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為千秋節。張說《上大衍曆序》雲:“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之。”《唐類表》有宋璟《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表》雲:“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則凡月之五日皆可稱端午也。
【譯文】
唐玄宗是八月初五出生的,於是便把這一天定為千秋節。張說《上大衍曆序》說:“謹在開元十六年(728年)八月端午(初五),皇帝誕生之日紅光照屋的夜晚,獻上大衍曆。”《唐類表》有宋璟《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表》說:“月惟仲秋,日在端午。”既然這樣,那麼每月的初五都可以叫端午了。
讚公少公
【原文】
唐人呼縣令為明府,丞為讚府,尉為少府。《李太白集》有《餞陽曲王讚公賈少公石艾尹少公序》。蓋陽曲丞、尉,石艾尉也,“讚公”、“少公”之語益奇。
【譯文】
唐人稱呼縣令為明府,縣丞為讚府,縣尉為少府。《李太白集》有《餞陽曲王讚公賈少公石艾尹少公序》,實際上就是餞別陽曲縣丞、縣尉和石艾縣尉的。這裏稱“讚公”、“少公”,就更為離奇了。
郭璞葬地
【原文】
《世說》:“郭景純過江,居於暨陽。墓去水不盈百步,時人以為近水,景純曰:‘將當為陸。’今沙漲,去墓數十裏皆為桑田。”此說蓋以郭為先知也。世傳《錦囊葬經》為郭所著,行山卜宅兆者印為元龜。然郭能知水之為陸,獨不能卜吉以免其非命乎?廁上衡刀之見淺點。
【譯文】
《世說新語》記載:“郭景純南渡後,住在暨陽(今江蘇江陰東),他親自所選的墓地距江邊不滿一百步,當時許多人都認為距水太近。郭景純說:‘不久就會變成陸地的。’現在泥沙上漲了,離墓地幾十裏的地方都成了良田。”這種說法,是把郭璞視為未卜先知的聖人。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錦囊葬經》據說就是郭璞所著,看墳地選宅基的,把它奉為經典。然而郭璞能預測到江水會變成陸地,就不能占卜一個好卦避開殺身之禍嗎?在廁所裏赤身披發,銜刀祭酒以求免死的法術,也太淺薄了。
黃魯直詩
【原文】
徐陵《鴛鴦賦》雲:“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黃魯直《題畫睡鴨》曰:“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全用徐語點化之,末句尤精工。又有《黔南十絕》,盡取白樂天語,其七篇全用之,其三篇頗有改易處。樂天《寄行簡》詩,凡八韻,後四韻雲:“相去六千裏,地絕天邈然。十書九不達,何以開憂顏!渴人多夢飲,饑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合眼到東川。”魯直剪為兩首,其一雲:“相望六千裏,天地隔江山。十書九不到,何用一開顏?”其二雲:“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如何春來夢,合眼在鄉社!”樂天《歲晚》詩七韻,首句雲:“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晏,物皆複本源。”魯直改後兩句七字,作:“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譯文】
徐陵《鴛鴦賦》說:“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黃庭堅《題畫睡鴨》說:“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全用徐陵的詞句加以點化,最後一句尤其精妙工整。又有《黔南十絕》,都是用白樂天的詞句,其中有七篇幾乎完全一樣,其餘三篇稍有改動。白樂天《寄行簡》詩,共八韻,後四韻說:“相去六千裏,地絕天邈然。十書九不達,何以開憂顏!渴人多夢飲,饑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合眼到東川。”黃庭堅把它裁成兩首,其一說:“相望六千裏,天地隔江山。十書九不到,何用一開顏?“其二說:“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如何春來夢,合眼在鄉社!”白樂天《歲晚》詩共七韻,開頭幾句說:“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晏,物皆複本源。”黃庭堅隻改了後兩句的七個字,成為“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禹治水
【原文】
《禹貢》敘治水,以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為次。考地理言之,豫居九州中,與兗、徐接境,何為自徐之揚,顧以豫為後乎?蓋禹順五行而治之耳。冀為帝都,既在所先,而地居北方,實於五行為水。水生木,木東方也,故次之以兗、青、徐。木生火,火南方也,故次之以揚、荊。火生土,土中央也,故次之以豫。土生金,金西方也,故終於梁、雍。所謂彝倫攸敘者此也。與鯀之汩陳五行,相去遠矣。此說予得之魏幾道。
【譯文】
《禹貢》記敘大禹治水,其先後次序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按地理來說,豫州在九州中間,和兗州、徐州接界,為什麼徐州之後便是揚州,反而把豫州排在後邊呢?這大約是因為大禹是按五行方位治水的。冀州是帝都,應該在先,而且地理位置又在北方,按五行北方屬水,水生木,木為東方,所以冀州後麵是兗州、青州、徐州;木生火,火為南方,所以依次是揚州、荊州;火生土,土為中央,所以再次是豫州;土生金,金為西方,所以最後是梁州、雍州。這就是《尚書·洪範》所說的常理都有了序列。這和禹的父親鯀打亂五行,相距甚遠。這種說法,我是從魏幾道那兒聽到的。
敕勒歌
【原文】
魯直《題陽關圖》詩雲:“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又集中有《書韋深道諸帖》雲:“斛律明月,胡兒也,不以文章顯。老胡以重兵困敕勒川,召明月作歌以排悶。倉卒之間,語奇壯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予案《古樂府》有《敕勒歌》,以為齊高歡攻周玉壁而敗,恚憤疾發,使斛律金唱《敕勒》,歡自和之。其歌本鮮卑語,詞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魯直所題及詩中所用,蓋此也。但誤以斛律金為明月,明月名光,金之子也。歡敗於玉壁,亦非困於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