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可跳過) 【狼煙四起,幾多崢嶸】第二章 獻色(1 / 3)

奉孝的話讓李牧之感觸極大,大華風雨即將成朽,天下諸侯無不都磨刀礪馬積蓄力量,隻等那大華一日崩潰便大展拳腳一飛衝天。本就對天下之勢審度良久的李牧之便當機立斷,趁此借糧之際走出山林。未來的路如何且不說,最起碼上路時不能再是山賊的身份。

奉孝離開之後,李牧之便將這單“大生意”講給了二人聽,二人自是驚訝,各自沉思也都是點頭應允。

“我二人自是知道兄弟非是池中之物,大有抱負之人。借糧之事倒也真是一個難得的契機,若真能帶領山寨兄弟門編入縣府部曲,不失為報國投身謀取功名事業的一條捷徑,我等也能脫了這山賊之名。隻怕那羅第士非是能容人之人。”

連升本就念念不忘忠君愛國隻是苦於報國無門,而今聽李牧之想要通過此次借糧之事直接向縣府提出不僅借糧還借兵也算是變相的被招安,自然高興,隻是想起羅第士的種種難免憂心重重,就算羅第士為解燃眉之急答應投軍之事,過後也不知道會不會心念舊恨而行報複,豈不是自投羅網。

“大哥二哥,這事且寬了心,我自有後招。而且有奉孝先生在那邊打點,定然不會出現半點差池。就算我等投軍之後真不如意,也能重歸山林呼嘯江湖,哪會讓兄弟們在那邊受了鳥氣。”

李牧之豪氣縱生,給兩人吃了大大的定心丸。

而且,困龍出淺灘怎肯再回來!

三人商定華鎣山山寨出兵二百人,讓桃花山、東蓮山、雙嶽山、北辰山各出五十人,組成一個相當於一曲的人馬。那四山自來便是以華鎣山為首,一是受了華鎣山許多好處,二也真是被華鎣山的人馬嚇怕了,對於借兵借糧之事二話不說雙手讚成。而借糧,捐出的糧食,以李牧之的性格自然會全部都留下給自己帶出的人馬用,自給自足,也不要朝廷半點糧餉。

羅第士聽了奉孝回報華鎣山等山寨不僅願意借糧還借兵,很是高興,對奉孝恭敬安撫了幾句送了下去。皺了幾下眉頭,朝那屏風後邊詢問道:“那李牧之欲報國投軍為其舍一曲,都尉意下如何?”

那屏風後麵走出一人,虎背熊腰,濃密的劍眉倒立,臉上盡是跋扈之氣冷冷哼道:“槍殺擄掠的落草響馬,盡是該殺之人,若非是亂武軍四起,某家早便拔了這些毒瘤!”

這是新來的華鎣縣兵馬都尉楊林,是為抵抗四起的亂武軍上頭派下先暫且在華鎣縣擔任都尉的人,眼高於頂,本就不曾將羅第士方在眼中,聽聞羅第士三次剿賊三次棄兵丟甲而歸,更是冷言冷語相對。

“若是招了山賊為我朝廷之兵,豈不讓人笑掉大牙,折損我朝廷的威嚴!”

聽此言,羅第士氣惱萬分,本是沒有收編之心,此時倒是活絡了起來,安撫了那楊林幾句好話,笑道:“都尉自然神勇,若發兵去剿那華鎣山自然手到擒來。隻是現在反賊四起,實少可用之兵,再者華鎣山一眾有此報國之心,也實難得,若是斷然拒絕,豈不是顯我朝廷無胸襟。且先收了,一則作為剿匪的炮灰,二則要真賊心不死,在我軍中無險山峻嶺之勢,豈不更易!”

見那都尉甩袖訕訕而去,心中冷笑,我便讓那賊人與你這鼻孔朝天的蠻夫兩虎相爭!

次日,李牧之點齊人馬,五人為伍,十人為什,五十人為隊,百人為屯,總共前後左右四屯,差不多一曲的人馬,浩浩蕩蕩向華鎣縣開拔而去。羅第士再次看到李牧之所帥的兵馬心中還是忍不住一顫,如何也想不開山賊之人能夠練成如此威武之師。

李牧之所領的華鎣山二百之眾,是清一色的騎兵,手中具是臥著一把柄長近米、刃約六十公分的樸刀,馬鞍邊上都掛著一彎長弓,三桶劍羽滿插,遠能彎弓,近能刀拚。神如寒冰,殺氣滔天,個個都是天不怕地不懼的精悍男子,都是內斂著雙目,怕是瞪眼嚇壞了圍觀的百姓。

羅第士哈哈大笑,熱情的接了眾人,當場任命李牧之為這一曲之長,軍侯之職。李牧之也嗬嗬領了,看到羅第士將自己眾人的營寨按在官府四曲之中,心底冷冷一笑,隻讓眾人各自回帳休要與邊上官營內之人做任何交談。

當天傍晚,羅第士擺宴夜款李牧之,唐亮、奉孝都陪了座,隻是不見那都尉楊林,幾次差人去請,都說那都尉不在,也不在意,隻以為那都尉性高,不與山賊為伍,心中越發冷笑,倒是迫切想看到二人爭鬥起來,臉上越發好生款待李牧之。

且說那楊林今日看到李牧之帶來的華鎣山一眾,心中也是大驚,就算在商州上將花雄所帥的精銳大軍也難以看到如此帶有肅殺之氣的軍隊。越發在意,心中思忖良久,想到李牧之所領的四百人之中隻有兩百人的裝備煞氣是屬於頂尖,卻不知道那其餘二百人是其他四個山頭的,以為華鎣山所有精銳盡在此地,便起了趁火打劫、趁虛而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