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後漢書·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釋義】
比喻不冒危險,就不能成事。比喻不經曆最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真知。
【近義詞】
激流勇進
【反義詞】
退避三舍
【典故】
班超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他的父親班彪、哥哥班固和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學家。班超年輕時,由於家境貧寒,為了奉養母親,他不得不去找了一份為官府抄寫文書的工作。他每日趴在桌子上抄寫,日子過得很無聊,這一天,他忽然看到朝廷上有戰事的消息,遂把筆扔在桌子上說:"大丈夫應該效法傅介子,張謇去邊塞立功,豈能這樣居於一間小屋子。"第二天,他就去參軍了。
公元73年,班超隨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他顯示了自己出眾的才能,俘獲了很多敵人,竇固很賞識他,就派他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他們帶著36名隨從一路向西而去,第一站到達的是鄯善國,鄯善國王熱情地款待了他們,對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關懷備至,每天鬥派人來問他們是否滿意。可是過了幾天,班超敏感地發現,鄯善國王對他們似乎冷淡了很多,這是怎麼回事呢?班超不由地沉思了起來,他想,如果沒有外界的作用,鄯善王氏不可能輕易改變態度的,莫非是北匈奴的人也派來了使者,如果他們威脅鄯善王,那勢必會出現這種問題的。
於是班超就把隨行的侍從都喚來一起商議這個問題,後來,他們決定先摸清對方的底細,在做打算,於是,班超叫來了一名鄯善國的侍臣,試探地問他:"我聽說被匈奴的使臣來了,他們在哪裏,為什麼不通知我們呢?"侍臣一聽,非常恐慌,以為班超他們已經知道了,就隻好老實交代說:"其實北匈奴的使臣已經來了好幾天了,為國王帶來了很豐厚的禮物,國王正忙著招待他們呢,所以對天朝的使者有些疏忽,還請你們見諒。"
班超一聽,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樣,因此就讓侍臣出去了,回來和自己的隨從們說:"現在鄯善國的國王一心和匈奴叫好,反而不把我們看在眼裏了,想來再過一段時間,他套考了匈奴人,恐怕就要把我們交給匈奴發落了,我們本想來建功立業的,怎麼能夠做別人的俘虜,落入像豺狼一樣凶狠的匈奴人手裏的,大家都想想辦法,看有沒有什麼轉機?"
隨從們齊聲說道:"現在情況這麼危機,我們都願意聽您的調遣,您讓我們怎麼幹我們就怎麼幹?"於是班超先派人摸清了匈奴的底細,查到了他們的住處,然後就趁著天黑,帶領他們燒了匈奴使臣的住處。此時,匈奴使臣睡得正香,等他知道起火了,要向外麵逃跑時,就被等候在外麵的班超一劍殺死了。
就這樣,班超率領著36個人,一舉滅掉了匈奴的大營,鄯善國王震驚極了,他也非常佩服班超的膽識,於是誠心誠意地和他們訂立了盟約。
【課本鏈接】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練習4,誦讀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