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臉上盛滿田園的飽滿和綿延山嶺的綠
翹首村莊嫋嫋的炊煙,那像眼睛一樣溫暖的燈光
撫摸一下大地的胎動,你欣慰的笑出了淚水
蕎麥和糜穀的芳香,托起你暮歸的泥腳
朔州才女班婕妤
我在這兜兜轉轉
兜了幾千年
宮燈高挑著西漢的帝王
手執團扇的婕妤,委怨的歎著秋風,你這一歎啊,影響了來世的氣候,從此,秋就是惹愁的秋
陪你隨葬延陵的還有《怨歌行》
在厚達千年的墓碑下,埋葬了你蒹葭蒼蒼
在水一方的青春
可曾記得伴你讀書的小先生?婕妤啊,來生,他會用民間風俗,大紅大綠的娶你
淡淡的一生,用幸福輪換春夏秋冬
崇福寺
晨鍾散落到城裏
暮鼓總是驚響琉璃脊角上的秋風
瓦片變成魚鱗,順道在
彌陀殿裏的三聖像邊為我講訴故事:
你看看這些背光,全是用刀砍出來的
這幾千年來,連我都不敢抬頭張望
水雲煙,原名宋丹。1969年生,現居北京。
(第二十節)右玉深秋印象
溫建生(山西)
在秋天
石磨冰涼,村莊寧靜
打穀場上堆滿了新收獲的玉米
日子裏多餘的水分
隨同霜降之後的大風正慢慢抽幹
曬太陽的老人
端起煙袋半眯著眼睛
飲馬河對岸。草尖上羊群浮動
它們與我內心中的流雲偶然重逢
露珠碰落。在更遠的北方
依稀能聽到眼淚掉在信箋上
發出細微的聲響
我站在晉北右玉靠近殺虎口的一個村莊
和秋天對視。烽火台上時光陳舊
兵戈生鏽靜止
即使最有力的翅膀
也載不動深秋最綠的一片樹葉
右玉的清晨。一個異鄉人
想對天空說點什麼
初升的太陽刺痛了我幹澀的嘴唇
溫建生,山西交城人,現居太原。詩觀:詩歌是心性自然的流露。
(第二十一節)雁門關(外二首)
石林(山西)
一條窄窄溝穀
牽著綿延
四百裏的大山
出出入入
怎麼看你都是
一個冷冷的痂
刀光劍影
血雨腥風
戰馬嘶鳴
雁飛過?
誰能告訴我
曾目睹了雁飛的
過程
你啊你
這風吹草動的關
我隻看見麻雀
是這裏最普通的
飛鳥
像雁門關村
耕作的村民
幾千年來
你緊一緊
曆史就緊一緊
你鬆一鬆
曆史就鬆一鬆
而今
我無法放鬆
一顆心正遭遇
紛飛的
矢石
如雨
烽火台
擎起這土
在高處
在山的高處
丘陵的高處
平原的高處
在不甚淒涼的淒涼的高處
你
這烽火的台
土疊壓著土
土緊抱著土
土分離著土
土痛哭著土
舉著維艱的步
你這
戰爭的一隻眼睛
不時陷入
寬闊的低的
圍困
錐狀的高大
浸泡著刀光劍影的
寒
空著巨大的
虛
楔入一個東方民族
早年的痛
我無法讚美這
風裏來雨裏去的
佇立
我無法苟同這
無休無止的
掠
草草草
匍匐在你腳下的
永遠是草
和草下的土沙子
以及粉碎的石頭
你
強硬什麼
幾千年來
世人均選擇低行
如水
獨你燃一柱柱狼煙
舉一把把火
更高
而今誰還
注重你的高度
凝視你的眼睛
一場場分不出勝負的
戰爭
西安堡
從東到西一裏
從南到北一裏
也就是說
正方的古堡身子
方正
古堡的東西沒門
南北有甕城
可通
但有著曲折的出入
古堡不大
五十多戶的胸懷
古堡不小
百裏曠野最高的峰
古堡的始建年代不詳
堅守者無名
無考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級別不夠高大
古堡無碑文
無傳說
隻有
直立的黃土
玄著坍塌的懸念
玄著不可預知的未來
玄著過去
古堡的曆史
被曆史隱藏
被風雲席卷
石林,筆名小鎮人,已入不惑之年,大同市天鎮人,1985年開始學寫詩歌。曾在山西日報、大同日報等報刊發表作品百餘篇,多次獲獎。
(第二十二節)一路向北
郭新瑞(山西)
滿山遍野拋棄的灌木幼芽
飄帶般豐潤的旅途忍受著輪胎
攥緊你的手,然後代替花朵
向無垠的大地獻出芬芳
向無邊無際的綠色獻出呼嘯
然而,我們的鼾聲開啟了漆黑
均勻隨後洇濕,宛如酒杯斟滿青苔
我獨居在更幽暗的岩穴
四麵八方飄緲的歌聲
和你們一閃即逝,掏空我的心
憑借樓梯從高處跌落
起伏的山巒和鍾表一樣蔓延
你的腳踝剛剛沉醉於溫泉
說出古老的姓氏和等愛的玫瑰
曙光遲於你的囈語,但不是病酒
我們大步絞殺風景
夕陽裏曆曆在目的斷壁殘垣
但不是殺虎口,用纖巧阻隔瘋狂的騷擾
用慚愧聚集你的愉快,一小輪漣漪
你背著蝴蝶微笑於七裏河橋下
我的星辰被犀利地借喻
喃喃說出小樹葉,說出五彩斑斕
你高貴的手勢等待垂下
等待掌聲撫摸,擁吻驅使我往日的羞赧
手杖等待修複,一晚的煙花明滅
一晚的心律在胸腔恒動,你們
和春光的明媚丟失於相機的電源
郭新瑞,山西壽陽人,上世紀70年代出生,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第二十三節)走西口(外一首)
阿威(湖北)
鹽堿地總是任著性子
忽略犁在土地裏的勤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