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1 / 3)

愛迪生在晚年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隻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能知道做好一項工作的方法是什麼。”一個人在遭遇挫折之後,如果他想要再次站起來,那他就會去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探究導致失敗的原因,尋找擺脫困境的辦法,將挫折向成功轉化。

挫折、失敗是對成績的一種否定。為什麼人們又總把失敗、挫折與成功連在一起呢?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係?成功是人人都期望獲得的,失敗和挫折是人人都希望可以避免的。因為成功意味著自己事業的成就和對社會的貢獻,而失敗和挫折則會帶來損失和沮喪。但失敗和挫折往往與成功相伴隨,失敗和挫折是通向成功的途徑,成功是從失敗和挫折中實現的。

挫折還可以激發人的進取精神。對於一個有誌者來說,挫折的發生,會喚起他的自信心,激發他的進取心。失敗隻能說明某一時間、某一地點的情況,許多失敗可能連著成功。如果你拒絕了失敗,實際上你也就拒絕了成功。如果你是一個害怕失敗的人,那你就不會成功,成功的人是在失敗中產生的。

德國跳高運動員邁法特十六歲那年,在第二十屆奧運會上跳過1.92米,打破奧運會女子跳高紀錄,轟動世界田壇。回國後,她在一片喝彩聲中驕傲起來,放鬆了訓練,熱衷於參加社交活動。後來,在第二十一屆奧運會上,她僅跳過1.80米,慘遭失敗。回國時迎接她的不再是鮮花和喝彩,而是來自多方的責難和冷遇。

她在深深的思索中認識到:成功或者失敗都隻能說明過去,既不能自我陶醉,更不能一蹶不振。她調整好心態,刻苦訓練。終於,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跳過2.02米,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重新登上了冠軍寶座。

挫折能夠增長人的聰明才智,使自己變得比以前更加聰明起來。挫折還能使人真正懂得人生的意義而更加高尚起來。挫折還能磨礪人的意誌。

挫折對造就人才和促進事業的成功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挫折畢竟是人生道路上的逆流,與人生前進的方向背道而馳。所以並不是提倡挫折越多越好。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盡量避免,一旦遇上,也要努力爭取將挫折向成功轉化。

有一個年輕人中學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他感到心灰意冷,為了糊口,隻好去了一個理發店學理發。沒幹多久,他就覺得理發沒有出息,後來又去當兵,幾年後複員回家,還是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又隻好回到理發店理發。他覺得命運對他的安排就是理發。既然這樣,就把理發這件事做好。於是,他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愛上了這一工作,並立誌要成為最優秀的理發師。幾年之後,他真的成功了,並擁有了他自己的理發美容院。

這位年輕人從不喜歡這一工作到喜歡這一工作,從覺得沒出息到做得有出息,全在於能夠及時進行人生的自我調整。如果他永遠抱著以前的想法看待他的工作和前途,那麼他的人生就永遠隻是失敗。

1978年,當波 弗蘭克搬到希爾頓黑德島的時候,海鬆房地產公司正值生意紅火之際。弗蘭克賣掉了他在亞特蘭大的石油股份,考慮過其他因素之後,他決定賣掉自己的房產——這是一件他從未做過的事。弗蘭克加入了一個十七人的銷售組織,並且升遷得很快。1980年,他已經是這個房地產銷售組織的副總裁了。1981年,是海鬆房地產公司的第十個好年頭。他成了該公司的副經理,領導著五十個銷售商。他們每年都能創下2500萬美元的銷售額。

但是接下去,似乎上帝有意想考驗一下弗蘭克的意誌力,一連串打擊接踵而來。在隨後的六年裏,海鬆公司被出售、調整、重組。它被由七家不同的經營公司組成的集團控製。它們都相繼經曆了資金外流以及信貸、信譽等問題。由於一些政策的改變,弗蘭克自己的辦公室也七次遷址。到1987年年中,這個實際上已經破產的實體,由另一家公司代理。當時,海鬆房地產公司的職員都顯得非常沮喪和死氣沉沉。後來海鬆被賣掉,但弗蘭克所主管的那個房地產部門,即使在經濟困頓時期也依然保持良好的銷售勢頭。

他每天都要參加行政人員會議,麵對那些令人沮喪的壞消息,虧損報告、經營變動,一刻不得安寧。盡管如此,他每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去激勵他的銷售組織。雖然公司裏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弗蘭克的部門卻容納了上百個銷售商,並獲得了l億美元以上的銷售額。它很快成為南加州最大的房地產公司。

從1987年起,海鬆房地產公司開始給周圍的居民和社區帶來了實惠。正是由於弗蘭克不動搖的意誌和經濟實力,這個公司得以保持穩定和繁榮。

生活的道路上,總免不了崎齷與坎坷。在坎坷麵前,有的人隻要跌倒一次,就再也爬不起來;而有的人則一次又一次堅強地站起來,蹬過一條條深深淺淺的河,邁過一道道大大小小的坎。

社會生活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人生也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今天你可能在某個位置,明天也許就沒有了。如果想不開,就隻能是人生悲劇。相反,隻要及時調整,那就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個成功者在通往目標的曆程中遭遇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產生的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其實,挫折並不能證明什麼,因為我們是人而不是神,我們不可能十全十美。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要相信:人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在困難麵前,我們即使100次被打倒,也要掙紮著第101次站起來,微笑著麵對一切困難。人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笑對人生,所有困難都會變得無比渺小,成功也就會悄然而至。

成大事須不抱怨

英國政治學家和教育家格雷厄姆 沃拉斯說過:“綿羊每咩咩地叫一次,它就會失掉一口幹草。你抱怨越多,消極的思想出現的次數越多,你就越難擺脫破壞你健康心態的敵人;你就越難擺脫破壞你幸福的敵人。因為,你每想象它們一次,它們就更深地潛進你的意識之中。思想宛如一塊磁鐵,它隻吸引與它類似的東西,與你思想相左的東西是不大可能產生的,你的成就首先是在你的思想上取得的。”

喜歡抱怨的人很多,人們因為抱怨而徒增的煩惱、造成的不利則更多。永遠不要抱怨,如果能夠改變就努力地改變,如果不能改變就欣然地接受;我們越是不願忍受,就往往越難以忍受,越難以忍受也就越不願忍受,如此惡性循環,極易導致心理或者行為的出軌。

一個富商在一次投資中,賠光了所有家產,債主整日在他家中索債。他傷心欲絕地去跳河,來到河邊,他看到一個婦女站在河邊,哭得非常傷心,而且一步步走向河中間。出於本能,他把那個婦女拉回了岸上,他同情地問道:“你為什麼跳河?”

“我,我被丈夫遺棄了。”婦人還在抽泣,並且抱怨他不該把她拉回來,她聲稱自己已經沒有活路了。

“你什麼時候認識你丈夫的?”富商問道。

“我是3年前認識他的,我們剛結婚一年他就另覓新歡不要我了。”

婦人越說越傷心,站起來,又要去跳河,富商一把抓住她。

“哦,你等等,”富商問,“那3年前沒有遇見他的時候你是怎麼活的?沒有他你就必須跳河嗎?”

“哦,3年前我沒有認識他的時候,我生活得很好,很快樂。”婦人陷入了往事的回憶中。

“是啊,你完全能從頭再來啊,隻不過3年時間,他在你一生中隻占幾十分之一啊,幹嗎要為3年付出那麼多代價呢?3年是可以用另外一個3年挽回的。”富商忽然想到自己,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你看,3年前我也是一個到這個城市打工的流浪漢,當時我身無分文,可現在我已經是富翁了。你說是嗎?”

“是啊,3年前我生活得很好,現在我一樣可以很好。”婦人若有所悟,喃喃地自言自語,繼而她對富商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謝謝你,我真不知怎麼謝你。”然後她輕鬆地離開了。富商搖了搖頭,看了一眼滔滔的河水,也輕鬆地離開了河邊。

既然我們無法避免生活的苦難,那麼就不要再去抱怨,學會直視它。其實,生活中的坎坷沒有什麼大不了,人隻有經曆各種摸爬滾打,才能提高自己對環境適應的能力;人隻有經風曆雨、飽經磨難,才會真正體會到生命的力量。僅有聰明,人並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也不可能真正明了做人的意義。

赫胥黎說過,沒有哪個聰明人會否定痛苦與憂愁的鍛煉價值。同樣,我們也不可否認不可回避的磨煉所有的價值,成大事者必須具備承受痛苦的能力。這裏的痛苦不單是指肉體的痛苦,而且是指因失敗、挫折等各種外在因素的打擊而導致的精神痛苦——這是不可回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