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三國演義》四十九回: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釋義】
一切都準備好了,隻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麼都已準備好了,隻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反義詞】
一無所有
【典故】
三國時期,曹操為了統一天下,率領80玩大軍南下,準備一舉攻下東吳的孫權和蜀地的劉備,他把軍隊駐紮在長江中遊的赤壁,由於他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擅長水戰,曹操就把自己的戰船全部用鐵鏈子鎖了起來,這樣就很平穩了,在上麵跑馬都沒有問題,他決定訓練好水軍之後,再渡江攻打孫權。
孫權和劉備的勢力都比較弱小,於是就決定聯軍抵抗曹操,當時駐守在赤壁的是孫權的大將周瑜,周瑜組織多謀,他和手下的將軍黃蓋商議,曹操的船都連在一起,用火攻是最好的,到時候一把火燒過去,他們的船無法分散,一定都會燒起來的,他們的軍隊想逃都逃不掉。
可是等到一切都準備好了,周瑜這才發現,曹操的軍隊都停在長江的西北岸,而現在正處於冬季,刮的都是西北風,如果用火攻的話,不但無法燒到曹操的船隊,還可能燒到自己,可是天氣不隨人願,怎麼才能刮起東南風呢?周瑜非常著急,眼看火攻的計策應用不了,如果坐等下去,曹操訓練好了水兵,渡過江來,自己的兵馬根本抵擋不了80萬大軍。怎麼辦呢?周瑜急的口吐鮮血,臥病在床,請了多少名醫都看不好。
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他也被派到赤壁來協助周瑜,公婆曹軍,因此,他知道周瑜生病的消息後,就來探病,他對周瑜說:"大都督,我有一個好辦法治你的病。"
周瑜歎了口氣,淡淡地說:"那麼多名醫都治不好我的病,你又不是大夫,還是別誇口了。"諸葛亮微微一笑,說出了兩個字:"東風。"周瑜一下子做了起來,驚喜地說:"先生怎麼知道我是為東風而生病的。"諸葛亮笑道:"想要以少勝多,破曹兵的80萬大軍,最好的辦法隻有用火攻,可如今是冬季,大都督現在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肯定是為此事著急了。"
周瑜從床上下來,請諸葛亮在書案前坐下,這才問道:"先生,看你不慌不忙的申請,莫非你有什麼好辦法不成。"諸葛亮胸有成竹地說:"大都督,你盡管派兵布陣,安排人馬,到時候我自會請來東風助陣的。"原來這諸葛亮懂得很多天文地理的知識,前幾天,他已經觀察了天氣,預測到最近幾天肯定有東南風,這才來找周瑜的。
周瑜雖然半信半疑,但是也沒有別的辦法,於是隻好按照諸葛亮的話,做好了火攻的準備。諸葛亮這邊已經裝模作樣的設好了法台,諸葛亮穿著道袍,在上麵燒香五間,口中還念念有詞。不多久,風向果然變了,船頭上的旗幟向西北方向飄動著。下麵的士兵急忙稟報周瑜:"大都督,果然刮起了東南風,我們可以行動了。"周瑜走出大帳,看到真的刮起了東南風,心中大喜,立刻指揮兵馬發動火攻。
黃蓋帶領著20多條大船,假意要投降曹操,實際上上麵裝滿了火藥硫磺,等到靠近曹操的水寨時,他們都推到後麵的小船上,點燃了大船,大船順著東南風直衝向曹操的水寨。曹軍的船連在一起,無法分開,所以一下都著了起來,曹兵燒死的、淹死的不計其數,曹操看到大勢已去,隻好帶著殘兵從小路上逃走了。
【課本鏈接】
語文出版社S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語文百花園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