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達然《如你在遠方》鑒賞
我比較欣賞散文這種文體,認為好的散文是感情的花朵,是抒情的音樂。許達然的散文《如你在遠方》進入我眼睛,一下子吸引了我,我驚奇世間有如此的文章,清冷超然於物外,又泯然融於物中,精致淡雅而又平易深刻。初讀,看到是遠方之景;再讀,看到的是遠方的遊子;讀至最後,禁不住潸然淚下,我看到一個人生命的回歸。
文章用第二人稱從“你”不滿足世俗喧囂愚昧的生活寫起,寫到“你”離開故鄉,尋找外麵精彩的世界,最後又回到自己的故鄉。一個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圓,我們從哪裏走出,最終又回到哪裏。如果將一個人離開家鄉作為人生旅途的起點,那麼,從他出走的那一天起,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近旅途的終點,在奔向他的末日。約雷斯說:“每個生命的經驗均以死為方向,這乃是生命經驗之本質。”一個將死的靈魂應該回歸何處?那就是回歸故土。但年輕的時候,我們都不懂這些,正像許達然二十歲的時候作的一首詩:“一切都在逝去,生命彷佛是鏡前消融的一塊冰,我們都看到自己,但都不了解自己。”,不懂,讓我們對外麵的世界充滿著向往;不懂,讓我們擁有走出去的勇氣。
記得有位詩人說:風景在遠方,她的誘惑在於遙遠的距離和美麗的傳說。許達然在他的另一篇散文《遠方》中也說:“似乎遠方總是使人向往的。”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是向往遠方的,總覺得遠方才有希望,“遠方有海,有山與林;遠方總是飄揚著你的夢”。那些離開家鄉到遠方流浪的人,拋棄了自己的家園,將自己的生命激情才華撒在遠方,讓遠方的塵土迷漫自己的眼睛,讓遠方的雲霧縈繞自己的心靈。夢想是美好的,有華麗的色彩,有悅耳的笛音。能離開世俗醜惡愚昧,能接近真理善良美麗。所以你要逃離故鄉,走向外麵精彩的世界。你微笑著和自然對話,你沉醉於春去秋來的思緒。有霧有雨的日子,你放飛思緒,“將滿足於自己的孤獨,驕傲於不被群眾荒謬的迷惑,驕傲於拒絕人間的庸俗”。外麵的世界這樣美,令我們豔羨,讓我們吃驚。但當你老去,你悄然歸來,“你仍認識故鄉,但故鄉已將你遺忘”,但你是屬於故鄉的,白發蒼蒼的你忘記你曾在遠方,最後你在故鄉死去。這樣細致入微的情感,這樣益見精練的語言,讓我們看到一個生命回歸的全過程!
生命像流水,從無窮的過去一直延續到無盡的未來,又從未來回到起點;生命像鐵鏈,一環套著一環,環環相連。我們現有的生命形式,僅僅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個環節。也許在追尋夢想的時候,我們能把浪花拋的更高;也許在流浪漂泊的時候,我們能把日子書寫得更加絢爛;也許在回首蒼涼的時候,我們能重溫一抹美麗的心情……年輕的我們為了夢而出走,年老的我們為了家園而回歸。起點是興奮莫名的喜悅,終點是不可言喻的靜默。我們在生命的喧嘩中出發,在生命的沉靜中死去。時間似水流長,卻總有結束的時候,於是我們忽然明白:生命不過是我們手中的一根橡皮繩,長長短短在我們自己,又不在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把它甩的很長,但最後它還要回到原來的長度。
細讀許達然的散文,我們還能感受到了一種意境的美。他把最恬靜、最自然的景物用恰如其分的文字表達出來,把人心中最隱秘的感覺最複雜的心境傳達來。詩化的句法,讓我們感受到王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靜,感受到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他散文的文字魅力還在於:在平淡的文字裏,閃爍著理性,流淌著真情。南方朔以“碎片書寫”來形容許達然的文字具有很大的聯想性和跳躍度,閃現著理性的光彩和感性的溫暖。作者的思鄉之情、生命困惑、自然感悟都在極儉省的語言中表達出來。所以文中的你在外麵流浪一輩子後,又回到能包容你的故鄉,完成生命的回歸。這樣的生命情懷,如此完滿平靜,如此博大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