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了下來,姥姥便開始尋找自己的樂趣,納起了鞋墊。納鞋墊是農村女人自小就要學做的一件事,但要納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姥姥納鞋墊的圖案都是我母親和小姨畫的,其圖案從不重樣兒,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還有其它一些圖案,總之是什麼都有;她把各種顏色的線也搭配得恰到好處。隻見她手起針落,來回上下飛快地穿梭在一層薄薄的鞋墊中間;時而,還把手裏捏著的那根針在暗藏銀絲的頭皮上蹭上幾下;時而,還用小剪刀剪去鞋墊上露著的細小線頭兒;時而,還將納好的鞋墊與正在納的鞋墊並在一起仔細比照。總之,她納鞋墊的那股子認真勁兒,真比現在的年輕人做得還帶勁。

她納下的鞋墊,我們這幾十口人的大家庭裏的每個人都有份,而且都用不完。直到2009年姥姥得了半身不遂,一隻手不方便活動時才不納了。

姥姥和姥爺,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相伴走過了漫長的60多年。衷心祝願他們幸福安康,長壽百年。

三、在爺爺奶奶的嗬護下成長

作為家裏的長孫,爺爺奶奶對我的寵愛似乎要比弟妹們更多一些。小時候,由於姊妹多的緣故,媽媽看管不過來,就由爺爺奶奶照顧我,所以我對他們的感情也更深。

爺爺是一個非常細致又有耐心的人,當過教書先生,也吃過很多苦。記得爺爺常常教我疊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兒,還教我寫字、包書皮,這個時候的爺爺是非常和藹的;而當我做錯事的時候,爺爺又會很嚴厲,毫不留情地打我屁股。因此,小時候的我對爺爺是又愛又恨。相反,奶奶對我更多的是溺愛。所以奶奶的話通常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不起作用。就這樣童年悄然逝去,直到有一天忽然發現爺爺奶奶都老了,而我也長大了,他們不再管我,我有些高興又有些不習慣。

時間恍然,如今我的孩子也像我小時候一般大小,為人父的我才體會到那時爺爺奶奶對我的苦心。感謝上蒼對爺爺奶奶的厚愛,讓我有機會孝敬他們二老。希望爺爺奶奶健康長壽,與天齊福。

四、幸福的爺爺奶奶

說起爺爺奶奶,村子裏的人都很羨慕。如今他們早已是四世同堂,兒孫滿席,而且年過八旬了身體都還健朗,兒女們也總是盡最大的孝心去孝敬他們。人都說老人最怕的不是吃穿問題,而是孤獨寂寞。在這方麵,爺爺奶奶可算是二者皆不缺,也是讓村裏老人最羨慕的。

印象中爺爺是一個脾氣非常火暴的人,常常是一句話說不對就上火,這樣奶奶就成了個受氣囊。外人看著也許覺得他們感情不夠好,其實不然。每當奶奶得病的時候,爺爺的脾氣就會變得非常好,跑前跑後,煎藥端水,細微地照顧,甚至讓人懷疑爺爺是不是還是他本人;而奶奶總是順著爺爺的性子,什麼委屈都能受;可見他們相互間的關心關愛隻是隱藏得很深,不輕易表露而已。這也正是那個年代的愛情特征。

與爺爺相比,奶奶的性格截然相反。她是一個外表看著柔弱,而骨子裏透著剛毅的女人,一個字——硬。想想一個被病魔纏身而切除五分之四的胃的老人,她的忍耐確是可想而知的。她為這個大家庭辛勤操勞了一輩子,每天從清早忙到昏黑,從沒見她休息過。

要說到現在的爺爺奶奶,他倆更像小孩子,常常發脾氣、吵嘴,而當你去追究原因的時候,就會發現那並不是個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或者說根本就不是個問題,但他倆卻會為此吵得跟仇人似的,真讓人哭笑不得。沒辦法,老小孩麼,隻好哄了這個再哄那個嘍!

總之,不管他們是老小孩還是老頑童,隻要二老健健康康的,就是兒孫的福,這也是讓一大家子感到最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