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要前進總得先覺醒(1 / 3)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衝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裏,烏雲聽出了歡樂。在這叫喊聲裏——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裏,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隻見,正從一片寬展又濃墨般的樹影裏走出來的,是兩人十指緊扣著的,穿著淺藍色衣衫,深藍色長褲的高原,和領袖上輟著白色蕾絲邊,一身卻是青翠色的衣裙,烏黑長髪越過肩頭,垂於胸前的何雨蓮。而雙目正視著前方,一臉嚴峻的高原,在輕輕而有韻味地,讀著高爾基這首《海燕》的詩給雨蓮聽,似在以此,向她袒露著他此時的一個深切的意願,與堅定的心聲。

何雨蓮則耳聽著高原雖嗓音低沉,卻氣勢堅毅的輕讀,隨即,以她滿含柔情蜜意的眼神,側目地緊望著高原一會,同時,纖細而柔軟的手指,把握著高原的手就握得更加的緊了。

“我能懂得你的心情,”雨蓮款步,且款曲而言道,“自你擔任起這個,說是副組長,實際是常務理事起,我就知道,你有太多的艱難,太多的煩惱,還有委屈,但你又抱責任之心,堅定之誌,所以,你是用這隻暴風雨中的海燕,來象征自己,鼓勵自己,高喊出你的心聲來。我是懂得你的,其實,我怎麼不時時在為你愁苦著心的呢!”

“是的,我也是海燕,我也在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也想在這叫喊聲裏,讓烏雲聽出這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高原又將目光望向地上的樹影,沉著頭說著。

“在人與人之間,最難做的事,大概要數理清思想意識上的問題了,所以有許多的糾纏,不能使你能大刀闊斧地解決難題。”雨蓮輕聲,卻是甚為知音地言語著。

“是的呀,你真知道我!”高原深覺,雨蓮的這句話,與自己,確實,思慮是並行不悖的,情感是心心相印的,於是,深沉而又鬱結地說道:“我總認為,我們改革小組的工作,不應隻是在以前存在的思想障礙,體製障礙問題上,隻做些的調整,這不是改革,是在改良。而改良是不能徹底地推翻陳舊的思想意識,無為的現存體製,這樣,怎麼來實現,我們所要建立的全新的創新型企業?!要知道,沒有時代的先進思想,也就沒有時代的開路先鋒!沒有科學的理論,也就不能科學地實踐!”高原說著,抬頭看著雨蓮,似在要求得到同聲的理解,而雨蓮隻是深深地點了點頭。“在小組會上,”高原繼續說道,“在討論下一步的深入改革問題時,對於怎麼體現改革的客觀性、物質性、主動創造性上,以及,在建立經濟理論學習體製,尤其是生產力的發展體製的行動上,我始終遭到了江海嶺的糾纏,他一定要我以認識的有限性與無限性,來談清楚改革與改良的區別問題。此外,也有來自於一些員工的質疑問難。有一些人,總是要求先回答,要投入這樣的改革,能保證帶來多大的利益?他們總要我預先具體地講明白利益性,這叫我怎麼講得明白呢!當然,也有幫我說這些人的——你們講不講道理?如果有人要你們介紹戀愛對象時,先要你們保證好一定是生男孩,或是女孩,這你們能不能說得明白,可不可以做這個保證?!你們不能的事,卻要人家必須說到做到,有道理嗎?總而言之,雨蓮啊,改革也真是難呢!真應了那句話,‘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最可怕的勢力。’嗨!改革確也真是難呐!”

言語至此,高原難抑由焦慮而生的愁苦,於是重重歎了一口氣。而此時,緊望著高原的雨蓮,沒有再說一句理解與體諒高原的話,隻是緊緊拉著他的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何雨蓮拉著高原穿過連綿的樹影,即沿著一條彎曲的石子小路繼續走著。當到了小路的盡頭,忽見一片開闊處時,迎麵又見有一堵,黛瓦複頂的粉牆擋在麵前,而粉牆麵上,或疏立,或輕斜地墨印著數支竹枝和竹枝上的竹葉,全如一幅水墨畫一樣。清風徐來之際,粉牆上,竹枝與竹葉在輕晃微動著。

何雨蓮環視周圍,自己先去牆前,排著幾支竹枝地的一隻石凳上坐下。高原見雨蓮指了指她自己的身邊,也即去雨蓮的一旁坐下,於是,粉牆上的竹枝之側,又印上了他們倆的墨影。

坐於這裏的,靜靜謐謐,清清雅雅的袖珍式的園地裏,雨蓮並沒有去注意,還有石台上的盆景,以及密葉下的秋鳴,而隻是默默地,低沉著頭在思考著什麼。

“小高,你倒說說看,‘淡極始知花更豔’這麼描寫,是具有怎樣一種的情懷,或者理念?這句話,是<紅樓夢>中的一個人物,在描寫白海棠時用的詩句。”雨蓮抬頭說時,緊看著高原,而後,又去眼望著地上也印著的,竹枝夾雜一叢樹梢以及兩人的墨影,便意在旁敲側擊,而心是情真意切地,隻是等著高原來回答。

靜悄悄依著靜悄悄,沉甸甸連著沉甸甸,此時,心底裏心思甚為鬱結的高原,本無什麼興趣來作答這個並不好答的問題,但見,雨蓮卻是在靜候地,就等著來作答,不禁於較長時間中靜靜沉思著。

“我想,”高原似乎思考好了,便抬起頭來答道,“曹雪芹是借書中的人物,來表達他對美的真切領會的吧。意為——海棠花更為極致的淡雅,才愈是光澤又鮮明的豔麗之色。‘始知’是說才能有的一種感悟,是使人能達目明心清的那樣感悟。你問,這麼描寫具有怎樣一種的情懷?或者理念?莊子有‘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之說,我想,這就是其中的理念吧。情懷麼,當是歌自然本性之美,讚人性純真之麗。我這樣的理解,不知你是否認可?”高原言畢,即去看著雨蓮,目光是在詢問。隻見,雨蓮笑眯眯的,深深地點了點頭,說道,“你比我理解得更好,這是真的!”

“清朝,有位劉熙載,說,‘怪石以醜為美,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象他這樣談醜與美的理念,在我認為,其深刻性,也在於談自然本性之美吧。這也正如康德談到的,‘當自然很像藝術的時候,是美的;當藝術很像自然的時候,也是美的’一樣道理。”

“小高啊,”高原剛答了雨蓮的問題,緊接著,雨蓮看似陡生,實是連貫地有著一層更深的理念說道,“我深知,人有三大缺點,或者是弱點。一是:同樣是說錯話,做錯事,原諒自己,總比原諒別人要容易些,苛求自己,總比苛求別人也更寬限些;二是:常常從自己的性格、思維,或是認為的習慣出發,而且,還不經意地擺放在正確的位子上,要求,甚至還強力決使對方,就該站到自己的立場上來理解、接受,並且行動。而自己能有平等,甚至謙卑的意識,先主動站在對方的感受、思考、理解方麵,先得出客觀的,理性的,自己先該有的言行地位,那是很少很少很少的;第三:總愛聽好話,和讚美性的頌揚,有的,即使並不真實,哪怕別有意圖,卻也很欣欣然。而對指責性的話語,就是再正確,再準確,聽多了,聽激烈了,也會如骨鯁喉,側目而視,甚至反唇相譏。小高,對這三個人性方麵的表現,如果你也隻能這樣,我是不會責備你的,因為世人都是這個樣,包括我自己,多多少少,有的時候,難道不也是這樣的?!然而,如果你能不是這樣的人,或者不總是這樣的人,尤其在現在的工作中能注意到,”雨蓮說至此,伸出手去,攙起高原的手緊握在自己的手心裏,且以深心的溫情脈脈望著高原,輕輕說道,“那麼,不管別的人怎麼看你,你在我的心目之中,就是聖賢!就是偉大!因為,我明白,要完全克服人性中這三個缺陷,就如負重時要克服地球的引力一樣,是多麼多麼的艱難!是太不容易的事!”

言語至此,雨蓮總覺自己還有許多許多,心切切,意綿綿,不盡心意逐浪高地要對高原傾訴,然而,終卻沒有再說什麼,隻是在高原的手背上不停地輕輕卻是溫存地撫摸著,似乎一切情感之傾,都在於不言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