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7.絢爛至極,歸於平淡一讀《邵燕祥自述》(2 / 2)

邵先生一度是作為中央廣播電台的記者,也接觸過許多名人領導,就是中央廣播電台及其所屬的文工團也是聚集著許多才人名流的。現今出版界是以各類“名人”為賣點的,這樣,許多寫作都以與名流有瓜葛為號召,使得許多名人的一顰一笑都得以傳諸後世,真是懿歟盛哉!而“自述”這方麵的文字卻很寥寥,其中所記,大多屬於凡人小事。像“六十年代初城鄉大饑荒的日子裏,雇了一輛三輪車,獨自一人把九城轉了一遍”的邵先生的“幹媽”;小學時“有嗜好”補課的老師;愛好裝配收音機的廣播局的工程師;抗日戰爭期間跑過滇緬線的電台的汽車司機等,這些是不入著作家法眼的“小人物”,而讀者卻能從這些凡人小事上感受到世態炎涼,人情的溫馨。當然書中也沒有故意回避名人,如在“路村”一節就寫到了相聲藝人劉寶瑞之死。劉寶瑞在現在是名人了,自不必說。他的事跡被拍成了電視連續劇,並被人們譽為“單口相聲大王”,他的相聲帶子也賣得很好,特別是《解學士》的故事深受中小學生歡迎,給人們帶來許許多多的歡笑。每當我想到劉寶瑞,在我的腦際出現的是一個幽默滑稽的笑臉。可是“自述”裏出現的劉寶瑞是“自絕於黨,自絕於人民”的“自殺”和作者聽到的埋葬他的聲音“劈裏啪啦往他身上蓋土,我內心總以為劉寶瑞會有知覺,土撂在他身上圪圪楞楞,不說打疼也會極不自在……”後來證明劉寶瑞是胃穿孔而死,死前一天,他犯了病,活幹得少了一些,專政隊罰他背一大糞箕老玉米,圍著四五百人的大圈跑步,那個負責的在他後麵像趕驢一樣吆喝著。於是,當晚在高血壓、心髒病和胃病的折磨下呻吟半宿,與他同睡一屋的,誰也不敢張聲,就這樣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離開的人世。也許這是“自述”中述及的一位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