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
“從來佳茗似佳人”,確是千古絕唱,此生若能常與佳茗為伴,則於願足矣。
中國的茶文化是一門高雅的學問,品茗乃韻事也。小時候受喝家鄉自製的桂花茶,隻覺得甘芳好喝,不知品茶為何事。及長,煙與茶俱來,飲茶也隻是因為煙吸多了解渴而已。茶香似不及煙香誘人,盡管有煙癮者是少不了要飲茶的。吸煙40餘年,現已戒絕五載,總覺得若有所失,生活中減少了一大樂趣,這時候茶葉就顯得分外重要,漸漸體會到蘇東坡詩句“從來佳茗似佳人”的譬喻之妙。
中國的茶葉品種繁多,各取所需,不遑細述。30年前初到福州時參觀茶廠,進入門簾嚴嚴的窨製茉莉花茶工場,驟覺濃烈的花香襲人,幾乎令人暈眩。福州花茶名揚海內外,確有其齒頰留芳的獨特風味。不過飲茶總以茶葉自身為上,一切形形色色花香窨製的茶葉,除茉莉花茶以外,餘如玉蘭花茶、玫瑰花茶、珠蘭花茶、柚子花茶和玳玳花茶等等,雖然各有自己的香味和風韻,而茶葉的原味則大為減色。《群芳譜》載:“上好細茶,忌用花香,反奪其味,是香片在茶葉中,實非上品也。然京、津、閩人皆嗜飲之。”至於摩洛哥等國家用中國綠茶加重糖和新鮮薄荷葉子煮而飲之,簡直有點不可思議了。
我喜歡頭春新綠,這是清明前焙製的綠茶。獅峰龍井或洞庭山碧螺春新茶當然是佳茗,然其上品殊為難得。50年代在前輩作家勒以家裏啜飲龍井新茶,沏茶餉客時,主人說這是方令孺特地從杭州托人捎來的。方是一位前輩女作家。當時隻見茶盅的邊緣上浮繞著翠碧的氤氳,清亮鮮綠的龍井茶葉片透出一種近乎乳香的茶韻。我慢慢啜飲,衝泡第二次時,茶葉更加香醇飄逸,那堪稱極品的龍井茶至今難忘。有時一杯茶可銘記一生。遺憾的是龍井茶泡飲三次後便淡而無味。碧螺春比龍井耐泡,新茶上市時,飲碧螺春也是不可多得的美的享受。這兩種茶葉倘若是真正的極品,曆來售價奇昂,即或有那麼一斤半斤,多半是用來饋贈親友的。
入閩後,每年春茶登場,我倒是常有機會,以較為廉宜的價格,從產地直接向茶農購得上好綠茶。綠茶不易保存,儲藏如不得法,時間稍久便失去色香味。因此新茶一到,最好不失時機地嚐新。試想在春天的早晨,一杯滾水被細芽嫩葉的新茶染綠,玻璃杯裏條索整齊的春茶載沉載浮,茶色碧綠澄清,茶味醇和鮮靈,茶香清幽悠遠,品飲時頓感恬靜閑適,可謂是一種極高的文化享受。麵對綠瑩瑩的滿杯春色,你感到名副其實是在飲春水了。
每一個飲春茶的早晨仿佛是入禪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