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在城市,雨後的風景有時比雨前還要難堪,它永遠是個泥潭,雨也無力清洗,雨在城市,幾乎沒有意義。
水牛的紅眼睛
有一次,我和一位農人與他的水牛一起下田,我看到那頭水牛的巨眼是紅色的,像燒炙過的銅鈴,我問起那位農人,他說:“所有耕田的水牛都是紅眼的,因為它們被穿了鼻環。”
據說很久以前,當水牛沒有穿鼻環、沒有下田的時候,它們的眼睛是黑白分明的,在耕田以後,它們沒有流淚,卻紅了眼睛。
我想到,如果沒有真正的自由,任何動物總是有感應的,水牛如此,你看過真正快樂的豬嗎?
乞丐的缽子
我把錢放在一個乞丐缽子裏時,有個好心人走過來對我說:“台北99%的乞丐都是假的,你當心他拿你的錢去花天酒地。”
我說:“隻要做了乞丐就沒有假的,因為他的手要錢的時候,心情就是乞丐了。心情是乞丐的人,即使他四肢完好,孔武有力,家財萬貫,也仍然是個乞丐,更值得同情值得施舍。”
同樣的,一個窮人隻要有富有的心情,他就是一個富人了。
會說話的八哥
我路經一個小店,店主人對我說,他養的八哥會說五句話:“對不起”,“謝謝你”,“你好嗎?”,“早安”,“再見”。
他很為那隻八哥不能說3個字以上的句子,甚至說更多的話而抱憾不已,說他見過更聰明的八哥。
我安慰他說:“會說這5句話的八哥已經很了不起了,許多很會說話的人,連這五句話都說不完全哩!”
比目魚
在市場買了一條比目魚,隻有一半的肉,聽說比目魚是皇帝吃了一半丟在海裏的,台灣話叫它“皇帝魚”。
煎著比目魚的時候,我突然為難起來,因為我請一位外國朋友吃飯,如果把無肉的一麵朝上,他會以為我請他吃魚骨頭;如果把有肉的一麵朝上,翻魚身時,他會以為我事先吃了一半:如果我告訴他皇帝的故事,他是絕對不能相信的。
最後我把比目魚留著自己吃,自己做剩下的半個皇帝,中國古人碰到不可理解的事,總是相信皇帝的,我想。
鄉音
我經常去一家小咖啡館聽一位山地少女彈琴唱歌,她有著黑而亮的眼睛,棕色健康的皮膚,長發像披在山上的陽光。我愛聽她的歌,因為不論她唱什麼,總有著濃重的山地鄉音,給人大地澎湃的感覺。
幾年後,我很困難地在一家歌廳認出她來,她的皮膚白了,頭發紅了,身體豐滿了,眼睛疲倦了,唱著幾乎沒有鄉音的歌。
我是怎麼認出她的呢?我不知道,可能是一種感覺吧!我知道的是,我再也不會去聽她的歌了。
鳥的心情
即使這世界有了飛機,我總是還羨慕著鳥。
尤其當我在烈日下趕路,一隻鳥突然啾啾地飛過,一晃眼就到了我要去的山上。那隻鳥也許早上還在田野上覓食,午後,它已經飛過好幾個市鎮。飛機比起鳥來是笨笨的,因為即使我有飛機,也不能看到一片蘆葦美麗就隨興飛入。
但這世界上隻要有鳥籠,有溜鳥的人,我就知道我並不真的想做一隻鳥,隻想有鳥的心情罷了。
大地之聲
在鬆樹下午睡,我被鬆後寺廟的鍾聲喚醒。
鍾聲過後,一切又沉寂了,我看到一輪金澄夕陽在遠處沉落,然後我聽到風的聲音、樹的聲音、草的聲音,還有小溪流過山澗的聲音,甚至夕陽下山都好像一個優美的長音。
我坐起來,仿佛那些聲音都是從我的左手流進,右手流出,在體內穿流不息,我覺得自己是大地的一部分,鬆樹也是,連廟裏的鍾聲都是。
風知道山
我躺在田野上看山,山不高,但姿形優美。
我努力地想象著山那一麵的景象,也許它剛播種不久,有一片新芽的綠,也許它已經是收割後的蒼涼,雖然我那樣想著,但完全不能確定山那邊的風景,除非我站起來,爬到山的頂上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