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將麵粉、熟豬油、溫水以5:1:2製成水油酥。
(4)將水油酥麵團,逐個用手撳扁;以6:4,將幹油酥包入中心,再輕輕按扁;用小擀麵杖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折疊3層;複擀一遍,中間用刀一切兩半,對疊;再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厚度5毫米的長方形;切去廢邊,再切成約3毫米寬的長條,上麵抹一層雞蛋清,逐條旁翻排齊、合緊;再抹上一層雞蛋清,將廢邊搆成薄皮貼在上麵,略擀一下,用刀切成方形,分別包入餡心,收口捏緊待用。
(5)將生胚順絲搓成長腰形,結頭向下。絲紋向上,兩端1/3處用手按扁成鴨嘴形,在中端兩側各抹上雞蛋清,用拇指、食指由下向上,同時向內撮合,在中端兩側貼緊。元寶生胚即
(6)將元寶酥生胚放入油鍋內,用微火、溫油慢氽。不斷晃動油鍋,使油溫上下傳熱均勻。油溫升至六成立即離火,炸至生胚上浮即成熟,用漏勺撈出,瀝油裝盤。
風車酥
風車酥,民間傳統點食,因風車與農事有關,故含慶豐收之意。
原料:精白麵粉、熟豬油、雞蛋清、紅色素。
製法:
(1)將麵粉、熟豬油以2:1製成幹油酥。
(2)將麵粉、熟豬油、溫水以5:1:2製成水油酥。其1/10加入紅色素揉勻待用
(3)將水油酥麵團逐個用手撳扁;以6:4,將幹油酥包入中心,再輕輕按扁;用小擀麵杖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折疊3層;複擀一遍,對疊;辦成長18厘米,寬9厘米,厚度5毫米的長方形;切去廢邊,再切成4厘米的正方形。在四隻角處各切一刀,深度15厘米長;將每角分開的下角尖處,各抹上雞蛋清,向內彎曲四角交叉相接、貼實;在中間抹點雞蛋清,放入綠豆大的紅色麵團,貼實為中心,風車生胚即成。
(4)將風車酥生胚放入油鍋內,用微火、溫油慢氽。不斷晃動油鍋,使油溫上下傳熱均勻。油溫升至六成立即離火,炸至生胚上浮即成熟,用漏勺撈出,瀝油裝盤。
八角酥
八角酥,傳統名點,口感鬆脆宜人。
原料:精白麵粉、熟豬油、各種果料、熱蛋清、紅色素。
製法:
(1)將各種果料,分別切成碎丁狀,混合攪拌製成餡心待用。
(2)將麵粉、熟豬油以2:1製成幹油酥。
(3)將麵粉、熟豬油、溫水以5:1:2製成水油酥。其一小塊加入紅色素揉勻待用。
(4)將水油酥麵團逐個用手撳扁;以6:4,將幹油酥包入中心,再輕輕按扁;用小擀麵杖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折疊4層;複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厚度3毫米的長方形;用直徑4厘米的圓模型,壓成圓形,逐個放入餡心,四周抹上雞蛋清,收攏捏成四角形。
(5)將四角形生胚的平麵下端2毫米處各切兩刀,深度1_5厘米,切下部分在頂端抹點雞蛋清,上下互相交叉相接貼實。在中心及餘下四角頂端,各抹點雞蛋清,分別裝上綠豆大的紅色麵團。八角酥生胚即成。
(6)將八角酥生胚放入油鍋內,用微火、溫油慢氽。不斷晃動油鍋,使油溫上下傳熱均勻。油溫升至六成立即離火,炸至生胚上浮即成熟,用漏勺撈出、瀝油裝盤。
盒子酥
盒子酥,紋路清晰,盒皮酥香,餡心甜而不膩。
原料:精白麵粉、熟豬油、五仁餡、雞蛋清。
製法:
(1)將麵粉、熟豬油以2:1製成幹油酥。
(2)將麵粉、熟豬油、溫水以5:1:2製成水油酥。
(3)將水同酥麵團逐個用手撳扁;6:4,將幹油酥包入中心,再輕輕按扁;用小擀麵杖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折疊3層;複擀成長30厘米,寬9厘米,厚度1毫米的長條形;用刀切去廢邊,順手由上往下卷,卷成圓筒形,用利刀切成數段,厚度5毫米,圓心朝上待用。
(4)將生胚平放案板按扁,擀成直徑35厘米的圓皮各兩塊;一塊做底子,抹上雞蛋清,放入餡心;另一塊覆蓋在上麵,將四周捏攏,沿邊皮順序翻捏成麻花紋狀。盒子酥生胚即成。
(5)將盒子酥生胚放入油鍋內,用微火、溫油慢氽。不斷晃動油鍋,使油溫上下傳熱均勻。油溫至六成立即離火,炸至生胚上浮至成熟。用漏勺撈出、瀝油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