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堂課 傾聽比傾訴更令人傾心(3 / 3)

背後的意思——我對這種豆漿機很感興趣,如果能便宜一些我就考慮買一台。

5. 我女兒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喜怒形於色,要是惹您發火了,您可要擔待。

背後的意思——我女兒的表達方式很直接,我擔心她會惹事,但我也不希望她被人批評。

聽到那藏起來的後半句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含糊”的話,明明已經說出來了大致內容,卻又沒有點明點透,半明半暗,就好像“猶抱琵琶半遮麵”。“藏起後半句”的這種手法在處理辦公室關係中、人際交往中都常常用到。

如果聽到這樣的句子,你要意識到它藏起來的意思:

1. 如果你能把這件事情辦好,就會得到更多的機會。

藏起裏的後半句——你會因為這個機會升職加薪。

2. 不要多想,就去做吧!

藏起來的後半句——我支持你!出了事情我幫你承擔責任。

3. 您可以隨時找我幫忙,隨叫隨到。

藏起來的後半句——我會提供周到貼心的服務,我非常在乎您。

4. 這件事你確定能辦到嗎?

藏起來的後半句——我對你的能力有質疑,你確定你準備好了嗎?

5. 隻有你才有這個能力。

藏起來的後半句——我要求你幫我辦事。

第5節 插嘴是個技術活兒

前麵我們已經講到,溝通一定要是雙向的,也就是說傾聽者不能隻聽就夠了,要對講述者的話給出相應的反應。而在諸多反應的形式中,最為有效也最容易用錯就是插嘴。

插嘴是個絕對需要技術的活兒。

寧可不接話,不可猜著說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一開始滿心打算好好聽對方講話,但一聽到對方所說的事情不太正確、不太可信或者不太可行時,就會忍不住打斷對方。可是,因為打斷對方的時候並沒有把話聽完整,所以就憑著自己的想象猜著去說,這樣一來不是把對方的意思弄錯了,就是自己丟了臉。

美國曾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老夫婦去拜訪哈佛大學的校長。

夫人對校長用真誠的態度說:“校長先生,我們有個兒子曾經在哈佛上過一年學,他非常愛哈佛,但一年前他出意外去世了,我和丈夫很希望能在校園裏給他設立一個紀念物……”

校長聽到這裏,打斷了夫人的話,說:“夫人,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但我們不能為每一個讀過哈佛而後死去的人都樹立一個雕塑,那樣的話哈佛早就成墓地了。”

夫人見校長誤會了,就解釋道:“哦,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是希望為哈佛捐贈一棟建築……”

“一棟建築?”校長提高了分貝,說:“你知道一棟建築要多少錢麼?你要知道,哈佛可是用了超過750萬美元來建設她的硬件設施的!”

夫人沒有再和校長講話,而是轉向她的丈夫,說:“那我們為什麼不自己建一所大學呢?”

夫妻倆沒有再和哈佛的校長糾纏,而是到了加利福尼亞,建立了一所以家族姓氏為名字的大學——斯坦福大學。

“設立一個紀念物”的想法,如果校長沒有根據自我推測來拒絕,那麼事情的結局肯定會改變;“捐一座建築”的想法,如果不是校長猜測他們“捐不起”,那麼哈佛一定會獲得一座非常棒的建築。

不要為了搶先表達自己的意思,而誤解了別人的話,一旦錯過了或錯誤評論了對方講話中的重要內容,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挽回了。別人沒說完的話,千萬不要猜著說,更不要信口胡說。不了解的事情,沒聽明白的事情,更不要妄加評論。先聽對方說,把評論盡量放在後麵,如果有疑問又怕忘記,最好隻做疑問,不做推測。

如果沒聽懂或者對聽到的內容有質疑,你可以這樣插嘴:

1. 您能解釋一下麼?

2. 您能說得更具體一些嗎?

3. 不好意思,我不太明白您說的***。

插嘴要順勢而為

作為講話者,要記住:隻要你還在講話,就不要停頓,如果你打算讓對方有所反應,就要記得有停頓,這種停頓的意義在於給對方說話的機會。如果你並不打算結束這一次談話,就別急著做總結性陳述。

作為傾聽者,要記住:在對方停頓的時候先判斷他是在思考,還是在等待回應。一般來說注視聽者的表現才是在等待回應,如果對方有這樣的表現時再插嘴說話。

插嘴前要先思索三點:

1. 我有必要插嘴麼?

2. 我插嘴會有什麼正麵效果?

3. 我插嘴會有什麼負麵效果?

插嘴時要注意三點:

1. 插嘴的話要短而直接。

2. 插嘴時候莫打岔。

3. 插嘴時候隻回應,不評論。

升級閱讀:學會處理聽來的話

每個人每天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話,這些聽來的話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處理聽來的話的高明手法。

設定時間,阻止沒完沒了的話

電話鈴一響起來,阿美就很緊張,生怕又是那個愛“煲電話粥”的好朋友奇奇來電話了。

“阿美啊,你在幹什麼?”奇奇的聲音傳過來,阿美的手心就冒汗,這通電話沒有一兩個小時是沒法說“拜拜”的。

阿美回答:“我在打掃房間啊!”

“阿美啊,我跟你說,我和鄰居昨天吵起來了,因為他們家的狗把我門口的地毯咬壞了……”奇奇好像根本不在乎阿美有沒有時間聽,就開始“吧啦吧啦”地說了起來。

阿美不好意思打斷她,又不希望這樣天天耗費時間聽她講這些沒什麼意義的事情,就對老公抱怨起來。阿美說:“那個奇奇太愛講話了,你說我怎麼才能不去聽她講那些事啊?我又不想傷了多年好朋友的麵子。”

阿美的老公見阿美如此為難,就說:“那你下次給她設定時間試試。”

第二天,奇奇又來電話了,繼續講昨天發生的事情是如何解決的,她剛要開口,阿美就說:“奇奇啊,我還有10分鍾就要出門去了,你快點講啊。”

奇奇聽了,居然馬上回答說:“你在忙啊?那你先去忙吧!我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說,以後再打給你。”

為什麼這樣說?

麵對講話太多、太長的人,你完全可以坦白而客氣的表示自己還有別的事要做,不方麵和他長聊下去,然後設定一個比較合理的時間範圍,這樣既給了對方足夠的麵子,又不至於讓自己淪為裝滿廢話的“垃圾桶”。

過濾負麵信息,隻讓陽光灑進來

一位母親去參加兒子的家長會,會後被班主任留下來單獨談話。

班主任對她說:“您的兒子是個很調皮的孩子,他總是坐不住,每天上課都要搗亂。一年級的時候班裏很多男同學都是這樣,小孩子調皮可以理解。但上了二年級大家都有所收斂了,隻有您的兒子還是那麼調皮,上課時最多堅持10分鍾不動,後麵就要亂動了。有時候一個人自己亂摸文具、亂翻書,好像多動症一樣,我覺得您最好帶他去看看。”

這位母親聽了,明白兒子上課表現太差引起了老師的反感,決定回家好好教育一下兒子。

回家的路上,母親想了又想,覺得還是把話說得正麵一些對孩子的教育效果更好。

回到家,母親就把兒子叫過來,慈愛地說:“兒子,媽媽今天去開家長會了。老師對媽媽說,你是個活潑的孩子,還說你比一年級的時候進步了,上課時候能堅持10分鍾不亂動,這肯定是你以前做不到的。媽媽希望你以後能每節課都進步一點,不要亂摸東西,好好聽老師講課。你說好麼?”

兒子聽了媽媽說的話,笑著點點頭,和媽媽約定以後每天都要進步一點點。

一個學期過去了,再開家長會的時候,這位班主任又把這位母親留下來談話,但這一次不是給她的兒子“告狀”,而是向她討教教育心得了。

為什麼這樣說?

我們泡茶用的茶壺、茶杯都會有一個過濾網,這是為了擋住茶渣,不讓茶渣影響茶本身的口感。聽到了別人講的話,也應該過濾一下,攔住語言垃圾,不然負麵信息容易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心情。

把聽來的嚴厲批評變成溫和教育,把聽來的挑釁爭執變成促進動力,把負麵的信息過濾掉,把正麵的信息提出來。把聽來的話處理好,就能讓陽光灑進心田,把烏雲擋在門外。

轉移捕風捉影的話題,讓流言止於智者

王嬸和小安在樓下一邊乘涼,一邊閑話家常。

王嬸說:“你聽說沒有?703的鄭太太前幾天生了一個兒子。”

小安說:“知道。”

“你知不知道鄭先生的年紀啊?”王嬸一臉神秘,“鄭先生已經67歲了!”

小安大概已經聽明白王嬸要說什麼了,於是就說:“鄭先生和您家王叔叔年紀差不多啊。我看王叔叔籃球打得很好呢!我家的小表弟每次來都吵著要和王叔叔去打籃球。”

小安故意把話題轉移了,王嬸也就沒有再講鄭先生的事情,也順著小安的話題開始講社區內打籃球的事情了。

為什麼這樣說?

鄰裏之間難免會通過各種渠道“聽說”一些別人家的私事,這些私事往往不是“花邊新聞”就是捕風捉影的謠傳。聽到這種話題的開頭時,可以不必采取全心全意的傾聽,試著插嘴、岔開話題,這樣既能避免自己聽到留言,又能維護鄰裏關係。當然,這種方法放在辦公室中也是一樣的。

《口才投資速成秘籍》

之九 傾聽

(如果你來不及仔細閱讀本章,那請直接參考最簡單的實用技巧。)

傾聽過程中最實用的小技巧:

傾聽的過程中,時刻關注講述者的情緒和敘述的節奏非常重要,這可以幫你判斷是否該有回應,以及該如何回應。

1. 講述者講到某事的時候眉飛色舞、手舞足蹈,那麼傾聽者也應盡量報以笑容,表示能夠理解對方的興奮。

2. 講述者講到某事的時候情緒激動、悲傷流淚,那麼傾聽者應該靠近講述者,輕輕用手拍講述者的背部,表示安慰,並根據情況示意講述者繼續講述或停止講述。

3. 講述者所說的事情你聽不明白,不妨直說:“我對這方麵不太了解”,也可以說:“你可以舉個例子麼?”

4. 講述者在講述中有所停頓,並將目光轉向你,給你表態的機會,你應快速給予反應,不論你對所講的內容是否清楚,都要給予回應。

5. 講述者欲言又止,顯出有些為難的神色,這時你不要繼續逼問,而應以點頭回應,如果講述者短時間內不能恢複狀態或繼續話題,那麼你可以試著岔開話題。

傾聽過程中最實用的回應短句:

傾聽過程中,回應是必不可少的,但要記住回應的句子一定要短,反應一定要快。

1. 表示認可和同意:是啊,的確有這種情況。我同意你的看法。

2. 表示感興趣: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那麼後來呢?後來怎麼樣了呢?

3. 表示理解:我能明白你的意思。我能感受的到。

4. 表示對事情的評述:那真是太好了/太幸運了/太不幸了。

5. 表示感情交流:我真替你高興。你如果總是這樣,我會擔心你的。

6. 表示讚美:你做的真棒。這件事處理得真有魄力。

7. 表示總結:由此看來,你的成功與性格有關。你能與她結婚,看來是上天注定的。

8. 表示聽過這個故事:我對此事印象很深刻。

9. 表示很願意繼續聽:好啊。再和我說說吧!

10. 表示不解:不好意思,我沒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