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2.中國第一個出版家一陳起(1 / 2)

在市場化已經深入人心的今天,書也是一種商品,大約很少有人持異議。所以想起操持出版工作的人們,大家名之曰“書商”,認為他們無非是靠出書賺錢罷了。但是主持教化的部門(現在稱為主管意識形態),又不得不諄諄告誡出版工作者,應該把好關、出好書,把注重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並勉勵他們要做出版家,不要做書商。

當然,現在稱得上是出版家的不是沒有,我也有幸認識幾位,日夜在為出好書而奔忙。然而一身而二任者似乎更多,他們忽而出版家,忽而書商,審時度勢,隨時改變身份。付作者稿費時是出版家,讓作者為出好書做奉獻,不要計較稿酬多少;麵對讀者時是書商,強調物價、工價飛漲,書價定得令窮書生咋舌。這是我作為讀者兼作者常常遇到的,因而也令我想起近代一些有眼光、有魅力、真正的出版家,也是真正的書商。就靠幾台平版印刷機起家發展成為全國第一家出版社的商務印書館中的曆任老板和老總們,如夏瑞芳、張元濟等,你能說他們不是書商?他們靠出書糊口、發展;你能說他們不是傑出的出版家?在他們的操持下出了多少好書,這些書不僅哺育幾代人的成長,而且為中國文化的積累作出了多大的貢獻!特別是張元濟先生主持的《四部叢刊》、《續古逸叢書》、《涵芬樓秘籍》、《百衲本廿四史》等都可以說是“存亡繼絕”之作,是不用自我標榜就可以傳世的,它們在出版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我們還可以往前看,中國出版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有編印的書籍傳至今世的,就是南宋杭州書肆的老板陳起。他是書商,更是位出版家。

陳起字宗之,錢塘人,在杭州睦親坊開了一家書肆,他在南宋中葉之後的詩壇上極為活躍。作為書坊老板,以鬻書為活,陳氏出版了許多宋以前的重要典籍。他又是個詩人,非常熱心地推動詩歌創作。他廣為結交,團結了一群落魄江湖的詩人,大量刻印他們的作品,總名曰《江湖集》,形成了宋代最後一個詩歌流派——江湖派。而且他還介入了政治鬥爭,寶慶初(1225年)因寫“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風楊柳相公橋”刺及權臣史彌遠,導致《江湖集》被劈版,自己被剌配流放,後因丞相鄭清之的援救,不久被赦還。陳氏號陳道人,傳世的詩集有《芸居乙稿》。當時落魄詩人留滯臨安的,多與陳起唱和,到他的書鋪盤桓。鄭斯立《贈陳宗之》雲:“昔人耽隱約,屠酤身亦安。矧伊叢古書,枕籍於其間。讀書博詩趣,鬻書奉親歡。君能有此樂,冷淡世所難。……誦君所為詩,刻苦雕肺肝。陶韋淡不俗,郊島深以艱。君勇欲兼之,日夜吟辛酸。”詩中刻畫了陳氏的為人,他自甘淡泊,以寫詩刻書為己任,也就是說既靠出書養親吃飯,又借以傳播文化。他的頭腦中不會有“社會效益”這個詞,就憑著他的人格精神,在優秀的文化傳承中成為重要的一環。他的詩不脫南宋中葉以後的風氣,詩風類似陶潛、韋應物、孟郊、賈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