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常見的居家養殖植物(1 / 3)

1.室內花卉

室內花卉主要是指通過向大自然借景,將一種閑雅的情調和氣氛引入室內,使原來單調的室內給人一種生命活力的裝飾方式。它的意義已經不再局限於一種單純的環境美化,它還可以淨化空氣,陶冶情趣等。

室內盆栽

對於室內花卉的分類有很多種,它們不僅可以作為裝飾品增添室內的色彩、氣氛等,還有很多人們意料之外的作用,比如說還有清新空氣、清除細菌、吸取有毒物質、驅趕蚊蟲等作用。

室內的花卉一般都是從眾多具有很高欣賞價值的花卉中選擇出來的,它們一般都比較耐陰而喜暖,而且不會對栽培基質水分變化產生過敏的反應,適宜長時間在室內環境中生長。室內的花卉一般可以分為觀果類、觀花類和觀葉類植物。

隨著生活水平和欣賞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室內的裝飾,而綠色植物以一種極快的流行趨勢成為了人們對室內裝飾首選。據報道美國科學家發現,很多的常青觀葉植物和綠色開花植物都有消除建築物內有毒化學物質的作用。此次研究還發現,綠色植物不僅是靠葉子吸取有毒物質,它們的根以及土壤裏的細菌都可以在汲取有毒物質方麵大展身手。我國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的工程師認為,在居室內放置的植物最好是以下三種類型。

可以清除空氣中有毒物質的室內植物主要有蘆薈、吊蘭、虎尾蘭、一葉蘭、龜背竹等,它們都算得上是天然的清道夫。有研究表明,虎尾蘭和吊蘭對甲醛的吸附能力極強,可吸收室內80%以上包括甲醛在內的有害氣體。而蘆薈更是吸收甲醛的強中之手,蘆薈對於甲醛的吸附能力可達每立方米百分之九十的吸收率。

而對於二氧化硫、乙醚、乙烯、一氧化碳的天敵就更是數之不盡了,我們經常見到的菊花、雛菊、金橘、臘梅、石榴、鐵樹、常青藤、月季花、萬壽菊、半支蓮、山茶、米蘭等都可以有效地清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乙醚、乙烯、一氧化碳、氯、過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對於空氣中的纖毛等漂浮微粒以及煙塵,我們也有天然的除塵器,蘭花、桂花、臘梅、花葉芋、紅背桂等對這些物質都可以起到吸附、清除的作用。

夏天的到來總在讓很多人喜憂攙半,因為盡管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衣服了,但是也多了不少蚊蟲的幹擾。其實,對於蚊蟲的騷擾也是可以用一些觀察性植物就可以解決不少問題的。蚊淨香草就是這樣的一種植物,它是被澳大利亞植物學家通過生物工程技術,改變了遺傳結構的芳香類天竺葵科植物。蚊淨香草屬於耐旱植物,隻需半年的時間就可生長成熟,如果養護得當可成活10年~15年,且其枝葉的造型可隨意改變,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蚊淨香草散發出一種清新淡雅的檸檬香味,在室內有很好的驅蚊效果,而且對人體沒有毒副作用。溫度越高,其散發的香越多,驅蚊效果越好。曾有測試表明,在房間內放置一盆冠幅30厘米以上的蚊淨香草,就可將麵積為10平方米以內的蚊蟲趕走。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含有除蟲菊酯的除蟲菊也能有效的驅除蚊蟲。

還有一些植物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如我們常見的玫瑰、桂花、紫羅蘭、茉莉、檸檬、薔薇、石竹、鈴蘭、紫薇等植物,不僅可以產生沁人心脾的芳香氣味,還可以產生具有顯著殺菌效果的揮發性油類。

其中紫薇、茉莉、檸檬等植物的殺菌效果極快,它們可以在5分鍾內就殺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等細菌。而薔薇、石竹、鈴蘭、紫羅蘭、玫瑰、桂花等植物所散發的香味對結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長繁殖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原產於熱帶幹旱地區的仙人掌等多肉植物,其肉質莖上的氣孔就像一個可以自動開關的機器,它們一般都是白天關閉夜間打開,它們不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還可以製造氧氣,增加室內負離子的濃度,而且仙人掌具有一定防輻射的作用。

可以在夜間淨化空氣的植物有虎皮蘭、虎尾蘭、龍舌蘭、褐毛掌、伽藍菜、景天、落地生根、栽培鳳梨等。喜歡攀援的植物如爬山虎、葡萄、牽牛花、紫藤、薔薇等,可以順牆或順架而形成一個大大的綠蔭,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陽光輻射,還可以大大降低室內的溫度。可以使人放鬆心情的植物有丁香、茉莉、玫瑰、紫羅蘭、薄荷等,這些植物是緊張忙碌的上班族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們不僅可以促使睡眠,還可以提高一定的工作效率。

2.園林

園林建設的發展隨著人們的審美觀念、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而不斷的上升,它更多地凝聚了當時當地人們對正在或未來生存空間的一種向往,在當代,園林選址已不拘泥於名山大川、深宅大府,而廣泛建置於街頭、交通樞紐、住宅區、工業區以及大型建築的屋頂,它所使用的材料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融入了很多如水體、燈光、音響等現代化的設施。

園林是指運用一定的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對當地進行築山、疊石、理水等地形方麵的改造,然後種植各類突顯品味的樹木花草、營造嫻雅舒適的建築和布置曲徑通幽或者簡單大氣的園林小路等途徑創造出的優美自然環境和遊憩地。最初的園林範圍包括庭園、宅園、小遊園、花園、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隨著園林學科的發展,森林公園、廣場、街道、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的遊覽區以及休養勝地等都被納入園林的範圍之內。園林,在我國古代有很多不同的分類。在我國的古籍裏根據不同的性質可分為園、囿、苑、園亭、庭園、園池、山池、池館、別業、山莊等,二美英各國也有Garden、Park、Landscape、Garden等不同之分。盡管它們的性質、規模等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一定的地段範圍內,經過一係列的建造園林的過程而創造出一個供人們觀賞、遊憩、居住的環境。創造這樣一個環境的全過程一般稱之為“造園”,而所謂的“造園學”就是研究通過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創造出一個更好的環境。

隨著朝代和曆史的更新,這種供人遊憩的園林境域也因為內容和形式的不同而用過不同的名稱。比如中國殷周時期和西亞的亞述,把畜養禽獸供狩獵和遊賞的地方叫做囿或獵苑。而到了秦漢時期,供帝王遊憩的地方被稱為苑或宮苑,供官署或私人遊玩休憩的地方被稱為園、園池、宅園、別業等。“園林”一詞的出現始於西晉以後的詩文中,如西晉的張翰《雜詩》有“暮春和氣應,白日照園林”,北魏的楊玄之《洛陽伽藍記》有“園林山池之美,諸王莫及。”到了唐宋以後,“園林”一詞作為供人遊玩休憩的地方已被廣泛的使用。

蘇州園林

到了現代,大家都知道園林已經不單單是作為遊憩之用,它的作用在環保方麵有了新的意義,為保護和改善環境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因為所有的園林中都會種植大量的植物,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淨化空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塵埃,減輕汙染;可以調節空氣的溫度、濕度,改善小氣候;還有減弱噪聲和防風、防火等防護作用。除了環保的作用之外,園林在人們的心理上和精神上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當人們置身於景色優美、環境安靜的園林中,可以消除工作帶來的緊張和疲乏,使腦力、體力得到恢複和放鬆。現在的園林中還開展了大量的文化、遊樂、體育、科普教育等活動,這些更讓園林在人們的精神和知識方麵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

從園林的布置方式上說,園林可分為規則式和自然式兩大類,其中規則式多出現在西方園林,如意大利宮殿、法國台地等,但是我國的皇家園林也屬於規則式園林。而自然式的代表也多出現在我國的私家園林,如蘇州園林、嶺南園林等。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規則式和自然式搭配的混合式園林。

從園林的開發方式上說,園林可分為自然園林和人工園林兩大類。

其中,自然園林是指在原有自然風致的基礎上,重新去蕪理亂、修整開發、開辟路徑、布置園林建築等,但是不必大費周折就可以形成的園林。如唐代王維的輞川別業就是將自己的私家別墅營建在具山林湖水之勝的天然山穀區,所以也可稱為山林別墅。還有湖南大庸縣的張家界、四川鬆潘縣的九寨溝等這些具有優美風景的大範圍自然區域,隻需略加修飾就可利用,也被稱為是自然風景區。而泰山、黃山、武夷山等風景名勝區,不僅有曆史悠久的文物古跡,而且古老的神話傳說、神秘的宗教藝術等豐富的內容。

而人工園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為了改善生態環境、滿足人們休閑娛樂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專門創造的環境,一般的人工園林多指小的遊樂園、花園、公園等常見的園林。

我國的古典園林因極具別致特色而在世界上的聲譽不凡,比如享譽世界的蘇州園林中,較著名的有拙政園、留園、藕園、獅子林等園林。

所謂的“園林實現”就是指造園這一過程。盡管有時候園林的建造會受到部分天時地利的限製,但是園林景觀最終的優劣取決於園林的設計者。設計者是否能夠匠心獨運,把當地的地域和環境特點融入到設計中去,都可以決定園林最終的成園效果。

所以,對於園林的設計要抓住以下幾點規則,即設計於前,布局於後;選材於前,施工於後;造景於前,融合於後。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打造園林的最終效果。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不計效果和投入的造園是不可取並且是必然會遭到淘汰的,因為造園的基礎是保護生態環境,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會得到世人的認可。

我國的園林和造園藝術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上占有極高的位置。早在周武王時期就有建宮苑的活動,她的形成主要受統治階級的思想及佛道、繪畫、詩詞的藝術影響。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統治階級爭奪激烈,國家呈分裂狀態,加之道、佛盛行的影響,產生了玄學。當時的人們對於園林的選擇出於各類不同的目的,有的人是為了單純的享樂,有的人是出於清高、潔身自好的人格,有的人是想陶醉於遨遊山水的意境中躲避殘酷的現實,基於種種原因而導致了自然審美觀的形成,但是治園的特點,還是以自然情趣的田園山水為主要風格。

我國古典園林在構造上主要是以自然山水為基礎,加以人工的宮,廊、樓、閣等建築,但是不同曆史時期的建築都會透露出不同曆史時期的人文思想,其中最能表達曆代人文思想境界的就是古人留下的詩、詞、繪畫了。

中國古代園林的分類,按照占有者身份分可分為兩種,即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

其中,皇家園林是專供皇家貴族遊玩享樂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宏大、富麗堂皇、色彩豔麗、真山真水等,以現實皇家的尊貴的身份和高昂的地位。我國現存的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等。

私家園林,多是供皇親皇戚、達官貴人、富商大賈等休閑遊樂的園林。其特點是小巧玲瓏、淡雅素淨、假山真水到等。我國現存的私家園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網獅園等。

如果按園林所處地理位置分,我國園林可分為北方園林、南方園林和嶺南園林。

其中,北方園林一般都會因地域的寬廣而出現大手筆的設計,有些會因是天子腳下的京城所在,所以建築的風格多為富麗堂皇。又由於自然條件的限製,河湖、樹木等都較少。北方的建築給人的整體感覺比較粗擴。北京、西安、洛陽、開封等地都有北方園林的代表,其中北京的建築最具代表性。

江南園林的建築範圍會因稠密的人口而受到限製,所以小麵積的建築易給人局促感。但是江南的河湖、園石、樹木較多,所以園林景致較細膩精美,而且江南的建築都是淡雅樸素的風格。南方園林的整體效果會給人明媚秀麗、曲折幽深的感覺。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於南京、上海、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以蘇州最具代表性。

嶺南園林因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亞熱帶,不僅終年常綠而且多河川,所以造園的外界條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顯的特點是高大、寬敞、植物種類多。著名的廣東的清暉園、東榮的可園、番禹的餘蔭山房等,都的現存著名的嶺南類型園林。

除了以上三大主題風格的園林建築外,我國的園林建築還有巴蜀園林、西域園林等各種形式。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融合了曆史、人文、地理等特點,有著自己獨特建築的風格。

中國古典園林的本質特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1.模山範水的景觀類型

中國古典園林空間主體的構成要素是由地形地貌、水文地質、鄉土植物等多種自然資源構成的鄉土景觀類型。鄉土材料的精工細做,園林景觀的意境表現,是中國我傳統的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國古典園林主要強調的是通過自然來表達人的認識和感受,所以有“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的要求。

2.適宜人居的理想環境

因為古代相對惡劣的生活環境,使人們在園林的造景上非常注重對人居環境的追求,著重營造更為舒適宜人的小氣候條件,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種植、亭廊的構建等,並以人體舒適性的影響因素為依據營造光影、氣流、溫度等外界條件。

3.巧於因借的視域邊界

盡管很多的園林建築都會受到庭院範圍的局限,但是可以通過借景來擴大空間視覺邊界,使園林景觀與外麵的自然景觀等相聯係、相呼應,營造整體性的園林景觀。使人們在動靜的狀態下都可以把美麗的景觀盡收眼底,使空間的視覺效果可以無限的外延。

4.循序漸進的空間組織

對於園林的設計,設計師們突破空間固有的局限性,融入了亦動亦靜、虛實結合、上下承啟、循序漸進等的空間組織手法,園中園式的空間布局原則常常將園林整體分隔成許多不同形狀、不同尺度和不同個性的空間,並將形成空間的諸要素糅合在一起,參差交錯、互相掩映,對於自然、山水、人文等景觀呈現在不同交錯的空間環境裏,使觀賞人的視線得到延伸和擴展。

5.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

古代的園林設計師們提煉並豐富大自然中的經典風景特征,把自然裏的峰巒溝壑等再現在小小的庭院中,使三維的空間效果呈現在園林裏。通常“大”和“小”是相對的,關鍵就看設計師怎麼在有限的麵積裏,創造出無限的空間來。

6.耐人尋味的園林文化

古人們經常會以寄情山水的方式,來表達子超脫的追求和個人的思想。所以在古典園林中常常出現楹聯匾額、刻石、書法、藝術、文學、哲學、音樂等形式來表達景觀的意境,無形中也增添了園林自身的內涵和文化底蘊。

據資料顯示,我國的園林建造應始於商周時期,當時的園林被稱之為“囿”。有古書記載,商紂王“好酒淫樂,益收狗馬奇物,充牣宮室,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鳥置其中……”周文王建靈囿,“方七十裏,其間草木茂盛,鳥獸繁衍。”古人把自然景色優美的地方圈起來,放養禽獸,供帝王狩獵,所以也叫遊囿。當時的天子和諸侯都有自己的囿,但是其範圍和規格等級上有很大的差別,有“天子百裏,諸侯四十”之分。到了漢代園林被稱之為“苑”。漢朝的苑在秦朝的基礎上發展成了以園林為主的帝王苑囿行宮,就是園林除了布置園景供皇帝遊憩之外,還可以舉行朝賀,處理朝政。當時著名的苑囿包括漢高祖的“未央宮”,漢文帝的“思賢園”,漢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東苑”(又稱梁園、菟園、睢園),宣帝的“樂遊園”等。從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苑囿亭閣,元代留傳下來的漢苑圖軸中,可以看出漢代時的造園水平和規模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如果提到我國社會發展史的重要時期,魏晉南北朝就是不可忽略的一個。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都曾一度的繁榮昌盛,當時的士大夫階層追求自然環境美,遊曆名山大川成為社會上層普遍風尚。而且當時問世了很多被後世傳頌的作品,如劉勰的《文心雕龍》,鍾嶸的《詩品》,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等。

到了國泰民安的盛唐時期,宮廷的禦苑設計又上升了不少階梯,特別是石雕工藝的嫻熟,使宮殿建築的雕欄玉砌都顯得格外華麗。當時的“禁殿苑”、“東都苑”、“神都苑”、“翠微宮”等等,都達到了前無古人的效果。當年唐太宗在西安驪山所建的“湯泉宮”,後來被唐玄宗改作“華清宮”。這裏的宮室殿宇樓閣,“連接成城”,唐王在裏麵“緩歌慢舞凝絲竹,盡且君王看不足”。杜甫曾有一首《自京赴奉先縣詠情五百字》的長詩,就描述和痛斥了王侯權貴們的腐朽生活。到了宋元時期,造園的技術也曾一度的興盛,尤其是在用石方麵。因為當時的宋徽宗對繪畫有些造詣,而且特別的喜歡石頭,所以他在“豐亨豫大”的口號下大興土木。先後在蘇州、杭州設置了“造作局”、“應奉局”等專司搜集民間奇花異石,舟船相接地運往京都開封建造宮苑。萬壽山就是當時一座具有相當規模的禦苑。此外,還有“瓊華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園。這期間,由於有大批文人、畫家等參與了造園,所以園林的寫意山水等創作意境得到加強。現今幾塊形體奇異不凡的湖石依然在開封相國寺裏展出,而在蘇州、揚州、北京等地也都有奇石奇觀的出現。

我國園林創作的高峰期是在明清時期,其中皇家園林創建最為活躍的時期要數清朝的康熙、乾隆時期。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給建造大規模寫意自然園林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圓明園”、“避暑山莊”、“暢春園”等等。而明代建造的江南園林成為了私家園林的主要成就,如“滄浪亭”、“休園”、“拙政園”、“寄暢園”等等。而到了明朝末期還產生了《園冶》這樣的關於園林藝術創作的理論書籍。它在創作思想上仍然沿襲唐宋時期的創作源泉,從審美觀到園林意境的創造都是以“小中見大”、“壺中天地”等為創造手法。自然觀、寫意、詩情畫意成為創作的主導地位,園林中的建築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為造景的主要手段。園林從遊賞到可遊可居方麵逐漸發展。大型園林不僅有自然山水的精華所在,還集合了各地名勝的精髓之處。

清末以後的園林理論和創作都到了衰落時期,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不僅因為有外來的侵略與文化的衝擊,還有當時國民經濟的衰潰等原因。但中國園林的成就卻達到了它的曆史峰巔,其造園手法被西方國家所推崇和模仿,一股“中國園林熱”在西方國家掀起,中國園林藝術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拙政園

拙政園給人們以寧靜幽遠畫麵感,不僅因為它的建造中裏滲透著豐厚的曆史文化,而且它的園林在巧妙的分割和布局之中詩意盎然,讓人觸之生情。它的人文環境在以水為中心的因地製宜和錯落曲折中顯現無疑,人生意境的灑脫和含蓄使它成為江南水鄉的經典園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