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黃庭堅的《題陽關圖》詩說:“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草。”他的文集中又有《書韋深道諸帖》說:“斛律明月,本是胡人,文章並不出名。老胡高歡因重兵被困於敕勒川,便召斛律明月作歌解悶。在倉卒之間完成作品,而歌詞竟如此雄壯有力,氣勢磅礴,這大概是因為作者毫不掩飾地抒發感情、描繪當時真實情景的緣故吧!”我查考《古樂府》中有《敕勒歌》,實際上是北齊高歡攻打北周的玉壁(今山西翟山西南)時慘遭失敗,由於悲憤過度而生了病,於是讓斛律金唱《敕勒歌》,高歡親自和樂。歌詞本是鮮卑語,內容是:“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黃庭堅所題的《陽關圖》和詩中所引用的,大概都來源於此。但是他卻把斛律金誤以為斛律明月。斛律明月名叫光,是斛律金的兒子。而且高歡是在玉壁被打敗,而不是被困於敕勒川。
淺妄書
【原文】
俗間所傳淺妄之書,如所謂《雲仙散錄》、《老杜事實》、《開元天寶遺事》之屬,皆絕可笑。然士大夫或信之,至以《老杜事實》為東坡所作者。今蜀本刻《杜集》,遂以入注。孔傳《續六帖》,采摭唐事殊有工,而悉載《雲仙錄》中事,自穢其書。《開天遺事》托雲王仁裕所著,仁裕五代時人,雖文章乏氣骨,恐不至此。姑析其數端以為笑。其一雲:“姚崇,開元初作翰林學士,有步輦之召。”案,姚崇自武後時已為宰相,及開元初三入輔矣。其二雲:“郭元振少時美風姿,宰相張嘉貞欲納為婿,遂牽紅絲線,得第三女,果隨夫貴達。”案,元振為睿宗宰相,明皇初年即貶死,後十年,嘉貞方作相。其三雲:“楊國忠盛時,朝之文武爭附之,以求富貴,惟張九齡未嚐及門。”案,九齡去相位十年,國忠方得官耳。其四雲:“張九齡覽蘇鳷文卷,謂為文陣之雄師。”案,鳷為相時,九齡元未達也。此皆顯顯可言者,固鄙淺不足攻,然頗能疑誤後生也。惟張彖指楊國忠為冰山事,《資治通鑒》亦取之,不知別有何據?近歲興化軍學刊《遺事》,南劍州學刊《散錄》,皆可毀。
【譯文】
社會上流傳的淺陋荒謬的書籍,如人們說的《雲仙散錄》、《老杜事實》、《開元天寶遺事》之類,都極其可笑。然而有的讀書人卻信以為真,甚至認為《老杜事實》是蘇東坡所作。現在蜀地刻印的杜甫集,竟把它引入注釋裏。孔傳《續六帖》,采集唐朝史實很有功績,但是他全部采用了《雲仙散錄》裏所記的事,自己把書糟蹋了。《開元天寶遺事》假托王仁裕所著,王仁裕是五代時人,雖然文章缺乏骨氣,但是恐怕也不至於寫這等庸俗之文。這裏姑且摘出幾件事聊作笑談。其一是:“姚崇在開元初年作翰林學士,玄宗親自坐著轎子召他。”據考,姚崇在武則天時期就當了宰相,到開元初年,已經三次為相了。其二是“郭元振年輕時容貌俊美,宰相張嘉貞想招他為婿,於是用牽紅絲線的辦法選拔,結果牽得了第三個女兒,後來這個女兒果然因丈夫而顯貴。”據考,郭元振是唐睿宗時期的宰相,唐明皇初年就遭貶而死亡,又過了十年,張嘉貞才作了宰相。其三是:“楊國忠大權在握之時,朝廷的文武官員,爭行恐後地依附他以求取富貴,隻有張九齡不曾登門。”據考,張九齡被免去宰相十年,楊國忠方才獲得官職。其四是:“張九齡看到蘇鳷的文章,稱讚是文章陣營中的雄師。”據考,蘇鳷當宰相時,張九齡還沒有顯達呢!這些都是最顯而易見的,本來就鄙陋得不值得批駁,但是卻很能夠迷惑、貽誤年輕人哪!隻是張彖說楊國忠製造冰山這件事,《資治通鑒》也記載了,不知還有別的什麼根據?近幾年興化軍學宮刻印的《開元天寶遺事》,南劍州學宮刻印的《雲仙散錄》,都應該毀掉。
五臣注文選
【原文】
東坡詆《五臣注文選》,以為荒陋。予觀選中謝玄暉和王融詩雲:“阽危賴宗袞,微管寄明牧。”正謂謝安、謝玄。安石於玄暉為遠祖,以其為相,故曰宗袞。而李周翰注雲:“宗袞謂王導。導與融同宗,言晉國臨危,賴王導而破苻堅。牧謂謝玄,亦同破堅者。”夫以宗袞為王導固可笑,然猶以和王融之故,微為有說。至以導為與謝玄同破苻堅,乃是全不知有史策而狂妄注書,所謂小兒強解事也。惟李善注得之。
【譯文】
蘇東坡指斥《五臣注文選》,認為它荒謬淺陋。我看到《文選》中謝玄暉(即謝眺)唱和王融的詩說“阽危賴宗袞,微管寄明牧。”指的正是謝安和謝玄。謝安是謝眺的遠房祖先,又是宰相,所以稱他為宗族的袞冕。但李周翰注釋說:“宗袞是指王導,王導與王融同族,這裏是說晉國麵臨亡國的危機時,倚仗王導打敗了前秦皇帝符堅,才轉危為安。明牧是指謝玄,與王導共同打敗了符堅。”說宗袞是王導固然可笑,但因為與王融唱和的緣故,還稍有可說,至於說王導和謝玄共同打敗符堅,卻是完全不懂曆史,然而還狂妄地注書,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無知兒童不懂裝懂、勉強解事罷了。隻有李善的注釋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