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華
生存的自由是我們的夢想,生存的壓力是走出茂密叢林的祖先留給子孫的一份永恒的禮物。
納粹占領了一個村莊。這個村莊裏有一個出名的“神投手”。
納粹把全村老少集聚在一起,命這位“神投手”當眾連續投一百個球,隻要其中一個球沒有投中,他們便要當場殺死全村的人,也殺死他。
於是一場殘酷的表演在生死之界展開。
這個神投手開始投球,一個、二個……五十個……六十個……
一直到第一百個。
他沒有失手一次。他救了眾人,也救了自己。
讀這則故事時,我們作為讀工程的學生正在“上醫”學習為期一年的醫學課程,當時正學到腎上腺素在“應激反應”中的功用。人在麵臨生存威脅時所調用的這些“應急能量”是有限的,它耗空之時,便是死亡之日。
被關於那幕殘酷遊戲的想象所震撼,我當時腦子木木地想:“啊!這位神投手當時一定分泌了許多腎上腺素啊!”
在美國讀書的第一學期,我除了專業課外還選了門英語寫作課。我們的教材為《動物人》,是1985年美國暢銷書。布置的第一篇作文叫做“COPING WITH STRESS”(“對付壓力”或者叫“對付緊張”)。第二學期一門選修課又叫做“壓力、疾病與老化”,是由一位保養很好的醫學博士來上課,他在每次考試前,還發點東西給我們吃吃,以消除壓力和緊張情緒。
當時初到美國,每天都麵臨許多生存的壓力,現在上課接二連三地探討這方麵的題目,覺得饒有趣味。
可見對付生存壓力,並不隻是我們人地生疏的留學生的頭疼事,而是每個當代美國人都遭遇的一個問題。
中國人也並不是沒有生存壓力,而是我們還沒有奢侈到喋喋不休去探討它。
“STRESS”,其實單譯成“壓力”是不夠的。它既包含了一種慢性的狀態——我們每個人日常都會遭遇的,又包括了一種強烈的急性的狀態,甚至一種死亡威脅——如神投手所遭遇的。
STRESS緣於我們祖先在進化的早期,生活在茂密的叢林裏,麵臨生存威脅時一種“應激反應”:非戰即逃!
——遇到弱小的或差不多的就“戰”,遇到強大的就“逃”!
這時候機體所儲備的“應激能量”會被迅速地調度到血液,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這有利於迅速地逃跑或強有力地戰鬥。
有一個實驗是:把一隻兔子關在一隻小小的籠子裏,加於它強烈威脅的刺激……隻見它的兩隻爪子急速地抓撓——既不可戰,又無法逃!在短短幾秒鍾內,“應激反應”所分泌的化學物質在血液中積聚,就足以襲擊它的心髒而導致兔子猝死!
於是,有些“粗人”遇到點事情就捶胸頓足或是大發脾氣,倒是良好地遵循了我們祖先的設計。文明人把它吞咽下去,它使我們的神經係統發生一係列勉為其難的適應。它成為許多疾病的起源。
一邊聽著講台上教授分析壓力/緊張有幾個等級,我一邊開著小差:我的壓力在哪一個等級呢?
等級一:(引起)興趣
等級二:(迎接)挑戰
等級三:(強迫)要求
等級四:(麵臨)危機
……我回想起到美國後的第一個暑假。那個暑假,發生了多少事啊!最可怕的是一度的迷惘,困惑起自己的方向,那可是一場真正的“危機”。
第一個學期是“強迫要求”。實驗室工作對我來說是全新的,可教授不管,他一下扔過來一百多篇神經生物學的論文叫我熟讀,我同時還要上三門課,每門課都有許多論文要寫,許多登台演講要作。
現在是第二學期,困難似乎都已經過去,我的獎學金還得到了增加。現在隻剩下“挑戰”。
我訓練自己像美國學生那樣對課堂學習自由地參與、隨機地問答和發表見解,並與導師合作寫一篇給專業雜誌的研究論文。
那麼“(引起)興趣”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連興趣都產生壓力?
這讓我想起一幅流行的漫畫:《護士小姐來過兩次》。
漫畫上的心髒病人躺在病床上,他的心電圖儀顯示有兩個高高的脈衝——不規則波形。原來是他見到來查房的護士小姐怦然心動。
雖然是愉悅,但也是一種層次上的“緊張/壓力”,也會引起一係列生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