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3 / 3)

回過神來的劉嘉向王路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從那以後,兩人前嫌冰釋,成了一對工作上的好夥伴,生活中的好朋友。

平時關係不融洽的同事拿出的設計方案,遭到顧客非議和質疑時,王路並沒有幸災樂禍,落井下石,而是盡力維護同事的利益,出麵解圍,使事情出現了轉機。王路積極主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這種在交際中表現出的同理心,最終讓他贏得了信任和友渲。

一個人是否能受到朋友的歡迎,與這個人的能否理解他人有很密切的關係。懂得事事為他人著想,事事理解他人,采取中庸之道,談吐風趣而不失儒雅的人,身上會散發出一種誘人的馨香,令周圍與他相處的人,如沐春風,被他善解人意的魅力所吸引,以能成為其好朋友而自豪,不管日後是否同道,心中的思念卻會曆久彌新,友情長存。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你要保存一段情誼,不能以為單靠嘴巴或一雙手便如願以償。這皆因人的思想變化無常,以為彼此日夜共對,相擁相依便可保持熱情,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西方的心理學家一致認為,人最大的需求就是被人理解,一個善解人意的人,無論走到哪裏,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結交到患難知己,人人會向他伸出友誼之手。

培根曾說:缺乏朋友的理解,乃是最純粹最可怕的孤獨,假如沒有朋友,世界不過是一片荒漠。隻要人人都多一點理解,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在現實中,人們難以交到真正的知心,即使有朋友也難以長久相處。

朋友並不是庸俗的金錢附庸品,並不是權勢下的奴隸。隻有當一個人能發現他人身上閃現出別人需要的亮點時,別人才願意與之為友,才願意為他敞開心靈之門,才願意付出他應得到的激情和讚美。

青年人涉世不久,往往體驗較少,於是對於一個需要安慰的人常顯得束手無策。而當一個人受到挫折時,當一個人充滿悔恨時,尤其需要朋友在此關鍵時刻拉他一把,在朋友的寬慰力量下增長力量。如果,這時你多說幾句理解的話,那麼你就必然會獲得不絕的讚美。

8、欣賞的話,請及時地說

世界是一個整體,但認識世界的人卻隻是一個局部。我們每個人都隻從一個或幾個角度認識世界,因為社會學的社會角度看世界,學藝術的從藝術的角度世界,如此等等,世界上數千門學科,把我們每個人都切割成了分裂的人,局部的人。因此,幾乎可以說,我們人人都是帶有偏見的人,我們所說的話,幾乎都是帶有偏見的話。

由此可知,在人與人交流中,在一個團隊內,一個組織中,當要對某一件事發表看法時,自然就會見解各異了。那麼,究竟誰對誰錯呢?

世界沒有對與錯,隻是角度不同而已,隻是得失不同而已。如果生活中,工作中出現了不同的意見,在取舍之前,我們應該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

對不同的意見,不同的看法,與傳統的東西有差異的觀點,千萬不要草率下結論,也不要急急慌慌做結論,尤其是不能將不同觀點一棍子打死。

有篇文章這樣說,對不同說法的事,要做到寬厚、寬容和寬鬆。三個“寬”字,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對於不同的說法多一點寬容,對不同的人多一點寬厚,對不同的事要多一點寬鬆、多一點彈性。

我們在多種意見麵前不要隻有對與錯,不要隻從自己角度考慮,更不要傷及不同意見的人。如果一定要各執已見,那也得認同和允許別人各執已見,否則,就會造成新的衝突。

欣賞就是賞識,欣賞就是領略。欣賞就是視線之內的一份美好。

欣賞別人是一種尊重,被別人欣賞是一種承認。無人欣賞則為一種大不幸。如果一顰一笑一招一式都有人欣賞,那孟浩然就不會發出“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的慨歎了。

鳥啼而欣然,花落而自得。可見任何地方都有真正的妙境,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機。欣賞高山,自會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強悍和凝重:欣賞大河,自會在大河的澎湃中感悟到氣度與洗禮;欣賞大樹,自會在大樹的偉岸中獲得自立與尊嚴:欣賞小草,自會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執著與希望。

欣賞不同於好奇,需要有一雙睿智而又真誠的眼睛;欣賞不同於獵豔,需要具備藝術的敏銳心靈,需要那份澄澈境界的雄闊。欣賞是人生的階梯,會產生奇妙無比的效果。欣賞更需要慧眼獨具,角度不凡。正如明代學者洪應明所言:雨餘觀山色,景象便覺新妍,夜靜聽鍾聲,音響尤為清越。

一個碌碌無為的淺薄者,是沒有欣賞可言的。

懂得欣賞他人,是一種做人的美德和智慧。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生活在社會中,彼此之間難免存在利益的差別、思想的分歧,但更具有一致的目標、相通的感情,更需要相互的支撐、相互的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一個人的周圍,無論是上級、同事,還是下屬、朋友,都有可以欣賞的亮點,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富蘭克林說:我成功的秘訣是,從不說別人的壞話,隻說別人的好處。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胸懷寬廣、虛懷若穀的人,才能懂得欣賞他人。懂得欣賞他人,就是知道尊重和關愛他人,知道看到他人的長處。有一則故事很能說明欣賞的力量。

有一個富翁,由於他特別喜受吃烤鴨,於是重金聘了一個精研烤鴨的大廚師,每天為他烤一隻鴨。大廚師名不虛傳,每天烤出的鴨,香噴可口,不過卻隻有一條腿。富翁覺得很奇怪,但礙於身份也不便過問。過了一星期,每烤出來的鴨,還隻有一條腿,富翁實在忍不住了,他叫出廚師。

富翁問道:你所烤的鴨為什麼都隻有一條腿呢?另外一條腿路到那裏去了呢?

廚師答道:哎呀!你弄錯了,鴨子本來就隻有一條腿啊!不信的話,我帶你去看看。

於是,廚師帶著富翁到後院。這時,鴨子因天氣熱,縮了一足在樹陰下站著休息。

廚師說:你看!鴨子都隻有一條腿啊!

富翁氣不過,立刻雙掌用力拍了幾下,掌聲驚動鴨群,伸出了另一足,紛紛走避。

富翁說:你看!鴨子都有兩條腳啊!

廚師答道:是的!如果你早鼓掌的話,那鴨子老早就是兩條腿了。

千萬別像富翁那樣,吝於鼓掌,否則你吃到的烤鴨,很可能永遠隻有一條腿啊!

一個人懂得欣賞別人,在把慰藉和力量給了他人的同時,也把激勵和鞭策給了自己。因為在欣賞他人的過程中,自己往往也能以人為鏡,看出不足,找出差距,從而不斷提高素質能力和修養水平。

懂得欣賞他人,有利於形成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一個人希望得到他人欣賞,並不等於圖虛榮、好麵子;一個人懂得欣賞他人,也不是不顧事實、隻唱讚歌。真正的欣賞是真誠和善意的流露,是理解和尊重的體現。這樣的欣賞,給人以溫暖和關懷,有利於激勵人們施展才幹、發揮才智,有利於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感情。俗話說看人長處,可以相處。

許多事實證明,發自內心的欣賞比劈頭蓋臉的訓斥更起作用。一個人如果把同行視為冤家,看他人一無是處,他是傷疤我是花,我最美麗他很差,往往會引起摩擦和衝突,最終自己也將難有大的作為。隻有學會欣賞他人,以誠待人,學人之長,才能營造出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集中精力幹事創業。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欣賞良辰美景愉悅人們的心靈,欣賞精品佳作提升人生的境界。其實,人與人之間更需要欣賞,欣賞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力量。得到他人的欣賞,就是得到他人的鼓勵,自然會感到幸福和快慰。

愛人者人必愛之,懂得欣賞他人,自己也必然收獲友誼和快樂。在現實社會裏,人與人相處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懂得欣賞他人,學會欣賞他人,用寬容代替苛求,用鼓勵代替指責,人與人之間就會多一分溫馨,我們的社會就會多一分和諧。

欣賞別人,就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之詞。林肯說過:“每個人都喜歡讚美。”讚美之所以得其殊遇,一在於其“美”字,表明被讚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二在於其“讚”字,表明讚美者友好、熱情的待人態度。

人類行為學家約翰 杜威也說:“人類本質裏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讚美。”因此,對於他人的成績與進步,要肯定,要讚揚,要鼓勵。當別人有值得褒獎之處,你應毫不吝嗇地給予誠摯的讚許,以使得人們的交往變得和諧而溫馨。

可以說,欣賞是友誼的源泉,是一種理想的黏合劑,它不但會把老相識、老朋友團結得更加緊密,而且可以把互不相識的人連在一起

一句西方諺語說:“讚美好比空氣,人不能缺少。”推銷員對那位女子的讚美是完全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是她最需要的。事實上,真誠的讚美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生活的動力之源。它們的確像是空氣,充滿我們的汽車輪胎,載著我們在生活的大道上向前飛奔疾馳。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和社會的肯定和認可,我們在付出了必要勞動和熱情之後,都期待著別人的讚許。那麼,把自己需要的東西,首先慷慨地奉獻給別人,體現的隻能是我們的大方和成熟。

多講欣賞的話,是對別人的尊重和評價,也是送給別人的最好禮物和報酬,是搞好人際關係的一筆暫時看不到利潤的投資。它表達的是我們的一片善心和好意,傳遞的是你的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你有意無意間與人形成的隔閡和摩擦。對人表示讚許,你何樂而不為呢?

既然欣賞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我們就要在和周圍人相處的過程中,毫不吝嗇地讚揚別人,使讚許動機獲得廣大而神奇的效用。

現實生活中,一個善於發現別人長處,善於欣賞別人優點的人,絕不是單方麵的給予和付出。不知你是否也有這方麵的體驗,欣賞別人,往往也會激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