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亮程的散文《對一朵花微笑》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故事,說西西弗蔑視神明,仇恨死亡,行為充滿激情。當他被投入地獄時,諸神為懲罰他而設的石頭已經準備好。他必須不停地把一堆巨石推上山頂,而石頭由於自身的重量又滾下山去。西西弗以自己的整個身心致力於這種沒有效果的事業。我們也是“西西弗”,我們停不下自己的腳步,不停地推石頭,而沒有留意過石頭旁邊的景物,我們“活得太嚴肅,呆板的臉似乎對生存已經麻木,忘了對一朵花微笑,為一片新葉歡欣和激動”。生命中值得我們重視的東西太多,作家陸幼青在《死亡日記》中說:“慢慢走,欣賞啊……”我們要欣賞什麼呢?是欣賞那壯觀熱烈的急風暴雨,還是欣賞那絢麗多姿的雨後彩虹?是欣賞搖曳多姿的自然美景,還是欣賞豐富多彩的人的心靈?是的,這些都很重要,但停下你的腳步對一朵花微笑對我們來說更重要。人,要笑對自己生命中的花朵。
劉亮程的散文《對一朵花微笑》是一篇很奇妙的文章。它明之為花草之事,實則寫人事。人就是路邊的一朵花,就是石頭旁的一顆草,就是地上的一抹青苔,盡管有的卑微,有的高貴,但那都是生命。對一朵花微笑,就是對自己微笑。也許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也許我們現在還沒有到“出人頭地的一天”,但隻要我們能從繁雜的事中解脫出來,堅持執著地去做好我們認為重要的,也許別人不理解的有意義的事,那我們的人生就會像那片草地,在我們轉身之時,“身後的草全開花了”,燦燦爛爛,張張揚揚。生命在時間的從容流淌中舒卷而下,人像一株草、一穗麥子一樣揚花結籽,經曆耕種與收獲,經曆生命的輪回,經曆世間的風雨,定會贏來屬於自己的輝煌。
這篇文章的文字是樸素的、豐富的、極富張力的,很幹脆、清爽和優雅,那是經過鄉村之風滋潤過的語言,那是經過小溪之水淘洗過的語言,流瀉出了一種生命的美。劉亮程來自新疆,他在自己從小生活的村莊裏,用“一把鐵鍁”開辟了一片語言的綠洲。文中說,“好像誰說了一個笑話,把一灘草惹笑了。”草也會笑,也會這樣從容地笑;還有,“走進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蟲的路可能更遠。弄懂一棵草,並不僅限於把草喂到嘴裏嚼嚼,嚐嚐味道。”是的,我們弄不懂自然,但卻永遠親近自然,大自然把她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人類,又以深沉的愛撫慰著每一個受傷的心靈。她是人類心靈永遠的歸宿,是我們永遠的朋友,我們正是在和自然的對話中完成和自己心靈的對話。
讀劉亮程的散文,我們不僅為他新穎的敘事語氣、久違了的鄉土氣息折服,更為文中的哲理所傾倒。他說:“人沒有草木那樣深的根,無法知道土深處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裏,埋得暗無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幹完,幹好,人就漸漸出來了。”劉亮程從花草的生長環境、生長過程,悟到人的道理,那就是:人在成長中也會如花草一樣,有生存的艱辛,有痛苦的磨難,有貧窮和疾病的困擾,人的生命從沒有像處於患難時那麼偉大,那麼豐滿,那麼幸福;在這種環境中幹完幹好一件件事情,人還會有什麼幹不好的事情?
當我們麵對荒野的時候,我們能像他那樣“笑出聲來”嗎?隻要我們還能笑出聲來,我們就有走下去的勇氣。這是作者從草木身上得到的一些人的道理,也是我們從這篇文章中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