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傾聽算不上溝通上非常重要的命題,頂多算是溝通時為了表示尊重而刻意勉強為之的輔助工作。殊不知,傾聽的過程中會讓你得到吸收信息、了解情勢、提升人際關係的諸多好處,而且隻要你肯拿出真心來認真傾聽每個人的每一句話,也許就會獲得更多的回報。
美國的一家報社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報社實習,被分到了發短消息的部分。他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接電話,然後記錄下諸如征婚、訃告、更正一類的短消息,並把它們整理好後發到報紙最不起眼的版縫位置。
看著同事們每天衝鋒陷陣地報道著重大新聞,年輕人很羨慕,但這並沒有使他變得不安於現狀,而是更為用心地去傾聽每一通電話,做好每一則看似無關緊要的短消息。
有一天,年輕人接到一通訃告電話。對方似乎是個口齒不伶俐的人,隻聽到在電話那頭傳來磕磕巴巴的聲音:“您好,我……我……要……發一則訃……訃告。”
年輕人聽了,立即拿出紙筆,回答道:“您別著急,慢慢說。請報出逝者的姓名。”
“喬爾·安德森。”
年輕人聽出對方的聲音並不悲痛,反而有一絲絲的迷茫,心裏便有了一絲懷疑。於是,繼續追問:“逝者死因是什麼?”
“一氧化碳中毒。”
年輕人更加覺得迷惑,又追問:“死亡時間呢?”
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含混模糊的聲音:“我想……快了吧……應該……”
年輕的記者突然明白過來了,於是馬上對同事打手勢,並趕快寫了一張字條遞給同事。他自己還在故作鎮靜地對著電話說:“先生,請您再重複一下逝者的名字。”
同事一邊疑惑一邊接過字條,看到上麵寫著一個電話號碼,下麵寫著:“快!這個電話的主人正在開煤氣自殺!”
同事衝出去報警,而這個年輕的實習生還在對著電話不停地說話,詢問著對方的情況,並重複著一句話:“先生,您繼續說,我在聽。”
一分一秒都變得格外重要,年輕實習生非常緊張地拿著電話,聽著對方含混不清的語言,直到他聽到救護車和警車的聲音,聽到一個男人在電話裏說:“謝謝你報警,安德森先生已經獲救。”
因為這一次傾聽,這個從來沒有報道過大事的年輕人得到了這家報社頒發的“年度最佳記者獎”。頒獎晚會上,主編親自把獎杯放到他手上,拍著他的肩膀說:“年輕人,這個獎你當之無愧,即便是有多年經驗的老記者也未必會注意到電話中透露出的危機。”
多年後,這個年輕人成為另一家報社的主編,他的編輯部裏貼著安德森先生寫給他的感謝信,上麵隻有一句話:傾聽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
去傾聽吧!去真誠地傾聽,你將獲得的不僅是消息,是尊重,更是喜人的回報,因為傾聽比傾訴更令人傾心。而樂意去傾聽你講話的人,也很值得你深交。
第1節 做個好聽眾是對人最大的尊重
漂亮女孩子的身邊總會圍繞著不少追求者,空中小姐小佳身邊也是如此。
有一天,小佳向朋友們宣布:我要訂婚了!
大家紛紛問她幸運的人到底是誰?
朋友小雪問:“是不是那個常常給你打電話的Mike?”小佳搖搖頭。
朋友小黃問:“是不是那個天天送你玫瑰花兒的飛行員王海?”小佳又搖搖頭。
朋友小劉問:“是不是那個有好幾家公司的李總?”小佳還是搖搖頭。
大家都猜不到,小佳終於一臉甜蜜的公布答案,說:“是地勤的蘇明。”
“論才論貌,那個蘇明都很一般啊。他是怎麼獲得你的芳心的?”所有人不解地問。
小佳略帶羞澀地說:“因為他特別願意聽我說話,每次我跟他講話,哪怕隻是講一點小事兒,他都會真誠地看著我,聽得特別認真。蘇明真是個好聽眾!我覺得他比其他人更有教養、更尊重我,也更愛我!”
原來是傾聽,讓蘇明贏得了小佳的芳心!
著名作家餘光中先生曾經說過:“善言,能贏得聽眾;善聽,才能贏得朋友。”如果你是處於戀愛中或者已經處於婚姻中的人,一定會讚同這位小佳的觀點。懂得傾聽的男人最有魅力,懂得傾聽的女人最溫柔。你的伴侶如果是一位好聽眾,那麼你一定會倍感幸福,因為你能從他傾聽的態度中感受到更多也更具體的理解、尊重與愛。
歌德曾說:“對別人訴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認真對待別人的傾訴,這是一種教養。”學會傾聽,在溝通中拿出傾聽的姿態,你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才有可能聽到對方的傾訴。學會傾聽,你將獲得更多、更真實的信息,你將擁有更多、更交心的朋友,你將得到更多、更有份量的尊重。
拿出傾聽的姿態
有沒有想過傾聽比講述能讓你獲得的更多?先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保險公司的推銷員敲開了一道普通公寓的門。女主人神色哀傷地開門,看到他遞過來的保險推銷資料,隻是掃了一眼就推了回去,有氣無力地說到:“先生,我沒有能力購買保險。”
推銷員見這位女主人的樣子和講話時的態度,推測可能是她家裏出了什麼事,就說:“太太,我看您心情不太好,如果您不介意,您可以忘記我是推銷員,隻當我是個過路的朋友,把您的憂慮說給我聽,我看看能不能幫到您什麼?”
女主人把這位推銷員讓進了屋裏,開始講述她近期的經曆:這個家庭原本很幸福,夫妻倆生育了11個孩子,最大的上初中,最小的剛剛學步。但在不久前的車禍中,女主人的丈夫去世了,現在隻能靠女主人一個人的收入來撫養孩子,孩子們的教育經費成了大問題……
女主人一邊講一邊時不時流下眼淚,而推銷員始終沒有插嘴,隻是用關注的目光看著她,靜靜地聽著她傾訴,並在她流淚的時候遞上手帕。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女主人講完了。推銷員這才開口說:“太太,我想我真的可以幫您。您可以從我這裏給每個孩子都買上一份保險,以後就算您收入不穩定,孩子們也能領到保險公司提供的教育基金。”
女主人聽了他的簡單介紹後,覺得的確很合適,就給每個孩子都買了一份保險。這個推銷員在一天之內就完成了超過一個月的任務量。
試想一下,是什麼讓這位推銷員成功銷售了11份保險?是憑借他對女主人情況的了解和最適合的險種推薦。而他對女主人的了解從何而來?從他的傾聽!
如果這位推銷員沒有注意到對方的狀態,而是一見麵就不停地推銷保險,那麼女主人還會買他的保險麼?恐怕連允許他進屋談話的機會都不會給他吧?如果這位推銷員在女主人講述的過程中不斷打斷她,並插入對保險的介紹,那麼女主人還會考慮繼續對他交心傾訴麼?
想一想這個故事中的推銷員是怎麼做的?他是用自己的身心做出了傾聽的姿態。
這位推銷員的成功,在於他拿出了真誠的心來傾聽,拿出了對女主人的尊重,拿出了傾聽的姿態,所以他才能得到女主人的信任。
《聖經·舊約》有這樣一句話:“水裏照出的是自己的臉,內心反映的是自己的為人。”你傾聽時所做出的姿態是真誠專注的還是漫不經心的,很可能就會造成對方對你印象的改觀。
傾聽是一種美德,傾聽首先要做出一種姿態。傾聽首先是自我的開放,隻有拿出傾聽的姿態,別人才能對你傾訴。完美的傾聽,需要你拿出接納、包容與理解,需要你分享與分擔,更需要你的處理與反饋。如果用實際的動作來表達接受,那麼一定是張開雙臂的姿勢;如果用姿態來表達傾聽,那麼一定是身體前傾、表情專注、眼睛真誠地注視著對方的眼睛,並隨時注意對方的動作和表情的變化。
在別人對你講話的時候,請先擺出傾聽的姿態讓對方講,你會發現你將聽到更多,而對方也將說得更好。
傾聽不是為了去挑毛病
宋先生當上爸爸了,妻子給她生下了一個體重4.3公斤的胖兒子。
兒子的平安誕生讓宋先生興奮不已,妻子和孩子剛剛睡下,宋先生就開始打電話給遠方的親戚朋友們報告喜訊。
第一個電話打給在外地上大學的小姨子。
宋先生興奮地說:“小妹,生了!”
小姨子回答:“胡說什麼呢!你才生了呢!”
宋先生呆了一下,覺得自己的確沒說清楚,就重新說:“小妹,是你姐生了!”
小姨子說:“我姐生了?我那個姐?我二姐還沒結婚,你可別胡說!”
宋先生覺得很尷尬,但又對這個小姨子不好說什麼,就解釋道:“小妹,是你大姐生了。”
小姨子說:“哦,好啊!恭喜!”
宋先生草草掛了電話,生氣地對旁邊的嶽母說:“您應該多教育小妹,我說一句她頂我一句,以後要得罪人的!”
第二個電話打給太太老家的奶奶。
宋先生興奮地說:“奶奶,生了!”
奶奶說:“好啊!”
宋先生繼續說:“是兒子!8斤多呢!”
奶奶在電話那頭哈哈大笑回答:“好!好!”
“奶奶有重孫子了!”宋先生繼續說,“母子平安!”
奶奶更高興了,說:“好!好!好!照顧好母子倆,你也注意休息!”
宋先生興奮地說著“謝謝”掛上了電話,笑容也重新回到了臉上。
人在悲傷、激動、興奮的時候,用的語言都是比較模糊的,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去挑話中的毛病,先聽他講,給他宣泄情緒的機會。就算你覺得他說的過分了,也不要指出來,讓他自責對你們的溝通毫無幫助。
有些人喜歡一邊聽人講話一邊挑毛病,有時還會死摳字眼,這都會讓對方感覺不快,認為你是吹毛求疵。要記住,傾聽不是為了去挑毛病,而是為了去溝通。就算你聽得出來對方是在吹牛或者誇大其詞,也不要馬上揭穿他,聽他講,並讓他完成他要表述的故事或觀點。對方的觀點可能不對,但你最好先“聽進去”,再進行分析。
不要搶話頭
剛畢業的笑笑就職於一家知名娛樂雜誌,得到這份工作讓她十分興奮,她決心發揮自己的一切能力做好娛樂記者。
上班沒幾天,笑笑就在同事的帶領下去采訪一位當紅的女明星。笑笑連夜準備了很多問題,並拿出采訪提綱給老同事看,沒想到同事卻隻說了一句:“采訪時不要多話,聽她自己講。”
笑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卻並沒有真的理解“不多話”的原則。
采訪開始的時候,同事示意笑笑來問問題。
笑笑做了個不錯的開場:“您好,今天咱們來談談您的新片吧!”
女明星開始講自己的新片,說:“這部片子是翻拍自張愛玲的原著《紅玫瑰與白玫瑰》,我飾演的是白玫瑰。”
說到這裏,女明星停頓了一下,同事就接話說:“你的氣質很符合白玫瑰的形象。”
女明星微笑致謝,繼續說拍戲的故事。笑笑坐在一邊,覺得自己受騙了——同事明明就在插嘴,卻不讓自己說話。
不服氣的笑笑,一邊認真聽女明星的講述,一邊找機會插話。
終於,女明星開始講新戲中對結局的改編,笑笑像抓住了難得的機會一樣,趕搶過話頭,講起了自己對結局的看法。
女明星看著她滔滔不絕也不好打斷,同事聽她越說越遠,趕快提醒她:“這是在采訪呢!”
笑笑如夢初醒,那女明星隻是尷尬地看看她,繼續接受采訪。
回到雜誌社,笑笑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而副主編卻把笑笑叫進了辦公室,說:“今天你們采訪的那個女明星的經紀公司投訴你了,你趕快準備一份檢查吧!”
不要“好心”地“替”別人把話說完,這純屬自作多情,80%以上的人不會領你的情。千萬不要搶過別人的話頭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純屬喧賓奪主,100%的人都會反感你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