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酥
羊角酥,傳統點食,蘇北至今仍有“羊角蜜”這一茶點。
原料:精白麵粉、熟豬油、豆沙餡、雞蛋清。
製法:
(1)將麵粉、熟豬油以2:1製成幹油酥。
(2)將麵粉、熟豬油、溫水以5:1:2製成水油酥。
(3)將水油酥麵團逐個用手撳扁;以6:4,將幹油酥包入中心,再輕輕按扁;用小擀麵杖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折疊3層成長30厘米,寬9厘米,厚度1毫米的長條形;用刀切去頂廢邊,頂端再略擀微薄,手由上往下卷,卷成圓筒形,用利刀切成數段,厚度5厘米,圓心朝上待用。
(4)將生胚平放案板按扁,辦成直徑4厘米的圓皮,沿邊抹上雞蛋清,將圓皮折進1/4,包入豆沙餡心,對疊、合攏、捏緊、貼實成缺角半圓形。托在左手,用右手沿邊向上捏出麻花斜紋狀。羊角酥生胚即成。
(5)將羊角酥生胚放入油鍋內,用微火、溫油慢氽。不斷晃動油鍋,使油溫上下傳熱均勻。油溫升至六成立即離火,炸至生胚上浮即成熟。用漏久撈出,瀝油裝盤。
鴛鴦酥盒
鴛鴦酥盒,實為戀人定情之信食,內含雙味,堪稱一絕。
原料:精白麵粉、熟豬油、三丁餡、五仁餡、雞蛋清。
製法:
(1)將麵粉、熟豬油以2:1製成幹油酥。
(2)將麵粉、熟豬油、溫水5:1:2製成水油酥。
(3)將水油酥麵團逐個用手撳扁;以6:4,將幹油酥包入中心,再輕輕按扁;用小擀麵杖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折疊3層;複擀成長30厘米,寬9厘米,厚度1毫米的長條形;用刀切去頂端廢邊,頂端再略擀微薄,順手由上往下卷,卷成圓筒形,用刀切成數段,厚度5毫米,圓心朝上待用。
(4)將生胚平放案板按扁,擀成直徑3厘米的圓皮各兩塊,分別四周抹上雞蛋清,一塊包三丁餡心,一塊包入五仁餡心。對疊、合攏、捏緊、貼實成半圓形;在角端抹點雞蛋清,角對角交叉斜搭連接貼實,成對拚圓形;托在左手,用右手沿邊皮順序翻捏成麻花紋狀。鴛鴦酥生胚即
(5)將鴛鴦酥盒生胚放入油鍋內,用微火、溫油慢氽。不斷晃動油鍋,使油溫上下傳熱均勻。油溫升至六成立即離火,炸至生胚浮即成熟,用漏勺撈出,瀝油裝盤。
車輪酥餅
車輪酥餅,民間傳統點食,含濃鬱的鄉土氣息,其製作較為簡單。
原料:精白麵粉、熟豬油、紅棗、雞蛋清、黑芝麻、可可粉。
製法:
(1)將紅棗煮熟、去核去皮,製成餡心。
(2)將麵粉、熟豬油以2:1製成幹油酥。
(3)將麵粉、熟豬油、溫水以5:1:2製成水油酥。其一小塊加入可可粉揉均待用。
(4)將水油酥麵團逐個用手撳扁;以6:4,將幹油酥包入中心,再輕輕按扁;用小擀麵杖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折疊複擀一遍,中間用刀一切兩半,對疊;再擀成長18厘米,寬9厘米,厚度5毫米的長方形;切去廢邊,再切成約3毫米寬的長條,上麵抹一層雞蛋清,逐條旁翻排齊、合緊;再抹上層雞蛋清,將廢邊擀成薄皮貼在上麵,略擀一下,長條中間放入餡心,平卷成長圓筒狀,用刀切成2厘米長的圓段待用。
(5)將生胚兩端,各抹點雞蛋清,收口捏緊;直立按扁成圓扁形,酥層清晰,中心抹點雞蛋清,裝上可可色麵團,成車輪的軸;在周邊抹上雞蛋清,滾上一圈黑芝麻,成車輪的底邊。車輪酥生胚即成。
(6)將車輪酥餅生胚放入油鍋內,用微火,溫油慢氽。不斷晃動油鍋,使油溫上下傳熱均勻。油溫升至六成立即離火,炸至生胚上浮即成熟。用漏勺撈出,瀝油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