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說話的藝術對於迅速有效地傳遞信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如果隻貪圖自己一時的痛快而無所顧忌地說了不該說的話,則隻會給自己製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三忌糾纏不休。
劉某:他喜歡在網上交朋友,經常在網站的聊天室和網友聊得熱火朝天,其中對一個叫“親親寶貝”的女網友是一“鍵”鍾情。聊了幾次後,兩人更是一“網”情深。一天晚上劉某又進入聊天室,選擇單獨空間和她“私聊”起來:
劉某:大美女,好啊!你有好些日子沒上網了呀?
親親寶貝:是啊,最近很忙啊,每天都加班,累死我了。
劉某;我們好好聊上一通就不累了吧。
親親寶貝:我今天有點累,下次再聊好嗎?我過一會就下了。
劉某:這怎麼行,我們都好幾天沒聊了,今天非得好好地聊上一聊!
親親寶貝:不好意思,我實在是大累了,我這兩天都沒有好好睡上一覺,昨天加了個通宵啊,今晚得早點睡;
劉某: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隻要我們聊得興起,精神振奮,疲勞自然就消失了,況且我好些日子沒見著你了,我想看看你是不是變得更加漂亮了(說罷便把視頻發了過去)。
親親寶貝:……
親親寶貝敲上一串句號,表示對他“無語”,然後就下線了。從此以後,隻要一看到劉某上線她就“隱身”。
之所以有這麼多人青睞於網絡交際,除了獲取一些信息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想在網聊中緩解工作上的壓力,排除生活中的煩惱,從而獲得一份好心情。一個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人往往會充分尊重網友的意願,而不會為難他人,更不會“死纏爛打”向網友提出一些“不情之請”。上例中的劉某,他明知道網友很累,是最需要休息的時候。並且在她提出“下次再聊”的請求後,他仍然糾纏不休,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這就難怪“親親寶貝”對他“無語”,以後也都躲著他了。
18、想吸引人,就請傾聽
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做一個“聽話”的高手。
一位顧客在某商店購買了一套西服,由於掉顏色的問題,要求退貨。售貨員便和他爭執了起來。商店經理聽到爭吵聲,連忙趕過去。
由於經驗豐富,非常懂得顧客心理,商店經理三言兩語便把已經被售貨員氣得發瘋的顧客恢複了平靜。經理究竟采取了什麼法寶呢?
原來,經理趕到顧客麵前後,先是微笑和誠懇地靜靜聽完顧客的抱怨和發泄。等顧客說完,又讓售貨員說話。當徹底了解清楚爭吵緣由的來龍去脈後,經理真誠地對顧客說:“真是萬分的抱歉,我不知道這種西服會掉顏色。現在怎麼處理,本店完全聽從您的意見。”
顧客說:“那麼,你知道有什麼法子可以防止西服掉顏色嗎?”
經理問:“能否請您試穿一周,然後再作決定?如果到時候您還不滿意,那麼我們無條件讓您退貨。好嗎?”
結果,顧客穿了一周後,西服果然沒有再掉顏色了。
怎麼去做一位“聽話”的高手呢?上麵的商場經理,應該給出了一些啟示。經理能夠讓已經暴跳如雷的顧客很快平靜下來。關鍵在於,他能夠認真地傾聽顧客的不滿。
顯然,善於傾聽無形中起到了褒獎對方的作用。仔細認真地傾聽對方的談話,是尊重對方的前提,能夠耐心地聽說話者訴說,就等於告訴對方“你說的東西很有價值”、“你是一個值得我結交的人”。無形中,說者的自尊得到了滿足。於是,說者對聽者就會產生一個感情上的飛躍,認為“聽話”者能理解自己,並欣慰於自己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的機會。如此。彼此心靈間的交流就使得雙方的感情距離縮短了。
因此,認真仔細地聽說話者講述,是做好一位“聽話”高手的首要條件。
“聽話”高手的第二個特征是,能夠養成良好的聽話習慣。聽別人講話要注意禮貌,要專心致誌地聽,眼光要和講話者交流,適當時用表情姿態去呼應對方的講話。要做一個“聽話”的高手,眼光切勿飄忽不定,不要做其他事情和顯出不耐煩的樣子。不要輕易打斷對方談話或接過話頭代下結論。
會說話的人都是會聽話的人。自己不想“哇啦哇啦”地說個不停而是洗耳恭聽的人是最會說話的人。
在日常會話當中,要做到會聽是相當困難的,不要說會聽,有的人甚至連互相交談的最基本原則都做不到。對方一開口,立刻打斷對方,自己卻長篇大論地講個不停,等到對方感到不快而索性不說了,他反而認為對方被自己說服了,因而得意洋洋,這樣的人還真不少。通常自己的毛病是不太容易發現的。
日常會話是提高講話藝術水準的舞台。推銷人員應留心別人對話中的一些壞毛病,使之成為警惕自己的好材料。
在和對方的談話過程中會聽是很重要的一環,這是博得對方好感的一個秘訣。遺憾的是,不少推銷人員急於推銷商品,把對方所講的話都當成耳邊風,而且總是迫不及待地在商談中提出問題或打斷對方的話,或申述自己的觀點。這些都是不適當的。欲速則不達,如果想使交易成功,顧客長篇大論時是成功到來的有利時機,你應該為此高興,所以當對方滔滔不絕地說時,應該立刻提起精神來傾聽,並不時興趣盎然地說:“後來呢?”以催促對方繼續往下說,要用好像聽得出了神的樣子去傾聽對方的談話。
對於喜歡說話的顧客,推銷人員隻要洗耳恭聽,他就會笑容滿麵,高興得不得了。在這種情況下,當對方關住話匣子時,緊接著很可能說:“就這麼決定了,我們訂合約吧!”即使簽不了合約,他也會很高興地等待著您的下一次來訪。
總之,傾聽是一種禮貌,是一種尊敬講話者的表現,是對講話者的一種高度的讚美。更是對講話者最好的恭維。傾聽能使對方喜歡你,信賴你。
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受到別人的重視。當我們專心致誌地聽對方講,努力地聽,甚至是全神貫注地聽時,對方一定會有一種被尊重和重視的感覺,雙方之間的距離必然會拉近。
經朋友介紹,重型汽車推銷員喬治去拜訪一位曾經買過他們公司汽車的商人。見麵時,喬治照例先遞上自己的名片:“您好,我是重型汽車公司的推銷員,我叫……”
才說了不到幾個字。該顧客就以十分嚴厲的口氣打斷了喬治的話,並開始抱怨當初買車時的種種不快,例如服務態度不好、報價不實、內裝及配備不對、交接車的時間等待得過久……
顧客在喋喋不休地數落著喬治的公司及當初提供汽車的推銷員,喬治隻好靜靜地站在一旁,認真地聽著,一句話也不敢說。
終於,那位顧客把以前所有的怨氣都一股腦地吐光了。當他稍微喘息了一下時,方才發現,眼前的這個推銷員好像很陌生。於是,他便有點不好意思地對喬治說:“小夥子,你貴姓呀,現在有沒有一些好一點的車種,拿一份目錄來給我看看,給我介紹介紹吧。”
當喬治離開時,已經興奮得幾乎想跳起來,因為他的手上拿著兩台重型汽車的訂單。
從喬治拿出產品目錄到那位顧客決定購買,整個過程中,喬治說的話加起來都不超過10句。重型汽車交易拍板的關鍵,由那位顧客道出來了。他說:“我是看到你非常實在、有誠意又很尊重我,所以我才向你買車的。”
因此,在適當的時候,讓我們的嘴巴休息一下吧,多聽聽顧客的話。當我們滿足了對方被尊重的感覺時,我們也會因此而獲益的。
我們再看看喬 吉拉德又是怎樣用傾聽來贏得顧客的。
眾所周知,汽車推銷員喬 吉拉德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他曾說過:“世界上有兩種力量非常偉大,其一是傾聽,其二是微笑。傾聽,你傾聽對方越久,對方就越願意接近你。據我觀察,有些推銷員喋喋不休,因此,他們的業績總是平平。上帝為什麼給了我們兩個耳朵一張嘴呢?我想,就是要讓我們多聽少說吧!”
喬 吉拉德對這一點感觸頗深。因為他從自己的顧客那裏學到了這個道理,而且是從教訓中得來的。
喬 吉拉德花了近一個小時才讓他的顧客下定決心買車,然後,他所要做的僅僅是讓顧客走進自己的辦公室,然後把合約簽好。
當他們向喬 吉拉德的辦公室走去時。那位顧客開始向喬提起了他的兒子。“喬,”顧客十分自豪地說,“我兒子考進了普林斯頓大學,我兒子要當醫生了。”
“那真是太棒了。”喬回答。
倆人繼續向前走時,喬卻看著其他顧客。
“喬,我的孩子很聰明吧,當他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就發現他非常的聰明了。”
“成績肯定很不錯吧?”喬應付著,眼睛在四處看著。
“是的,在他們班,他是最棒的。”
“那他高中畢業後打算做什麼呢?”喬心不在焉。
“喬,我剛才告訴過你的呀,他要到大學去學醫,將來做一名醫生。”
“噢,那太好了。”喬說。
那位顧客看了看喬,感覺到喬太不重視自己所說的話了,於是,他說了一句“我該走了”,便走出了車行。喬 吉拉德呆呆地站在那裏。
下班後,喬回到家回想今天一整天的工作,分析自己做成的交易和失去的交易,並開始分析失去客戶的原因。
次日上午,喬一到辦公室,就給昨天那位顧客打了一個電話,誠懇地詢問道:“我是喬 吉拉德,我希望您能來一趟,我想我有一輛好車可以推薦給您。”
“哦,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先生,”顧客說,“我想讓你知道的是,我已經從別人那裏買到了車啦。”
“是嗎?”
“是的。我從那個欣賞我的推銷員那裏買到的。喬,當我提到我對我兒子是多麼的驕傲時,他是多麼認真地聽。”顧客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你知道嗎?喬,你並沒有聽我說話,對你來說我兒子當不當得成醫生並不重要。你真是個笨蛋!當別人跟你講他的喜惡時,你應該聽著,而且必須聚精會神地聽。”
刹那間,喬 吉拉德明白當初為什麼會失去這名顧客了。原來,自己犯了如此大的錯誤。
喬連忙對顧客說:“先生,如果這就是您沒有從我這裏買車的原因,那麼確實是我的錯。要是換了我。我也不會從那些不認真聽我說話的人那兒買東西。真的很對不起,請您原諒我。那麼,我能希望您知道我現在是怎麼想的嗎?”
“你怎麼想?”顧客問道。
“我認為您非常偉大。而您送您兒子上大學也是一個非常明智之舉。我敢確信您兒子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出色的醫生之一。我很抱歉,讓您覺得我是一個很沒用的家夥。但是,您能給我一個贖罪的機會嗎?”
“什麼機會。喬?”
“當有一天,若您能再來,我一定會向您證明,我是一個很忠實的聽眾,事實上,我一直就很樂意這樣做的。當然,經過昨天的事,您不再來也是無可厚非的。”
兩年後,喬賣給了他一輛車,而且還通過他的介紹,獲得了他的許多同事的購買車子的合約。後來,喬 吉拉德還賣了一輛車給他的兒子。一位年輕的醫生。
從此以後,喬 吉拉德再也沒有在顧客講話時分心。而每一位進到店裏的顧客,喬都會問問他們,問他們家裏人怎麼樣了,做什麼的,有什麼興趣愛好,等等。然後,喬便開始認真地傾聽他們講的每一句話。
大家都很喜歡這樣,那給了他們一種受重視的感覺,他們認為,喬是最會關心他們的人。
喬 吉拉德對“傾聽”作了下麵的簡單總結,他認為,當我們不再喋喋不休,而是聽聽別人想說什麼時,至少可以從中得到如下好處:
體現了你對對方的尊重;獲得了更多成交的機會;更有利於找出顧客的困難點。
傾聽最有效的武器——“閉上嘴巴!”
為了能讓自己成為很受歡迎的人。成為一位優秀的管理者,成為一名受上司喜歡的下屬,成為一名頂尖的業務員,我們必須戒掉“不願傾聽”的壞習慣。故意把不想聽的話關在耳朵外麵,這種做法不好。
那怎麼辦呢?如果我們想做一位好的“聽眾”,可以依次執行如下規則:
帶著理解的目的去聽;帶著回應的目的去聽。
當我們決心做一名好的傾聽者時,我們必然希望找到自己成為那樣的人之捷徑。那麼,我告訴你,要成為好的傾聽者,有許多秘密武器,而其中最管用的一件是:閉上嘴巴!
是的,讓你學會傾聽的法寶隻有四個字——“閉上嘴巴!”
仔細想想,我們是多麼幸運呀,因為隻要閉上我們的嘴巴,就能夠學到很多很多東西了,是不是很神奇呢?
如果我們保持緘默,人們就會覺得我們比較聰明,而通過聽學到的東西,從來都是比通過說學到的要多得多。
有效的傾聽,能帶來越來越多的好朋友;有效的傾聽,能帶來越來越多的顧客;有效的傾聽,能帶來越來越多晉升的機會;有效的傾聽,當然,更能帶來越來越多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