮對方感受地問。
第2節 提問題就是派出偵察兵
提出一個問題,就像是派出了一名偵察兵,派出好的偵察兵會幫你刺探到最真實、最有用的情報,而派出不好的偵察兵不是打草驚蛇,就是挑起戰爭。
提問題的時候,不僅僅是讓句子帶著問號出現就夠了,還要根據你的溝通需要來調整你的提問方式、語氣、句式和態度等。要讓每一個偵察兵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在派出前先將你的偵察兵調整到最佳狀態。
正向提問,直指要害
正向提問是最為直接的提問方式,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最為常見。直接提問的好處在於快捷、直觀,很迅速引起對方的興趣,並能馬上展開溝通。在工作中,如非特殊情況,可以多用這種高效率的正向提問方式。
情景示範:
一位女士打算買一件比較正式的裙子來參加朋友的婚禮。
她走進第一家店,隻是很隨意的看著,售貨員迎上來說:“這些都是我們剛到的新款,您隨便看看吧。”這位女士看了幾件,沒有說一句話就走了。
她走進第二家店,還是老樣子,售貨員也迎上來,說:“女士,您以前買過我們這個牌子麼?”這位女士見售貨員問話,不好意思不回答,就說:“沒有。”
“我們的牌子走中高端路線,還是很適合您這種氣質的女士的。”售貨員繼續說,“不知道您想看哪方麵的衣服?職業裝還是休閑裝?我來幫您推薦幾款吧?”
“我要選一條比較正式的裙子,參加朋友婚禮的時候穿。”女士漫不經心地回答。
“您是喜歡款式時髦一些的?還是穩重一些的?”售貨員問。
女士想了想,回答道:“穩重一些的吧!”
“您喜歡顏色豔麗一些的?還是素雅一些的?”售貨員問。
“豔麗也不要過分吧?”女士終於把目光轉向售貨員。
“您參加婚禮的話,如果中式婚禮還是喜慶些的顏色好,如果是西式婚禮米色、淡黃色也很適合,您覺得呢?”售貨員繼續征求女士的意見。
女士說:“對,西式婚禮穿淺色的應該效果不錯。”
售貨員麻利地找出幾條淺色的套裙,挑出三件放在女士麵前,說:“您看這幾件還都算比較符合您的要求吧?”
女士對眼前的衣服比較滿意,就指著其中兩件說:“這兩套還可以,不過我隻需要一套。”
“這兩套您都試穿一下看看效果吧?”售貨員說完,微笑著把衣服遞給了女士。
最後,售貨員做成了這筆買賣。
為什麼這樣說?
一個直接的問題,就可以立即引起對方的注意。隻要他回答了第一個問題,那麼你就可以通過下麵的問題成功地把一個本來沒打算開口的顧客引入到你所希望得到的互動中來,這樣一來,對於銷售人員來說就增加了銷售的機會,對於像交朋友的人來說就增加了互相了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