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說吧,到曠野去說(2)(1 / 3)

“我想遇見一個不一般的人,比如你。”羅筱抿了一口葡萄酒,我看到她的臉上漸漸地有了一層淡淡的紅暈。

“老師,你怎麼知道我是作家?事實上我是教書匠,你認錯人啦!”我卷著舌頭說。

“我讀過你的小說,在電視上看過你的專訪,前幾天還在《上海一周》上看到你照片呢!”菜上來了,羅筱挑一隻扇貝放在我麵前的盤子裏說,“那張照片真好,年輕,神采飛揚的。”

“那麼老師,真人呢?”

“蒼白,害羞,慵懶……”羅筱一邊思考一邊往外冒詞。

我立即說:“老師,打住,給我留點自信。”

羅筱笑了起來:“大作家,還會沒自信?其實,我很喜歡你的隨筆的,你的每本隨筆我都有,包括最近剛出的《橫眼豎看》。”

“不好意思。每每遇到讀者,總會感到抱歉,覺得浪費了人家的金錢和時間。所以,我從不送人家書,也不讓身邊的朋友買我的書。”

“其實,你是個很了不起的作家,你不必這樣想的,我就崇拜你。而且你很帥,不是嗎?”

我說:“還是換個話題,別老談我啦,談談你吧?”我不願意被人說成是“帥”,從內心說,我倒願意自己是加西莫多,“帥”和我的自我意識相差太遠了。盡管很少有人知道或者相信這一點,但我的的確確是一個自卑的人,我聽不得任何關於我的讚美之詞,任何讚美都使我手心發汗,心律失齊。

“我麼!有什麼好談的?”羅筱反問。

“平時喜歡幹什麼呢?”

“因為上班用體力,下班了就想躺著,聽聽音樂。”羅筱說。

“哦,音樂!我倒是也喜歡的。你碟子多嗎?”我說。羅筱酒量不錯,第三杯了,除了稍稍有點兒臉紅,一點反應都沒有,我示意服務員給羅筱加酒。

“我喜歡肖邦,我有四十六盤肖邦。”

“有什麼特別的感應嗎?和肖邦?”現實中上海女孩喜歡古典音樂的很少,上海這個地方太浮躁了,隻能接受有歌詞的音樂,沒有歌詞的音樂費心費時,她們沒這個心思。

“也不知道,隻是見了就買,漸漸地就攢起來了。也許不是肖邦也會有其他人的吧。感應嗎?說不上,就是覺得肖邦不像流行樂那麼膚淺,他的歡樂和悲傷都是深沉的?”

“怎麼說呢?”

“肖邦的音樂裏歡樂和悲傷是統一的,莫名的哀愁、激昂的呼告、意亂情迷與嚴峻絕決結合在一起,溫柔嫵媚又剛毅果斷,騎士的衝動和貴族的寧靜揉和著,肖邦身上既有女人氣,又有男人氣,很著人喜歡。”羅筱的表情一下子沉靜了,“人生最大的境界莫過於用悲傷來體會當初的歡樂,又用歡樂來回味當初的哀傷吧。”

我心裏莫名地一動,突然喜歡上了眼前這個女孩子:“我也喜歡音樂,隻是沒你理解得那麼深。古典音樂方麵聽得多一點的是莫紮特。”

我到洗手間去了一下,順便買了單,回到座位上的時候,我提議找個酒吧聽音樂去!羅筱沒應聲,而是給我出了一道心理測驗題:“如果你有機會和我外出,你願意去什麼地方?夏威夷、富士山、紐約、倫敦,選擇一個城市。”我稍稍想了一下,選了富士山。羅筱說:“看來你還是很老實的,選夏威夷是把我當情人,選紐約是把我當工作夥伴,選倫敦是把我當一般朋友,選富士山是把我當尊敬的人。看來你是真的把我當老師的,可以通過。”我不解地問:“通過什麼?”她說:“我可以請你到我家去。說到音樂,我那裏當然比酒吧好。”

2羅筱把車鑰匙遞到我手裏:“你開車吧,我喜歡看男人開車。”說著,她坐到了副駕駛座上。羅筱的車是一輛兩廂賽歐,自動檔的,設計上非常人性化,尤其是駕駛座適合中國人體型,大燈開關在左手,這一點和桑車一樣,方向盤很靈活,操控性也好。我在飯店車童的指引下很順利地把車子倒出了庫位,從洛川東路左拐上南北高架,隻是加速的時候動力似乎稍稍有點兒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