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可跳過) 【狼煙四起,幾多崢嶸】第一章 借糧(2 / 2)

說話的馬力忽然露出平日難以看到的神情,輕聲問道:“大哥,三弟在山寨弟兄中的威望早已超過你了,你?”

連升聽聞想起三年前李牧之來山寨的那個下雨夜晚,還有三年來發生的點點滴滴,搖頭笑道:“他本該就是山寨之主!”

不說那二人在堂上說話,一邊打發了那衙差,單說李牧之引那奉孝入了後堂叫人擺上了香茶。

這時兩人卻都不如方才堂上的激動豪情,都隻是在默默喝茶,都是在茶盞沿邊上再次打量對方,幾乎都想洞穿對方,看到心肺骨頭裏去,甚是情意綿綿,險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個大男人如此注視彼此極度的怪異,也隻有兩人覺得本該如此就該如此。

忽而兩人同時暢懷極致哈哈大笑,一聲高翱,一聲低沉,一聲馳騁萬裏如疾風驟雨,一聲嘯傲九天似電閃雷鳴。這一笑笑出了縱橫六合自是後話。

大華王朝自高祖斬鼇起義,開辟盛世之後,分封諸侯,郡國並行。後推恩令出,福澤後嗣,封地越多。雖是小弱,再難掀起波瀾。隻是後來幾度混亂積弱積貧,導致君權旁落,致使地方武裝興起,軍閥割據一方。

君權羸弱,政治腐敗,加上天災人禍,三百年的王朝幾多風雨,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四處混亂,起義之聲此起彼伏。其中有一支便是如今王朝的最大禍亂——亂武軍。

那武便是當今天子的年號,天武。

義軍四起,各地官員各方權貴借平亂之名,行虎狼之事,奪土地,搶錢糧,表官爵。為獨一方之大,爭兩雄之威,明中暗裏相互廝殺,更助華朝血色。地方強,中央弱。聽昭不聽調。

大華王朝形同虛設,名存實亡!

狼煙四起,諸侯爭霸。

後堂兩人相談甚歡,奉孝多說,牧之多聽。若非箭在弓上,兩人恨不得秉燭夜談,共榻笑話。李牧之隻得將奉孝送出山寨之門,甚是不舍。臨走之前,奉孝忽而回頭,笑問:“你為何信我?”

“我信先生如先生信我!”李牧之定定的說道。

這奇怪的對話,邊上之人自然不懂,也隻有兩人知道,李牧之相信奉孝是能幫助自己走出山寨走向烽火四起戰場的一個重要契機,方才後堂的一番言談便能窺見一二,甚是精彩,可能是紙上談兵,但李牧之賭得起。奉孝相信李牧之是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是值得自己輔助的人,雖然還在起步階段,可就越是如此方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哪個書生不想幫助一個君主從一無所有成為坐擁天下。

奉孝自小立誌成就一番堪比管仲樂毅的功業,十四歲開始遍訪天下名師,行將十八年。見天下即將大亂,曾在家門口坐笑三天,稱天下大亂之時,奉孝立業之日,時人多以瘋癲。後整裝出訪各方諸侯,怎奈其氣焰頗高,所見的軍閥誰人隻作一有才華的狂生,極少重視。幾度流轉在商州,越發不如意,一氣之下病了三年,卻不想這一病倒是讓奉孝性情有了改變,少了狂傲,多了內斂。

不久之前出行遊玩,聽說了華鎣縣三次圍剿華鎣山山寨,連敗三次,聽聞那山寨之中三當家李牧之用兵有如神助,立馬提起了興趣。一番打聽下來,對李牧之的一些治軍製衡驚為天人。加上正好亂武軍擾亂華鎣縣,縣衙之內的幕僚唐亮正好與李牧之相熟,便請李牧之為羅第士出謀劃策。

奉孝一身所學略展一二,便唬得羅第士一愣一愣的,加上內憂外患自然言聽計從。李牧之便出了借糧的主意,是想借機看看李牧之可真是人中之龍。一上山便見到軍紀嚴明的山賊,精巧奧妙的防禦工事,越走越驚心,這不是呼嘯山林的山賊,這簡直是能夠橫穿燕雲的無敵鐵軍。

後在李牧之的話中特別是那句大生意中聽出李牧之有想要走向外麵世界戰場的願望更是大喜望外,後至後堂一番言談,雖然他說的很少,但每一句話都是有的放矢,命中重點。有些話更是讓自己對如今風雨飄搖的大華王朝現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走向山時,奉孝自覺有些好笑。雖然不曾承認,但心中卻多少認定了。

後頭看向遠處的山寨那個站住一動不動的人,用隻有自己能夠聽到的聲音說道:“奉孝這一身才學便給了你了,可別所托非人!”

P丟家裏鑰匙了,悲劇,傳一章之前碼的另一本書,書名梟賊。算偷懶吧,每天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