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望遠
讓高層、中層、基層皆能看到,並得到各自的努力目標及成果,較諸畫餅充饑或隻分到些芝麻粒,更具激勵性。
曾是美國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羅·蓋帝,年輕時家境並不好,守著一大片收成很差的旱田。有時為了挖水井,會冒出黑濃的液體,後來才知道是石油。於是水井變油井,旱田變油田,雇工開采起石油來。
保羅·蓋帝沒事便到各油井去巡視,每次都看到浪費和閑人,他都要把工頭找來,要求消除浪費和閑人。然而,下次再去,浪費、閑人如故。
保羅·蓋帝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我不常來,都看得出浪費和閑人,而那些工頭天天在此,卻視而不見?而我再三告知,卻始終不見改善?
後來,保羅·蓋帝碰到了一位管理專家,便向他請教。
專家隻一句話,便點醒了保羅·蓋帝。他說:“那是你自己的油田。”
保羅·蓋帝醒悟了,立即叫來各工頭,向他們宣布:“從此油井交給各位負責經營,收益的25%由各位全權分配。”
此後,保羅·蓋帝再到各油井去巡視,發現不僅浪費、閑人絕跡,而且產出大幅增加。
於是他也依約行事。
由於如此高效率經營,他才未在後來一波波的兼並中被並購,反而更多兼並了別的經營不善的油井,成了石油大王。
仔細想想,企業經營亦無什麼奧秘,隻要每位員工肯努力耕種“自己的田”,則豐收可期。
但是,憑什麼讓員工覺得不隻是“為人作嫁”,而真正感受努力與報酬成正比呢?
除了分紅入股之外(事實上許多企業,不論上市與否,實施多年,少有成效),恐怕須借助一套公平合理的高效管理體係,讓高層、中層、基層皆能看到,並得到各自的努力目標及成果,較諸畫餅充饑或隻分到些芝麻粒,更具激勵性。