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商店裏,襪子實在太多了。有透明的絲光襪子,厚實的線毛襪子,綿軟的尼龍襪子,輕柔的晴倫襪子,還有氈襪子、布襪子今後,新的品種肯定會更多、更美。然而,我最有感情的,卻是那種手工簡陋、模樣粗糙的棕襪子。
那是因為,棕襪子啊,它給我們山區孩子帶來了太多的好處,它在我們的記憶裏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我的中小學教育,是在大巴山裏,接受的。那兒的山真高真高,高的與天一般齊了,真大真大,大的看不到邊邊。因此,那兒的氣候也特別冷,在酷暑炎熱的三伏天,晚上睡覺還要蓋被子,這時的涼快的確是一種享受,但是,到了冬天,那更出奇的冷則對人是一種殘忍的折磨。俗話說:頭九二九,凍破石頭,石頭是這樣,人還受得了嗎?幸好山裏人都是久經鍛煉的,習慣成自然,也就能夠將就下去。
我們學生娃子,最害怕的,是下雪。一落雪,山窪肥了,峭峰胖了,小路被遮埋了,這時節去上學,最危險,東踩一腳,西踏一步,一不小心就會滑下深溝,摔得鼻青臉腫,甚至喪命。到了學校以後,坐在教室裏,鞋子上沾的雪一融化,雙足凍盼麻木,於是,教室裏便發出了擂鼓一般的響聲——大家用腳哚著地麵來取暖,老師聽著,也隻好搖頭歎氣,他深知學生們的苦衷啊。
山裏人自有山裏人的抗寒法子。剛落頭場雪,媽媽便開始為我製作棕襪子。她取來幾片棕,在我的腳量,然後裁開,在靠裏邊的那一麵縫上一層老土布,再把棕片折了折,壓了壓,用細麻繩子縫起來,七翻八弄,幾天後,一雙合腳舒適的小小棕襪子便做成了。棕襪子很厚,裝不進鞋裏去,需要專門編織一雙麻草鞋配上才行。於是,媽媽又:駕葶鞋床上坐下,腰裏係著麻繩子,一邊雙手靈巧夠臻著,二邊把細麻絲兒與稻草龍須草摻合的東西往器上夾,不久,鼻粱出現亍,耳子出現了,腰身終挪了!最後,編完了後踉,上隻結實的麻草鞋織墩亍。
穿著棕襪子。麻草鞋在雪地裏走路,真是美妙極了。一來把滑保險,不怕跌倒,二來既暖和,又離雪,不沾泥;三來通空氣,腳不臭,實在便當不過了。
我們人人都穿著棕襪子,一夥一堆結伴兒去上學,大家說說笑笑,歡歡鬧鬧,跑著跳著,把一行行腳印兒撤在雪地上。棕襪子又長又肥,也就放寬了我們的腳型,使雪地上那些腳印兒變得很深很大,與大人們的腳差不多了,真讓人高興。
雪天,從家門前開始,一行長長的、深深的、大大的棕襪子腳窩,通向了山野,爬上了山頂上的教室。這腳窩,把家與學校連起來了。這腳窩,是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學習留下的標記,這腳窩,象是讚頌我們勤奮的驚歎號,又象是知識沒有盡頭、人生道路漫長的一串省略號……
棕襪子的腳跡啊,印在了雪地上,也印在了我們的心上。隨著腳跡的增大,我們走的路程更遠了,我們的知識更豐富了,我們人也慢慢長大了,讀完了小學,又上中學考上大學以後,每年飄雪的隆冬,媽媽就給我寄來一雙縫納的更為結實的棕襪子,還有一雙編織的更為精巧、綴著紅球兒的麻草鞋。可是,她老人家沒有愨到:大學的校園裏沒有陡峭的山坡,沒有窄窄的小路,也沒有厚厚的秋雪。有的隻是平整如鏡的水泥地麵,端直寬暢的林蔭大道,還有專門搞清潔、養花掃雪的老校工。她老人家更不會想到,在高雅文靜的校園裏,在皮鞋印兒交迭紛雜的地麵上,如果出現一雙不諧調的棕襪子,該會招致多少。譏笑啊。她老人家要知道了這些,心裏會悲哀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因為她覺得在世界上所有不同類型的襪子中,棕襪子是最最好的上等品。
寄來的棕襪子,我雖然沒有穿,但我也沒有扔,掉它,而是將它放在我的箱子裏。每次翻檢箱底的時候,我為有這些存貨而自豪、而踏實、而感到欣慰。
我忘不了棕襪子,也忘不了深深的大山,忘不了生活在那兒的父老鄉親。
在商店裏,各種各樣的襪子實在太多了。如。今?人們穿用它,一半是為了遮塵取暖,一半是為了好看、美觀。
棕襪子啊,它雖然形狀禾怎麼文雅和漂亮,但它卻是那麼實惠。
它在我的記憶裏留下的紋印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