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3 / 3)

避免爭論,要像你避免響尾蛇和地震那樣。十之八九,爭論抬杠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絕對正確。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即使贏了,但實際上你還是輸了。為什麼?如果你的勝了,使對方的論點被攻擊得幹瘡百孔,證明他一無是處,那又怎麼樣?你也許會覺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他會自慚形穢,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怨恨你的勝利。而且——“一個人即使口服,但心裏並不服。”

潘恩互助人壽保險公司立了一項規矩:“不要抬杠!”

真正的說服不是爭論,甚至最不露痕跡的爭論也要不得。人的意願是不會因為爭論抬杠而改變的。

有位愛爾蘭人名叫歐 哈裏,他受的教育不多,可是真愛抬杠。他當過人家的汽車司機,後來因為推銷卡車並不成功而來求助於經理。經理聽了幾個簡單的問題,就發現他老是跟顧客爭辯。如果對方挑剔他的車子,他會立刻漲紅臉大聲辯解。歐 哈裏承認,他在口頭上贏得了不少的辯論,但並沒能贏得顧客。他後來對經理說:“在走出人家的辦公室時,我總是對自己說,我總算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確整了他一次,可是我什麼都沒能賣給他。”

經理的第一個難題不在於怎樣教歐 哈裏說話,而是訓練他如何自製,避免口角。

社會生活是一張無形的網,每個人都是這張社會關係之網上的一個網結。不論自覺不自覺,願意不願意,他每時每刻都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

在家庭生活中,要處理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在單位,要處理上級和下級之間的關係以及同事之間的關係;到商店,要處理顧客同售貨員之間的關係;上了火車,要處理乘客同乘務員的關係……如此等等。

可以說,我們每走一步,每辦一件事,都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對同一件事,人們往往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不同的處理方式,顯示著不同的智商、才能和道德修養,也帶來不同的結果。

隻要是思維正常的人,無不希望生活在友好、友誼、友愛的氛圍中,無不希望自己的周圍充滿善意、善良、善舉。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一點,那就需要自己有一顆包容心,包容他人,他人才能包容你;接納別人,別人才能接納你。

本傑明 富蘭克林在自傳中寫道:“我立下一條規矩,正麵反對別人的意見,也不讓自己武斷。我甚至不準自己在文字表達上或語言上有過分肯定的詞句。我絕不用‘當然’、‘無疑’這類詞,而是用‘我想’、‘我假設’或‘我想象’。當有人向我陳述一件我所不以為然的事情時,我絕不立刻駁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錯誤;我會在回答的時候,表示在某些條件下,他的意見沒有錯,但目前來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見了收獲。凡是我參與的談話,氣氛變得融洽多了。我以謙虛的態度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但容易被人接受,衝突也減少了。我最初這麼做時,確實感到困難,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也許,五十年來,沒有人再聽到我講過太武斷的話。這種習慣,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夠得到同胞的重視。盡管我不善於辭令,更談不上雄辯,遣詞用字也很遲鈍,有時還會說錯話,但一般來說,我的意見還是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包容就是接納,反過來講,也就是不去講那些排斥的話。諸如對某人的厭惡,對某人的中傷等等。做人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閑談莫論人非”。

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理解、幫助都是相互的!如果你看別人還不順眼,隻能說明自己的修養還不夠。保持一份靜思,一份沉默,一份寬容的心態,用更多的時間來完善自己,充實自己,也是一種修行,一種快樂啊。

日常許多事情,沒有幾件是值得我們拿友誼去爭辯取勝的。而你卻偏偏如此做,好像你的精神和時間都不值一錢,更不要說到感情的損害了。除了彼此都能虛心地,不存半點成見,在某一個問題上專程討論之外,一切的爭辯都應該避免,即使這是一個學術性的爭辯,也不必以為這種爭辯就是發揚文化的精神。

哲學論爭了二千餘年,至今勝負未分;心理學的爭辯也至少有幾百年,現在仍然不分高下,你可以著書發表你的主張,但是不可在談話中句句爭辯。才智是可敬佩的,但不是好勝。而且,你應該聽過大智若愚的話吧!修養高深的人,決不肯與人計較的。

你愛和人抬杠,是否你以為可以用理論壓倒對方,就會給你很大的利益呢?你定會明白,你必不會壓倒對方。即使對方表麵屈服了,心裏也會不平,你一點好處也得不到的,但害處卻多了。好抬杠首先會使你損害了別人的自尊,對你產生反感,第二會使你很容易犯下專挑剔別人錯誤的惡習,第三它使你積久變成驕傲,第四,你將因此失掉一切朋友。

12、流言之語,不說都會自破

誰人人前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事業蒸蒸日上時,有人說我是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事業有成時,有人說我停止不前,不求進取。與朋友親密時,有人說我作風不好,拉幫結夥;淡於交往時,又說我脫離群眾,關係緊張。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左右還不是,不左不右更有不是,這就是做人的難處。

流言不一定都是惡意,帶來的也不一定都是禍患,但是流言往往對他人的人格造成傷害,所以散布流言的人應當盡量避免說傳流言。

當然,有時候,你會遇見這樣的情況:不知何時開始,竟有許多關於你的流言蜚語莫名其妙地充斥了生活。

你當然會生氣,會有站出去澄清的衝動。可一旦你這樣做了,又有人會說:解釋等於掩飾。遇到這種事,沉默會是最好的武器,正是“人正不怕影歪”,你不必太過在意這些無聊的事,總有一天,流言會不攻自破。

大學畢業後,喬琪憑著自己的實力順利進了一家外資企業。他很快囚表現出色當上了部門經理。這一來,招來了眼紅者的嫉妒。

不久,公司出了一件大事:由喬琪聯係的一家大客戶,在快簽合同時,突然變卦了,不僅沒有簽單,還不知從什麼渠道獲悉了公司的商業機密。公司因此蒙受了慘重的損失,喬琪因愧疚而主動請罰。一時間,所謂“喬琪泄密”“喬琪大撈了一把”的流言被得沸沸揚揚。但上司一直沒有表態,喬琪也不辯解什麼,每天照常上下班,默默地做事並且保證質量和效率。

喬琪抵住了巨大的精神壓力,絲毫沒讓流言影響自己的工作,還出色地簽下了幾筆數目頗大的訂單,多少挽回了上次的損失。在新年慶功酒會上,總裁親自走過來向喬琪敬酒:“疾風知勁草,小夥子這一年幹得好哇!”一旁的上司也會意地朝喬琪露出理解的微笑。一杯酒,喝得喬琪是千萬種滋味湧上心頭。放下酒杯,喬琪笑著說:“感謝領導,感謝同事們一年來對我的信賴和支持!”一語雙關,既沒傷害到誰又為自己做了澄清。從此,謠言消失得無影無蹤。

麵對流言蜚語,如果一時解釋不清,難以將其根除,那麼選擇沉默,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我記得那是去年的事,此時的我正想調離一份新的工作,從某些角度上講我很自私,雖不是大事,但總覺得是我個人的隱情,我不願隨意讓人知道的,但是換位思考人離不開朝夕相處的摯友,離開了她們你會感到生活的枯燥乏味,一個人的思想畢竟擁有自己一人的思想,二人的交流則拓展了各自的思想空間,而知已們也有自己的知已,人與人的關係很複雜,就像一張關係網,一個網眼總是連著另一個網眼;像一條拉鏈,上一個緊扣著下一個。礙與深厚的人際交情,我與我的摯友訴說了自己的想法,然消息也幾乎同時走漏。我雖有些而鬱悶。然即使友人所說,但我不會生氣,因為事實如此,相反我更珍惜友情間的過錯。我知道人有時有自己的難處,隻有情意深重的人才會對方所說,誠然也不否定小人搞事做作,但我的朋友不是那種人。我也理解人即便你不說,人也是敏感的,會從你的行動、眼神等渠道中得到你身上溢出幸福滿足的一絲一毫的蛛絲馬跡。

流言隨著時間,聲浪一浪高過一浪,雖不能與泰山相比,它足以讓你身心累得疲憊不堪,像滾雪球似地鋪天蓋地,像叉枝嫩牙張牙舞爪向你襲來。

惟其如此,隻有麵對此時的流言,且你還是得朝前走著,回望後麵,已是一片白茫,念天地悠悠,雖愴然卻無淚下,隻有瀟灑地來瀟灑地去,淡淡一笑處之。因為我知道這是個過程,隻是過程很緩慢,就像一杯白開水,我等待它的慢慢地冷卻下來,有待的是時間,久了,妥協了,平庸了。

我也用我的堅強的意誌,絲毫沒動搖對友人、對流言的誹謗而引起的置疑和懼怕,我也從摯友那知道了,是她們的敏感對我的懷疑,我也不在乎這些,因為沒有聲音、沒有聲息,何來生機;因為是實情;因為有嘴總需講,不講別人講自己總不行,人生總得有個豐富的體裁吧!

都說平淡是真,但沒有支撐的東西何來人生的意義呢?有時的流言,也許也能給人震得心身支離破碎;有時的流言,也許會掘出一條難以跨越的溝壑;有時的流言,也許也會讓人在流言中奮起一搏。

假如,今日再有流言挑起,我不會有激進的表現,相反更加的坦然,更加的自信,因為我理解了淺識流言的含義,是走在了時代的前頭人,讓許多心胸狹小的人眼紅、嫉妒。我相信流言在我們這樣的社會裏,會轉換成另一個角度的思考,流言最終將成為催發人們前進、拓展、向上的另一種升華平台的動力!

人生苦短,要做的有價值的事那樣多,沒有必要讓無聊的事占據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要像但丁說的那樣做: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麵對流言,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

一是保持鎮定。切忌在流言麵前暴跳如雷,大吵大鬧,那樣於事無補,反倒給上司留一個遇事急躁的壞印象。謹記,流言麵前保持微笑、冷靜對待,要比捶胸頓足淚如雨下好得多。

二是尋求支持。單槍匹馬笑對流言,雖說顯示了為人坦蕩的一麵,但畢竟會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主動出擊,尋求支持,才是徹底戰勝流言之道。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積極主動尋求上級支持外,向下尋求支援也極為重要。上司在流言麵前總會以下屬意見為參考,下屬意見有時會起到一言九鼎之功效。

三是反省自身。流言的出籠是否真的與自己哪方麵做得不妥有關?如真的是自己哪方麵處事不公,不妨當麵認錯並改正,求得諒解與支持。

四是攻其破綻。紮緊了自己的籬笆後,接下來就可以主動出擊,驅趕流言。流言最怕真理和陽光,擺出事實和真相,敞開大門說話,就會給流言以致命一擊。

同時聽到流言的人也必驚慌失措,“走自己的路,讓人們去說吧,”“樹正不怕影子斜”,“酒香不怕巷子深”,人好不怕流言多。

人言可畏但不可懼,可畏的是講流言的人,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要自我約束,少說流言。聽到別人傳流言,要走腦思考,不該人雲亦雲。聽到對自己的流言也不必大驚小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難道還怕幾句流言嗎?

烏雲不能和太陽並存,因為太陽天天東升西落,而烏雲絕不會時時遮住太陽。有人講“唾沫星子淹死人”,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因為會遊泳的人在大浪滔天的海洋裏都可以暢遊,怎麼會在區區口水裏淹著呢。

所以,我們平時聽到流言需坦然自若,“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任憑風浪起,穩坐雜談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