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詩讚朔州(1)(1 / 3)

(第一節)詠明長城(外一首)

郭新民(山西)

龍鱗散落軀體枯,骨骸猶存可懷古。

封疆護域功勳在,入典銘史褒貶留。

登臨慨歎歲月遒,輾轉嗟吒江山秀。

明城不拒商貿客,雄關廣接四方友。

夜憶曆朝守關者雜詠

戍關不苟生,為官始作人。

民魂天下本,國運仕途根。

日思父老憂,夜慮鄉親愁。

嘔心瀝血人,年華不虛有。

金戈鐵馬烈,文日武月照。

褒貶憶先賢,華夏賴英豪。

讀山不厭高,看水兩相邀。

後步覆前步,征途任迢遙。

歲月如山雋,滄桑似水奔。

苦心治一方,肝膽映蒼穹。

隔世能邂逅,愛恨歸寧武。

事業效先輩,功名不屑顧。

郭新民,筆名神丁、公民,號寧武關人,研究生學曆。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山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山西省詩書畫印藝術家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華文詩人協會理事等。上世紀70年代開始文藝創作,以詩歌見長,兼及散文、評論、書法、繪畫、攝影等,曾參加第十二屆青春詩會、出席中國第八屆文代會。著有《郭新民抒情詩選》、《花開的姿勢》、《今天的情緒》、《醉漢與丁香》、《一棵樹,高高站著》等。先後榮獲中國首屆艾青詩歌獎、《人民日報》征文一等獎,趙樹理文學獎、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等。其創作的“土地係列”、“人性係列”詩篇以獨特的風格和個性在詩壇獨樹一幟,受到眾多媒體、網絡及全國知名學者關注和評介。其書法、繪畫作品享譽書壇藝苑。

(第二節)北齊古城牆遺址(外二首)

李堅毅(山西)

天很藍

一種近似透明的藍

太陽的強光

穿過白雲

和遲到的我們

一起閱讀

這一段滄桑

一層一層

壓著土

壓著苦難

壓著一千五百年

殘破的時光

鏽蝕的箭頭

鑲嵌著

戰馬的嘶鳴

黑黢黢的彈洞

曾是炊煙固守的家園

傾圮的也是土

埋過骸骨

埋過

華麗的頌詞

誰能透過缺口

準確地診斷

若幹朝代的病灶

孤零零的蒿草

被風搖擺出

一蓬破碎的影子

右玉·綠色暢想

閉上眼

就能察覺一種圍攏

沁心潤肺的清新

通體的純淨

不是風

是綠色的波濤

鋪天蓋地的漫湧

踏浪而來的十萬鄉親

六十年

日夜往返在

每一寸黃土

熱血

汗水

沿著結滿老繭的掌紋

分蘖出鬆針

柳葉

灌木叢

一圈圈擴展漣漪

吞沒了

呼嘯翻滾的黃沙

蜻蜓戲水

蝶舞花叢

兔子撒歡

鳥兒清脆的鳴叫

鬆鼠的尾巴

一閃一閃

誘惑著

狐狸

不停地遷徙家園

安詳的奶牛

徜徉的羊群

在綠色的遼闊疆域裏

鮮活了

生命與夢想的生生不息

狂吹我童年的塞風

在蒼頭河

踅進

鬱鬱蔥蔥的紅柳

曼妙地舞著

臣服於汗水的黃沙

扶起沙棘

鬆柏

灌木

把清爽和高潔

交還於天地

白雲勝雪

藍天如洗

爛漫的花朵

鳥兒的鳴叫聲裏

像遍布城市街頭的少女

恣意而率性

明媚的綠

晃眼的綠

從容不迫地合圍

不必擺宴

不必用高度梨花春

一杯接一杯

我已酩酊大醉

西口古道的思念

飛雪曼舞的夜晚

一碗酒

醉了外公

氈包外的土路被刷白

舅舅們走散在草原深處

攜帶漠風

夢想

以及足夠的寒

四十年後

他們終於聚齊在

雁門關內的花莊

為遠行的

外公——他真的走遠了

他要去

四子王旗

烏拉特前旗和滿洲裏

看看幾個沒見過的孫子

而孫子們

那時

正號啕大哭在他的墓前

十一歲的我

站在後麵……

如今我來到這裏

試圖

從深深淺淺的車轍

找幾個

口外闖蕩的故事

串聯親人們

艱辛的悲歡離合

又一個四十年啊

我看見

早已仙逝的舅舅們

曾經的苦難

長成了大片大片

深深淺淺的綠色

李堅毅,筆名簡易,山西代縣人,做過七年記者、編輯,十年雜誌主編,六年報紙總編。1981年起,陸續在《詩刊》、《星星》、《綠風》、《詩選刊》、《報告文學》等刊物發表詩歌數百首,散文、報告文學等二百餘萬字,有詩文集三部麵市。

(第三節)致右玉,兼致山西諸友(外一首)

夢中人(江蘇)

別後,我把你倒入杯中,勝於一個神聖的儀式

嘩嘩的綠,比南方淺,但眉目清朗

我知道,太長的冬天吞沒了春秋的溫煦

短短的塞上暖陽透出雪色

黃土高原的風沒有遮攔,把詩行吹亂

也把你吹淡,更像玉

我的一隻腳還留在北方,留在彎月般的視野

被蔥蘢地包圍,我走不出你浩大的眼波

一如涉江而來的淺淺春風,橫掃萬裏

誰都無法脫身

那些山遠遠高於大海,謙和地展開蒼茫

清冽的酒綠得層層疊疊

更貼近天空,也更貼近心靈

現在,正從我高高舉起的杯裏

漫出來

杯裏搖晃的藍天,是幹淨的血汗畫出來的

如雪的雲朵,是有潔癖的羊

隻吃雨水洗過的草,不喝染指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