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狡兔三窟(1 / 1)

【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

【釋義】

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反義詞】

窮途末路

【典故】

戰國時,孟嚐君是齊國的丞相,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更好地治理國家,他經常結交和收養一些有各種本領的人做門客,讓他們為自己出謀劃策,提高自己在各地的聲望。他到處尋找人才,不分貴賤,隻要有一些才能和本領,他都會網羅到自己的門下,並以禮相待。就這樣,孟嚐君求才若渴的名勝傳到了各國,很多人都來投靠他了。

有一個人名叫馮諼,他高瞻遠矚,目光非常深遠,但卻窮困潦倒,無以為生,聽到孟嚐君的名氣後,他就決定去套考孟嚐君,他來到孟嚐君的住所時,孟嚐君正在和一些門客閑聊,當看到馮諼穿著一身破舊的衣服,露著腳趾頭的草鞋時,覺得這一定是個窮困潦倒的人,也沒怎麼放在心裏,盡管如此,他仍然有禮貌地問:"先生來我這裏有什麼見教嗎?"

馮諼也毫不客氣地回答:"我家裏已經窮的揭不開鍋了,到你這兒來混口飯吃,我也沒什麼本領。"孟嚐君聽了,也沒有多說,就把他安排在下等的房間中,每日給他一些粗糙的米飯吃。

過了一段時間,馮諼就覺得不太滿意了,他就天天邊舞劍邊說:"劍啊劍,這裏的主人並沒有那麼禮賢下士啊,每次都吃粗飯,也沒有魚,根本就不是傳聞中的那樣,咱們還是回去吧!"這些話傳到了孟嚐君的耳朵裏,孟嚐君就命令人給他吃上等門客的飯菜,準備了車駕,並且派人給馮諼的老母親送了一些錢用。

後來,孟嚐君的名氣更大了,他手下的門客有3000多人,為了養活這些人,他就在薛城貸給了別人一大筆錢,由於經常要出去收利息,這種出力不討好的活誰也不想幹,於是他就想到了馮諼,就決定讓他去試一試。馮諼爽快地答應了,他帶著孟嚐君給他的盤纏和一大袋子的債權出發了。

馮諼來到薛城,先找那些富裕的人收了一部分錢,而那些窮苦的人由於還不上錢,就嚇得躲起來了,馮諼怎麼也找不到他們。於是馮諼就想了一個辦法,他用收到的錢買了很多好酒好肉,辦了好幾桌酒席,邀請所有欠債的人來喝酒,而且還放出話說:"還不起錢沒有關係,隻需要核對一下看看錢數對不對就行了。"這一下,很多人都跑來喝酒了。馮諼和大家核對了賬目,然後讓一些還得起利錢的先把錢還了,一時沒有錢的就另外約定了還款的日期,而對於那些實在換不上錢的,他就幹脆一把火把債券燒了,並說這是孟嚐君囑咐他這麼做的。那些欠債的人都非常驚喜,很感激孟嚐君的恩德。

聽到馮諼燒掉債券的消息後,孟嚐君氣的火冒三丈,立刻派人快馬加鞭把馮諼叫了回來。一看到馮諼,他就沉下臉責備說:"我讓你去收錢,你不但大擺筵席請那些人吃飯,還把債券給燒了,這些錢什麼時候才能收的回來啊!你讓我怎麼養活這麼多的人啊?"

馮諼似乎預料到了孟嚐君會發火,他靜靜地燈孟嚐君發泄完了,這才開口說:"公子,您先別生氣,聽我說說我的理由,我們去收利息,那些人能還的肯定都還了,還不起的都躲了起來,怎麼也找不到,如果我們逼急了,說不定會鬧出人命的,這對您的名聲可是很不利的啊。我這樣做雖然收的錢不多,但是薛城的人都對你感恩戴德,到處宣講你對窮人的情誼,這不比什麼都強嗎?"

孟嚐君聽了,雖然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但仍然很心疼那些錢。馮諼又說:"公子,狡猾機靈的兔子為了自保,都會挖三個洞,現在我為你收買了薛城的人心,等於是挖了一個洞,請讓我再為你去挖兩個洞吧!"孟嚐君聽他說的很有道理,就慢慢地消了氣,答應了他的要求,於是給他撥出了一部分錢,讓他去別的國家活動。

由於馮諼的計謀,孟嚐君安安穩穩地當著齊國的計謀,門下有才能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課本鏈接】

語文出版社S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語文百花園七,語海暢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