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八》輸贏難辨(2 / 2)

容嬤嬤陪著笑臉,一麵給皇後輕輕捶著肩膀,一麵往下說:“五阿哥那兒,不大好對付,瑜妃娘娘不言不語的,心裏有章程。辦的事兒,哪次不是滴水不漏?任誰也挑不出理兒去。”

皇後心裏的火兒直往上拱,手裏捏著帕子狠狠的絞著。“黏兒壞,黛妃的事兒,她沒明著起哄架秧子,也沒伸手幫過人家,隻要六阿哥的事兒妥了,剩下他們娘倆,還能蹦躂出什麼幺蛾子。倒是黛妃不好說,要是格格還好,是阿哥的話,還不被那娘倆兒捧到天上去。”冷笑幾聲咽下下麵的話,是阿哥,差著十二阿哥好幾歲,能不能活到長大成人還兩說著。就是能長大,也越不過我這皇後娘娘。十二阿哥是嫡子,就憑這一條,她的兒子就得往後閃著。若是格格,正好做烏拉那拉家兒媳。要是阿哥,也得攥在我手裏。太後、皇上,你們娘倆那點兒路數,光那些皇族們親貴們就夠你們招架的,借著弘皙作亂,把人家收拾的夠嗆,就是個蛐蛐,也要叫喚幾聲。你們拉住江南世家名門勢力,北邊這些大姓們也都瞪圓了眼珠子看著呐,別忘了自己是誰。

皇後的貼身宮女往裏探頭,被皇後看見,知道又有事情,示意她進來。

“回主子,六阿哥和顏芳回來了。”

“哦,他們這會子在哪兒?”烏拉那拉皇後若有所思。

“回了玉竹軒皇貴妃那兒。”

“下去吧。”皇後不認為這麼簡單,去了趟妃園寢陵,完事大吉,這也太扯了。莫不是跟黛玉討主意,臭小子,你也有今日。跟養母討主意也沒用,你再沒有出頭之日。

顏芳帶著六阿哥回到玉竹軒,黛玉早就讓人備好膳食。一麵讓他們先去洗漱,一麵打發人詢問朝會散了沒有?

沒等多久,乾隆帶著人回來。

黛玉、乾隆、六阿哥在一處用膳,席間,乾隆問了事情經過。再沒言語。弄的六阿哥看看黛玉,又看看他,連飯也沒吃好。草草了事就回了阿哥所。

乾隆默默地盯著他的背影,直到從眼前消失。對黛玉講:“出去一趟沉穩多了,朕給他安排好,你放心,他也是朕的兒子,不會委屈他。”

是嗎?黛玉揚了揚眉。當初不想給別人當養母,是你硬逼著我答應下來。幾年了,相互處出了母子親情,又想一句話反悔,這真是說了不算,算了不說。不會委屈他,最不敢相信的,就是天家親情。幽幽的回了一句:“那好,臣妾要親眼看過才能放心。”

門匾上書著:慎郡王府 兩扇大門洞開,乾隆的禦輦、黛玉的鳳輦緩緩駛入,後麵是大隊扈從車仗。引的周圍百姓側目注視,自打慎王爺故去,這裏少了許多奢華,多了幾分蕭疏。

大門內側,恭候迎駕的是慎王爺的福晉祖氏、側福晉瓜爾佳氏、周氏等人。慎王爺兒子均早逝夭折,幾個女兒也已出嫁。

早年乾隆還是寶親王時,就與這位小叔叔關係不錯,因允禧在康熙駕崩時,與二十四允鉍一樣,同屬年幼阿哥,也不可能跟年長的兄長們一樣有爭奪大位的能力。同樣得到雍正帝的悉心撫養,並晉封為慎郡王。

步入正殿,國禮、家禮行過,雙方略作寒暄。黛玉在宮中也見過她們,並沒打過交道,看上去福晉倒還撐得住,瓜爾佳氏和周氏顯得局促不安。當今皇上駕臨王府,還是沒了本主的府邸,由不得她們揣測。

乾隆帶著黛玉又去了慎郡王的書房。

允禧善書畫,擅繪山水、花卉,“筆致超逸,畫風清淡”,亦能詩,再早乾隆就稱讚過他的詩作:“國朝詩別裁之首,以代錢謙益者。”他著有《花間堂詩鈔》、《紫瓊崖詩鈔》等詩集。允禧稟性淳厚,生活儉樸,雖貴為郡王,但能禮賢下士,好學不倦。如著名書畫家易祖 、朱文震、鄭板橋等均是他的座上客。素稱:“主人有三絕:曰畫、曰詩、曰字;詩高於畫,畫高於詩,詩高於字。”

望著滿室的墨寶、書香,黛玉也深深感動,這樣一個有才華的人,應該有後人承繼,還要選能配得上才華橫溢的慎王爺盛名之人。

回到玉竹軒,乾隆做了兩件事。其一:出繼六阿哥為慎郡王嗣孫,封貝勒,待年長後再承繼王位。其二:六阿哥出繼承繼郡王位後,世襲三代始降。

皇後得著信兒,半晌翻過味兒來,皇上,你這是跟臣妾玩兒的什麼把戲?世襲三代始降,不比個世襲罔替差多少,我這是贏回一局,還是輸的更慘。不論是黛玉生男生女,慎郡王身份都是黛玉的幫手依靠,一點兒也不比一個失勢的皇子差。她跌坐在榻床上,心口發痛,臉色灰白。(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