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9.讀方成(1 / 1)

五十多年來,隻要閱讀報刊的,大約沒有不知道方成先生的,可以說方老是持續最久的畫壇公眾人物了。我也是自小就看方成先生漫畫的,那時他以畫國際題材的漫畫為主,政治性很強,使我增長了許多知識;改革開放以來,其題材轉向國內,幽默性加強了,許多妙趣橫生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甚至是捧腹大笑。近幾年方老又一變,以研究和寫作為主了,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簡直成為了著作界的“新秀”了,書是一本接一本,層出不窮。《英國人的幽默》《方成自述》《這就是幽默》《幽默畫中畫》等就是這兩三年的產品,如果加上前幾年的大約有十多本了吧。這些著作如此密集地問世,構成了一種勢態,也就是他老先生前幾年鄭重宣布的:我要研究幽默了。

“幽默”是個大題目,也是個老題目了,從柏拉圖時就談,直到如今仍然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方老搞了幾十年漫畫創作,意在表現幽默,又認識很多以搞幽默著稱的人物(如侯寶林等),與他們常常切磋。方老跟幽默打了幾十年的交道,因此“研究幽默”對於他來說是駕輕就熟、得天獨厚的。上麵提到的那些著作都是老先生的研究成果,也是他數十年創造幽默的體會。其中有經驗教訓,也有理論層麵的總結。

方老立意要解答“幽默到底是什麼”的問題的。然而這種解答不像經院派的從概念到概念,或作邏輯推演,或作史的敘述,讓一般讀者如墜五裏霧中。而方老解答多求助於古今中外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創作實踐。一個又一個的實例,把讀者帶入笑的海洋當中。這種著作不像是趴在書桌上寫出的,倒像是在散步(宗白華先生就有《美學散步》讀來也很輕鬆)或騎自行車兜風時完成的。唐人鄭綮有“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之說,我們也不妨說方成的幽默之思在他那輛又髒又破的自行車上。方成自己有“三句半”詩雲:生活一向很平常,騎車畫畫寫文章。養生就靠一個字,忙。不過“忙”前再應加上兩個字成為“快樂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